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借”等13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会写“捉、条”等8个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如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壁、墙”等13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会写“捉、条”等8个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向学生展示壁虎图片并讨论壁虎的特点。 2. 指导学生猜测生字“壁”的读音,并在板上展示词语“壁虎”。 3. 指名学生读出生字“壁”,然后进行领读和齐读练习。 4. 展示墙壁的图片和词语“墙壁”,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墙”的读音。 5. 讲解“墙”与“壁”共享“土”偏旁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6. 揭示并板书课题,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1. 观察壁虎图片,参与讨论壁虎的特点和习性。 2. 尝试猜测生字“壁”的读音,并与同学交流想法。 3. 在教师指导下,跟读、领读并齐读“壁”字和词语“壁虎”。 4. 观察墙壁图片,尝试猜测“墙”字的读音。 5. 听取教师关于“墙”与“壁”共享“土”偏旁的解释,加深对字形结构的理解。 6. 观看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猜字 1. 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遇到有注音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并猜测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2. 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字以及认识的方法。 3. 组织全班交流反馈,纠正学生在猜读中的错误,并提炼猜字方法,师生相互补充。 4. 出示墙壁、蚊子、房子等图画,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如“壁、墙、蚊、房”。 5. 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记字形、猜字义,如“蚊、咬、赶、房、转”,并认识新偏旁户字头(户)和车字旁(),解释相关的字。 6. 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字义,如“拨、甩”。 7.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如“断、傻”。 8. 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进行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自由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练习。 9. 引导学生用“壁、借、墙、咬、断、甩、赶、房、傻、转”等10个字口头组词。 10. 让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读,评价谁读得既准确又通顺。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有注音的字,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猜测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字以及认识的方法。 3. 在全班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识字经验,倾听同学的分享,并从老师的反馈中纠正错误,学习正确的猜字方法。 4. 观看图画,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如“壁、墙、蚊、房”。 5. 利用形声字规律记忆字形和猜字义,学习新偏旁户字头(户)和车字旁(),理解相关的字。 6. 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字义,如“拨、甩”。 7. 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如“断、傻”。 8. 参与不同形式的朗读练习,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自由读等。 9. 用“壁、借、墙、咬、断、甩、赶、房、傻、转”等10个字口头组词。 10. 自读课文,与同桌互读,并评价彼此的朗读准确性。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 出示会写字,指导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并口头组词。 2. 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了解笔顺和笔画位置,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3. 指导学生描红、临摹,巡视并及时纠正问题。 4.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评议。 5. 鼓励学生根据评议检查自己的书写情况,重写不满意的字。 6. 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进行读写练习。 1. 参与开火车认读、齐读,并进行口头组词。 2. 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了解笔顺和笔画位置,跟随教师讲解进行书空练习。 3. 进行描红、临摹练习,注意教师的指导和纠正。 4. 观看投影展示的学生作品,参与观察和评议。 5. 根据评议检查自己的书写情况,重写不满意的字。 6. 使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进行读写练习。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提醒他们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 通过看图和朗读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情节,并随机进行正音。 3. 引导学生借助句式整理信息,完整表达故事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句式结构。 4. 鼓励学生根据插图回忆课文内容,并与同桌交流,讲述故事。 1. 图文对照,自读课文,努力把每个句子读正确、通顺、流利,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 观看课文插图,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都找谁借过尾巴,以及最后的结果如何。 3. 利用教师提供的句式,整理并完整表达故事中的信息。 4. 根据插图回忆课文内容,与同桌交流,尝试讲述整个故事。
五、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 回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重点。 2. 鼓励同桌之间自由交流,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或体会,并合作朗读课文。 3.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只看插图,尝试将故事讲述给父母听。 1. 与同桌交流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相互分享各自的进步和挑战。 2. 合作朗读课文,互相倾听对方的朗读,提供反馈和建议。 3. 在家中,仅借助课文插图,尝试将学到的故事内容讲述给父母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壁虎、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设计并组织“小壁虎捉虫吃”的游戏,以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 指名接读8个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自己组词,并进行同桌听写。 3. 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参与“小壁虎捉虫吃”的游戏,通过游戏形式加强对生字的记忆。 2. 在教师的引导下接读指定的字,自行组词,并在同桌间进行听写练习。 3. 与教师互动,通过谈话了解新课内容,准备投入新课的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第1、2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看图读文,边读边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以及尾巴是如何断的。 组织两名学生分别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以体现小壁虎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小壁虎的心情变化,从伤心、难过到后来的高兴。 2. 图文对照,学习第3~5自然段,了解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作用。 重点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观看插图二后自读课文,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情节。 指导学生朗读对话,注意语气和语速,体现小壁虎的礼貌和恳求,以及小鱼的友好拒绝。 组织学生交流小鱼的尾巴作用,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拨水”。 组织学生自学第4、5自然段,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3. 图文对照,学习第6、7自然段,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指导学生看插图五、六后读文,讨论小壁虎的心情变化,找出一组反义词。 讲解壁虎尾巴的自我保护作用,解释“再生”的概念。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妈妈的对话,加深对壁虎尾巴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1. 图文对照,学习第1、2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观察插图,阅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和尾巴的断法。 参与两名学生的课文朗读,注意听不同语气所表达的情感。 思考小壁虎的心情变化,从伤心、难过到后来的高兴。 2. 图文对照,学习第3~5自然段,了解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作用。 观察插图二,自读课文,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情节。 朗读对话,注意语气和语速,体现小壁虎的礼貌和恳求,以及小鱼的友好拒绝。 讨论小鱼的尾巴作用,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拨水”。 自学第4、5自然段,参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学习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 3. 图文对照,学习第6、7自然段,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观察插图五、六,阅读课文,讨论小壁虎的心情变化。 理解壁虎尾巴的自我保护作用,解释“再生”的概念。 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妈妈的对话,加深对壁虎尾巴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三、串讲故事,作业设计 1.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壁虎尾巴的变化,鼓励学生自主讲故事,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表演,并指导学生佩戴头饰上台表演。在全班评议时,关注学生讲故事是否流畅,是否遗漏重要情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做个小小调查员,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和作用,可以用图片或文字做记录,并在班级内交流。 4. 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 1. 观察插图,自主讲故事,发挥想象力,讲述小壁虎尾巴的变化。 2. 参与小组分角色表演,佩戴头饰上台表演,积极表达故事内容,接受全班评议,改进讲故事技巧。 3. 做小小调查员,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和作用,用图片或文字记录,并在班级内分享交流。 4. 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文又是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猜读生字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识字。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调动学生用多种猜读手段,交流猜读方法,分享独立识字的快乐。 2.本文第3~5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3自然段作为重点来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交流中了解小鱼尾巴的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让学生尝到了自学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最后,我提供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让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流利地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