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化学试题卷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非选择题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造芯片
B. 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因此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C. 玻璃、水泥和陶瓷,其成分均含有硅酸盐
D. SiC陶瓷可以作为耐高温结构材料
2.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 B. SO2(HCl):饱和Na2SO3溶液
C. NO(NO2):水 D. 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的氯气
3. 下列可应用于磁悬浮技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
A. 水泥 B. 超导陶瓷 C. 橡胶 D. 玻璃
4.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不能用铁、铝容器盛放浓硫酸,因为铁、铝是活泼金属
B. 浓硫酸和碳单质加热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
C. 因为浓硫酸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因此可以用石蕊试纸检验
D. 滴加浓硫酸使胆矾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属于物理变化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中氮气均发生氧化反应
B. 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不一定都生成氨气
C. 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
D. 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后,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可溶解
6. 某学生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酸,当将浓硫酸较快地加入到浓硝酸中时,在容器口产生大量白雾,下列叙述跟解释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 硝酸具有挥发性
C. 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D. 硝酸蒸气容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
7. 将气体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入X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X可能是
A. B. C. D.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计分别测量和溶液的 较大的是溶液
B 将浓硫酸加入到蔗糖中,并不断搅拌,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取久置的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没有变质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各装置中,能产生电流的是
A. B.
C. D.
10. 在实验室用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与纯锌反应制取,下列措施可加快产生速率的是
A. 将锌块换成铁块 B. 改用硫酸
C. 改用硝酸 D. 滴加少量溶液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D. 放热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比反应物稳定
12. 下列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A. 镁在氮气中燃烧 B. 钠与水反应
C.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一定不含共价键
B. 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加热至100℃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破坏共价键
D. 如图所示表示的总反应为吸热反应
14. 反应4A(s)+3B(g)=2C(g)+D(g),经,B的浓度减少。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B. 用B、C 、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1
C. 在末,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D. 在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15.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16.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反应停止了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2:3
二、非选择题
17.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氨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C→F(填大写字母)。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把A装置改为B装置,以制备氨气,则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
Ⅱ.检验氨气性质
(5)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松开后,水上喷形成红色喷泉,说明氨气___________。
18.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和的溶液制取并探究其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实验现象说明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装置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装置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锌片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特征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若将锌片和铜片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观察到铜片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Ⅱ.以相同大小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
1 番茄 1 98.7
2 番茄 2 72.5
3 苹果 2 27.2
(3)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___________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
(4)该实验装置中,正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5)当有3.25gZn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20. 工业废水处理是沙头角污水处理中心的重要业务。一种处理钢厂酸洗废水(含Fe3+、Fe2+、Al3+等)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是___________。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如何检验反应I后溶液中是否含有Fe3+___________。
(2)加入少量氨水的目的是调节pH,操作时需控制pH值的范围为___________。
(3)“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
(4)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化学试题卷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非选择题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造芯片
B. 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因此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C. 玻璃、水泥和陶瓷,其成分均含有硅酸盐
D. SiC陶瓷可以作为耐高温结构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纯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芯片,称为硅晶片,A正确;
B.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但生成的主要产物SiF4不属于盐,因此二氧化硅不是两性氧化物,B不正确;
C.生产玻璃、水泥和陶瓷的工业都称为硅酸盐工业,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均含有硅酸盐,C正确;
D.碳化硅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书本P23),D正确;
故选B。
2.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 B. SO2(HCl):饱和Na2SO3溶液
C. NO(NO2):水 D. 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的氯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A正确;
B.SO2和HCl都能和饱和Na2SO3溶液反应,应选用饱和NaHSO3溶液除去SO2中的HCl,B错误;
C.NO2与水反应生成NO,可用水除去NO中的NO2,C正确;
D.氯气能与FeCl2反应生成FeCl3,通入适量的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D正确;
故选B。
3. 下列可应用于磁悬浮技术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
A. 水泥 B. 超导陶瓷 C. 橡胶 D. 玻璃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泥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超导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应用于磁悬浮技术,B正确;
