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教学设计---作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教学设计---作文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6 21:1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心表达 细致描绘
课堂设计导引:
《语文课程标准》(22版):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根据近三年东营市作文命题形式和变化规律。21和22年为命题作文,23年为半命题作文,猜测24年的命题半命题趋向很大;
21年亲情和22年成长贯穿中学生认知,写人叙事就成了初中生认知的标配,23年写人,24可能叙事——训练侧重点在半命题的记叙类文体。
结合东营市评分标准,引导学生在内容和表达上下功夫。
3、指导思想:依据学生作文现状,依托学生作文展开,以方法引领为指导,尽量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从身边学习,可能更具说服力和效仿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指导方法:力争运用简洁直观办法让学生认清作文的不足,明确修正方法和思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作文能力。力求做到:内容尽量具体,方法尽量简单,思维尽量直观。
本次作文现状: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文体不当、详略不当、情感空洞、记叙六要素缺失的现象很明显。
把落脚点定在拟题表达和场景表达上:因为拟题是发现问题的触发点,自由度和可挖性都很强,从题目中引发发现,精准拟题,并围绕题目行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审题不清、文体不当、记叙六要素缺失的问题。从场景描绘中深化表达,触发情感,进一步解决详略不当、情感空洞的问题。从而确立本节课的课堂目标。
课堂目标
学会用心表达,细致描绘
学习过程
一、内容导入,直奔目标
同学们,我们刚刚写了一篇作文,在我看完同学们的作文以后,我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尤其这一篇《查,真让我羞愧万分》更让我眼前一亮。
提问作者:文中谁查?查什么?为什么查?结果如何?哪里最为详细?哪里最让你感动?
这样既符合记叙文起因、经过、结果要明晰的基本要求,又在内容和表达上都堪称完美——用细腻的文笔写出了浓浓的祖孙情。
二、一次修改,明确拟题。
现在我们看一下他的题目跟我们其他同学题目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有悬念,新颖。
根据这一要求,下面我们能否帮她找到一个合适的题目《 真让我 敬佩 》
这是你跟谁的故事,用它做题好不好?文中是否反复强调紫荆花某种色彩或者突出的特征,用它做题好不好?紫荆花什么事最让你感动。让它做题好不好?文中让紫荆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了吗,用它做题好不好?
具体的人物事理,突出的特征,特定的环境,都可拟题。自己用心体会,选择恰当的题目。
2.以上是题目空白的作文,下面我们继续探究一篇我们常见的题目《亲情真让我难忘》。
你现在感觉你的题目完美吗?我们现在把它修改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可以吗?
文中写你跟谁的故事,以它为题好不好?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用它做题好不好?故事中有没有最让你感动的特定事物,用它做题好不好?事故发生在特定的背景中没有,用它做题好不好?文中主要人物有没有震撼你的外在特征,用它做题好不好?
可以推断:题目越具体越新颖,如:一根白发、一声叮咛、一把变色的椅子、轻轻的脚步声……
依据刚在思考,现在同学们修改自己作文题目,使题目新颖具体,吸引读者。
总结拟题方法,尽量讲求具体的表达,不要笼统的概述。
三、出示要求,明确方向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①内容20分 20-18分 17-15分 14-13分 12-11分 10分及以下
②表达25分 25-23分 22-21分 20-19分 18-16分 15分及以下
③文面5分 5分 4分 4分 3分 2分及以下
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新颖的题目往往决定新颖的内容。紧紧围绕题目行文,我们的内容,往往也会新颖独到。
如果说题目框定了内容,现在我们看表达的不同。
四、范文引导,二次修改
这里有两位同学分别写了“老师安慰我”“爸爸生气了”两个场景,我们比较一下,哪一种表达更精彩?
(一)提问“老师安慰我”的作者:在作文中老师的安慰是不是触动了你的情感,你自己觉得此处的描绘对于情感的抒发是否到位呢?
其实这一问题,也是本次作文绝大多数同学身上共有的问题,每个同学拿起自己面前的便签,我们一起尝试着帮他把这一问题解决掉。
(二)(为方便学习,老师摘录了原文)出示“爸爸生气了”片段,作者读该片段。
同学们思考,他运用什么手段达到的这一效果
(周末回家),
……我如一只自由的小鸟飞进客厅,一股刺鼻的烟味迎面扑来。只见爸爸斜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见我进门,他斜了我一眼,把脸扭向一边。看着爸爸僵硬的身子,我怯怯地问:“我妈呢?”
“不要了!”透过朦胧的烟雾,我隐隐看到爸爸紧绷的嘴角哆嗦了一下!
……
引导人物描写,
A、动作描写。引导:我们读一下这里的动作描写,力求通过自己的语言再现当时的场景?
