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 教师给学生提供空白统计图。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子、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引导观察,回忆铺垫,设置障碍 师:大家已经学习过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1、出示上海市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折线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统计图并反馈信息,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数据变化趋势)2、出示上海市2001--2010年死亡人口数折线图师:将你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与同桌进行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小声同桌交流)3、引导对比,设置障碍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比较一下:你能很快地看出这上海市在2001--2010年中出生和死亡人口的情况吗? (引导明确问题的意思后,给予学生时间考虑,引导反馈时可以让学生争论)师:既然大家一致认为这样不方便比较,能不能想点办法,让我们的比较进行下去呢?(引导合并单式折线统计图)二、观察图表,综合处理信息 (1)初次观察图表,引导逐步建构完整复式折线统计图师:请大家细心的观察这幅图,谁能说说在这两条折线中,哪条代表出生人口,哪条代表死亡人口吗?(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反馈,制造观察上的矛盾,突出“图例”,逐步构建完整的复式统计图)师:大家以前认识的折线统计图都是单式的统计图,今天才认识的这个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随即补充板书:复式)(2)新旧对比,二次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师: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与之前的统计图有哪些不同?(学生反馈,引导再次认知复式折线统计图)(3)再次比较,理解不同比较方法师:我们已经能看懂统计图了,现在谁能很快说出这上海市2001--2010年的人口出生和死亡情况了吗?(反馈比较数据的方法,注意肯定不同的比较方法,同时了解不同方法的使用情况)(4)二次反思,掌握比较方法,进行合理比较,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特点师:请每位同学将自己刚才所用的方法,与这几种方法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反馈,感受不同方法的特点)师:在单式统计图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在复式统计图中就都看出来了呢?(反馈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多找几人说) 板书:方便比较师: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而且便于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4)再次观察,分析统计表,获取信息师:除此之外,从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先独自观察,再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多说,注意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师: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能从小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计表中知道大量的信息,看来统计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不仅如此,国家的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了解信息、掌握数据的时候,都会用到一些统计图表。(5)引导学生完成P107中复式折线图。三、巩固练习 1、王芳体重的变化练习(再次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呈现王芳体重的变化情况(单式)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呈现王芳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对比情况(复式)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所说,你有什么想说的?(谈体会,说感受)2、P109第4题 (作图和图表对比)(1)指名读题后,师问:知道这题让我们做什么吗? (2)先讨论如何画,再动笔独立画(3)学生独立作图,师巡视了解情况,同时给予个别学生指导。(4)展示学生作业,引导生生评价(5)引导观察所绘制的统计图,回答问题(6)引导对比图表,再次感受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的学习,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新的认识?还有疑问吗?五、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方便比较数量的变化趋势
本课作业 课本P109第5题。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学难点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1、出示:条形统计图(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2)新芽书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1) 上虞电影院2000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2)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二、展开:(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2)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3、学生尝试绘制。(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推断发展趋势。(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三、应用1、出示:李军(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对比练习:(1)出示:“吉祥鞋店2000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四、总结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本课作业 P109—110第6、7、8题。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第( 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继前几册《统计》的内容而编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点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上逐步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使学生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3、根据信息,绘制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2)根据给出的信息,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难点:(1)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2)根据数据,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分析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我们以前学习过有关统计的知识,你记得有哪些吗?(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首先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张来自科技展的图片。(出示情境图)师:你对科技展有什么了解?二、揭题示标:1、师:科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把2006~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图中纵轴各表示什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同桌一起说一说)
师: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年参赛人数,以及哪年参赛人数最多?哪年参赛人数最少?
2、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一起来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3、出示目标: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交流:请同学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真观察比较上面的统计图,思考:(1)、折线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具体数量的?(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先独立观察、比较、思考上面的问题,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1:我组认为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点是画法不同。小组2:我们补充一个相同点,它们都有横 ( http: / / www.21cnjy.com )轴和纵轴。横轴都是表示年份,纵轴都是表示人数;这两幅统计图都是对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进行统计的,所以无论哪幅统计图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每年参观的人数。小组3:我组认为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而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2、动手操作:(1)出示P105中做一做,引导学生交流题意。(2)学生分组画图。(3)课件演示画图方法3、生活中的折线图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四、课堂练习:完成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二十六中第1题。生:画完图后并交流这幅折线统计图和我们前面接触的有什么不同的呢?师:通过刚才的汇报,你怎样认识折线统计图?(生:①、可看出数量的多少;②可看出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折线上升——数量增加折线水平——数量不变折线下降——数量减少师总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通过折线的起伏能清楚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六、当堂检测:以前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新认识了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判断下面几组数据,什么情况下用条形统计图合适,什么情况下用折线统计图合适呢?①、小明每年体重的变化。 ( )②、我们学校各班男女生人数。 ( )③、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 )④、图书馆各类书的数量。 ( )
本课作业 P108第2、3题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