C.橡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错误;
D.玻璃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不能用铁、铝容器盛放浓硫酸,因为铁、铝是活泼金属
B. 浓硫酸和碳单质加热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
C. 因为浓硫酸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因此可以用石蕊试纸检验
D. 滴加浓硫酸使胆矾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钝化,能用铁、铝容器盛放浓硫酸,故A错误。
B.浓硫酸和碳单质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故B正确。
C.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石蕊试纸遇浓硫酸会变黑,不能用石蕊试纸检验浓硫酸,故C错误;
D.滴加浓硫酸使胆矾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胆矾变为无水硫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选B。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中氮气均发生氧化反应
B. 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不一定都生成氨气
C. 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
D.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后,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可溶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工固氮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NH3,此时N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铵盐都不稳定,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受热分解不生成氨气,如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氮气,B正确;
C.浓氨水和浓硝酸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有白烟产生,C正确;
D.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硝酸铜,氢离子、硝酸根离子、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粉溶解,D正确;
故答案选A。
6. 某学生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酸,当将浓硫酸较快地加入到浓硝酸中时,在容器口产生大量白雾,下列叙述跟解释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 硝酸具有挥发性
C. 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D. 硝酸蒸气容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热量促使硝酸挥发出硝酸蒸气,硝酸蒸气容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硝酸小液滴,产生白雾;
故选A。
7. 将气体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入X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X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无法产生白色沉淀,A错误;
B.溶于水与反应,溶液中产生,,故有白色沉淀产生,B正确;
C.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无明显现象,C错误;
D.不能与溶液产生沉淀,不符合强酸制弱酸,D错误。
故选B。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计分别测量和溶液的 较大的是溶液
B 将浓硫酸加入到蔗糖中,并不断搅拌,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取久置的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没有变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计分别测量等浓度的和溶液的,水解程度比强,溶液的碱性强,较大,故A错误;
B.将浓硫酸加入到蔗糖中,并不断搅拌,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有SO2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者BaSO4,该溶液中可能含有或者Ag+,故C错误;
D.久置的粉末中含有Na2CO3,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可能是O2或者CO2,则不能判断的变质情况,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 下列各装置中,能产生电流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进行分析;
【详解】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1)两个活动性的材料作电极;(2)有电解质溶液;(3)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形成闭合回路;
A、该装置中只有一个电极,不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为非电解质,不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
C、Fe的金属性强于Cu,发生Fe+Cu2+=Fe2++Cu,CuCl2为电解质,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故C符合题意;
D、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10. 在实验室用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与纯锌反应制取,下列措施可加快产生速率的是
A. 将锌块换成铁块 B. 改用硫酸
C. 改用硝酸 D. 滴加少量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锌比铁活泼,则将锌块换成铁块后,生成氢气的速率减慢,A错误;
B.改用98%的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氢气,B错误;
C.硝酸和锌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不能生成氢气,C错误;
D.用锌与0.1mol/L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锌、铜和稀硫酸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D. 放热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比反应物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碳的燃烧等,A错误;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例如硫燃烧需要加热,B错误;
C.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例如氯化钠溶于水,离子键断裂,C正确;
D.放热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比反应物稳定,物质的稳定性与自身具有的能量高低有关系,D错误;
答案选C。
12. 下列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A. 镁在氮气中燃烧 B. 钠与水反应
C.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镁在氮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不选A;
B.钠与水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不选B;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不选C;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选D;
选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一定不含共价键
B. 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加热至100℃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破坏共价键
D. 如图所示表示的总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例如过氧化钠,A错误;
B.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
C.加热至100℃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破坏分子间作用力,C错误;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为吸热反应,D正确;
故选D。
14. 反应4A(s)+3B(g)=2C(g)+D(g),经,B的浓度减少。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B. 用B、C 、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1
C. 在末,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D. 在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物A是固体,浓度视为定值,通常不用其表示反应速率,A错误;
B.同一反应中,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B正确;
C.,该速率是2min内的平均速率,C错误;
D.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所以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都减小,D错误;
故答案选B。
15.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
B.;
C.;
D,
显然D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D。