动作一定要细腻生动?主要人物的动作要几个连贯动作组合一个完整的过程。
B、语言描写。引导:同样,我们读一下这里的语言描写。
语言要有什么特征?一定要简练真实。
神态描写。引导:我们读一下这里的神态描写,思考神态要有什么特征?
神态描写一定要生动细腻
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多种人物描写交融在一起,其中人物就丰富多了,表达精彩多了。
当然,人物描写还可以用外貌和心理,
明确:所有描写要生动鲜活
下面同学们展开想象,来给老师加上一组适当描写,提示:在每一个序号上写老师的一种描写,至少是这三种,当然也可以用外貌描写。但是至少三种描写。
(2)引导修饰修辞
但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否则,我们上面的文字就成了:
(周末回家),
……我飞进客厅,只见爸爸坐在沙发上,见我进门,他斜了我一眼,把脸扭向一边。看着爸爸身子,我问:“我妈呢?”
“不要了!”我看到爸爸嘴角哆嗦了一下!
……
那这样的话,材料有什么变化?
由此可见:我们还要注意:要有恰当精准的修饰词、巧妙的修辞、这样的表达才会更加具体生动。
同学们,现在用红色笔在原句上把刚才的语言,增添恰当的修饰和修辞。
(3)引导衬托手法
其实这样还是不能尽如人意,这段文字主要表现爸爸的生气,要是仅仅注重表现爸爸,选文则成为
只见爸爸斜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斜了一眼,把脸扭向一边。爸爸僵硬着身子,爸爸紧绷的嘴角哆嗦了一下!
这里黄色字体是我,但是主要人物是爸爸,次要人物的表现有力地衬托了主要人物;另一颜色很明显是景物描写,使得表达更加丰富。
这里人物映衬,凸显立体感,更加鲜活。
现在,加上我的表现,尽量在加上一句环境描写。
每一次引导,力求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亲身实践,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最后,学生自己连贯语句,自我展示。
总结场景描写:丰富的人物描写、多样的修饰修辞、恰当的景物和人物衬托
五、展下水文,完善认知
老师也带来了自己的一篇模拟作文,看完以后请同学们评述优劣。
热腾腾的枣粥真让我回味悠长
……
十几年前,暑假里每次带着孩子回到老家……
……
母亲慢慢把勺子探进锅里,顺着锅沿慢慢往下探,在锅底打一个圈,然后迅速搅动,搅动。一股香气弥散开来,儿子猫着腰,使劲往锅内探。
“哦,好热!”儿子瞬间被热浪熏得流出了眼泪。
“哦,烫着了吧,小馋猫?”母亲往后推了一把,“等着,一会儿就好了!”
母亲站起来,猫着腰搅着枣粥,笑盈盈的;儿子站在她身后,猫着腰看着锅里,期盼盼的;我跟妻子坐在小凳子上,远远地看着,彼此尴尬着。
不久,一碗热气腾腾的枣粥被端上餐桌,儿子蹦跳着拿了勺子,舀一勺白糖,一下子搅在粥中,看着粘稠的枣粥,他早已急不可耐,在不停的“哧溜”“哦”的反复交错声里,伴着慢慢浸出的汗水,头也不抬地一股脑的喝下。“慢点喝,别烫着,还有呢,再喝一碗!”在母亲的吆喝声中,他喝得更欢快了。
……
让一学生读文,学生感知,老师展开描绘的依据。
针对板书,依次展示,动作、语言、神态、修饰、修辞、人物互动、环境衬托。
同学们喜欢老师写的这段文章吗?你有多喜欢就用多大的声音读出来可以吗?学生自读教师下水文,语言感知所学知识。
现在,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我的这段文字其实就是一段完全的模仿,完全模仿“爸爸生气了”的片段展开的表达描绘。
就是这位同学给我的启示,让我有了写作的方向和动机。其实,她就是我的老师,我也希望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三次写作,学以致用
1、其实,这样的描绘,作文就会给人一种画面感、立体感,这样的表达使得场景就更加真实可感了。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刚学到的内容,开始修改自己的作品,时间4分钟。
(淡化知识架构,减轻心理负担,少点套路的约束,力求自由发挥,自主想象,力求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能动性)
提示:现在没必要死记上面的原则,你就力求做到:1、人物描写能加就加,2、修饰修辞能用就用,3、环境人物能衬就衬
2、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3、学生互改互批,一个小组只修改一篇作文即可。
4、学生展示,提出展示的依据。
七、归纳总结,提出希望
现在就作文拟题的表达技巧和详细描绘展开表达的思路,自我感觉有收获和感触了吗?
有了这个就是作文胜利的前提。
下面,老师提出一个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或者清明假期,从拟题到内容的选择和详略的安排,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新布局用心写作,完成以后,交给你语文老师,并跟老师说:“我要求把我的作文张贴出去,欢迎所有同学批阅。”如果你能做到,告诉你:在写作上,你赢了!
在此,老师也预祝所有同学,用心学习,六月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