16.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反应停止了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2:3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所以反应不可能停止,A不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均表示逆反应速率,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不选;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C选;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2:3,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7.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氨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C→F(填大写字母)。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把A装置改为B装置,以制备氨气,则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
Ⅱ.检验氨气的性质
(5)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松开后,水上喷形成红色喷泉,说明氨气___________。
【答案】(1)CE (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 ①. 碱石灰 ②. 吸收尾气,防倒吸
(4)浓氨水 (5)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解析】
【分析】实验室中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备氨气: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制备的氨气中有水,应先通过干燥管,再收集,干燥,尾气处理,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E→C→F。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装置连接顺序为:A→C→E→C→F;
【小问2详解】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小问3详解】
C干燥氨气,C中盛放的试剂为:碱石灰;根据分析,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倒吸;
【小问4详解】
若把A装置改为B装置,可用浓氨水与氢氧化钠或氧化钙固体反应,则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浓氨水;
【小问5详解】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氨气体积受热膨胀,氨气与水反应,溶液显碱性,水上喷形成红色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18.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和的溶液制取并探究其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实验现象说明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装置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装置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②. 2MnO+5SO2+2H2O=2Mn2++5SO+4H+
(2) ①. 生成淡黄色沉淀 ②. 氧化
(3)红色褪去 (4)品红溶液褪色后,取下装置E中的试管,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解析】
【分析】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进入B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进入C中能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进入D中能与NaOH反应使滴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进入E中能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
【小问1详解】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SO2+2H2O=2Mn2++5SO+4H+;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装置C中有S生成,实验现象是:生成淡黄色沉淀;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该实验现象说明具有氧化性;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硫进入D中,能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从而使滴加酚酞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装置D的实验现象是:红色褪去;
【小问4详解】
装置E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首先SO2通入E中使品红溶液褪色,取下褪色后的E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溶液又恢复红色,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后,取下装置E中的试管,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19.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锌片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特征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若将锌片和铜片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观察到铜片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Ⅱ.以相同大小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
1 番茄 1 98.7
2 番茄 2 725
3 苹果 2 27.2
(3)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___________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
(4)该实验装置中,正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5)当有3.25gZn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答案】(1)放热 (2)冒出无色气泡
(3)电极间距离 (4) ①. 铜 ②. Zn-2e-=Zn2+
(5)0.1NA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反应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低,为放热反应;
【小问2详解】
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若将锌片和铜片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可构成原电池,铜为正极,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可观察到铜片处的现象是:冒出无色气泡;
【小问3详解】
由表格可知,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
【小问4详解】
该实验中,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式为:Zn-2e-=Zn2+;
【小问5详解】
当有3.25gZn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0. 工业废水处理是沙头角污水处理中心的重要业务。一种处理钢厂酸洗废水(含Fe3+、Fe2+、Al3+等)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是___________。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如何检验反应I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___________。
(2)加入少量氨水的目的是调节pH,操作时需控制pH值的范围为___________。
(3)“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
(4)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铁 ②. ③. 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变红色,则有
(2)4.4~7.5 (3)过滤(洗涤)
(4)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化
(5)
【解析】
【分析】向硫酸酸洗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试剂1(铁粉),将Fe3+全部还原为Fe2+,此时溶液主要含Fe2+、Al3+和,再加入少量氨水调节pH至合适,将Al3+转化为Al(OH)3沉淀除去,经过滤得主要含有FeSO4的滤液和主要成分为Al(OH)3、Fe的滤渣,主要含有FeSO4的滤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FeSO47H2O晶体,再向其晶体中加入FeCl36H2O和浓氨水,同时通入N2以隔绝空气,在水浴加热、搅拌下反应得到Fe3O4纳米颗粒。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试剂1是铁;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检验反应I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为: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变红色,则有;
【小问2详解】
将Al3+完全沉淀除去,且Fe2+不能沉淀,控制pH值的范围为:4.4~7.5;
【小问3详解】
“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小问4详解】
Fe2+易被氧化,通入N2的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化;
【小问5详解】
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