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曲阜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2024.0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除;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楚,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POP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简称,主要来自于防治农林害虫的农药,青藏高原周边现,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 POP 斗值的出现时间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3题。
1.青藏高原地区 POPs富集的主要原因是
①南亚是人口和农业的密集区 ②青藏高原面积广阔
③李风与西风带的多方向输入 ④低温多雪利于沉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 POP,的峰值,分别出现在
A.夏季 夏季 B.夏季 冬季 C.冬季 夏季 D.冬季 冬季
3.应对青藏高原地区 POPs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周边国家停止 PDPs的使用和排放 B.周边国家支付生态补偿和修复资金
C.通过工程暨施切断POPs的输入路径 D.开展国际合作,推广 POPs的替代物
根据我国的改革体温制度,北方海域在5月1日至9月1日禁止海洋捕猎作业。近年来,山东省沿海地区推广“南鱼北养”养殖模式,每年从福建采购南方优质鱼种的蜡鱼。幼鱼达斯超经过两天的行驶,在春班基地投放到深水区的网站,如图1所示。基地利用灯光吸引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小鱼虾等聚于同箭内,供鱼类过还捕食,经过2~4个月的养殖,动鱼体重从1-1.5斤/见时且2-2.5斤/尾,开始辅擦上市。据此完成4~5周。
4.为了提高幼鱼的环境适应能力,合理做法是
A.幼鱼运输,多次更换沿途海水
B.助鱼运输,采取封仓和增温措施
C.在7、8月份采购和投放幼鱼
D.养殖空间限制在网箱的深层水体
5.“南鱼北界”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优质鱼种的养殖成本 B.提高北方海域的生物多样性
C.充分利用北方的海洋空间 D.减轻南方海域的养殖区污染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爱惠区》存在图2的四种关系模型,据此完成6~7题。
6.与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分别是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因装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混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圆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因素服务
7.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水库的水生当服务功能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2015年北京市的密云水库成为南东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节库,为确保供水安全,水库的水生态服务发生了变化,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8~9题。
8.属于本生态支持服务功能的是
A.提供优质水资源 瓦净化水质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旅游休闲
9.2015年以来,密云水库调蓄洪水功能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来满顾客降低 B.库区泥沙淤积 C.水库蓄水增加 D.周边植被保护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影响区域内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表 1为流域内某地区2018-2022年在不同评估原则下的耕地适宜面积与超载规模(耕地实际面积与适宜面积之比)。据此完成10~11题。
表1
2018年 2019 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适宜面积 (万公顷) 生态优先 20.8 19.7 18.0 17.6 16.7
经济优先 22.4 21.5 20.0 19.4 19.1
超载规模(%) 生态优先 24.3 27.7 32.8 31.1 37.8
经济优先 15.5 17.2 19.6 18.8 20.1
10.在生态优先原则下,该地区
A.耕地适宜面积较多 B.供给农业的水资源减少
C.人口容量大幅提高 D.耕地超载规模的增幅小
11.为缓解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科学做法是
A.加快退耕还林 B.实施人工降雨 C.减少生态用水 D.优化种植结构
战略性关键矿产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类型。图4示意中国、美国、欧盟的战略性关键矿产类型。据此完成12~13题。
12.中国、美国、欧盟战略性关键矿产的种类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资源禀赋 ②人口规模 ③产业结构 ④地域开放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中国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关键矿产,主要集中于
A. I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2022年1月,我国建成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该项目由齐鲁石化从排放源中捕集和提纯二氧化碳,胜利油田把二氧化碳注入含油地层,增强原油的流动性,剩余的二氧化碳被永久封存地下。据此完成14~16题。
14.“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可促进齐鲁石化和胜利油田
A.生产能耗降低 B.产业一体化发展
C.生产流程简化 D.产品多样化
15.二氧化碳注入含油地层,可以
A.提高石油开采率 B.降低开采成本
C.提高石油品质 D.减轻采油污染
16.我国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产业化发展,重要意义是
①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降低能源消费价格 ④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厦门市的货篮湖是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货篮湖水域面积1.7km,曾经污染极为严重,通过生态浮床(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等修复技术,从“鱼虾绝迹”蝶变为“白鹭伴舞”。图5是贫笞湖的位置示意图,图6是货笛湖生态浮床景观。据此完成17~18题。
17.贫笃湖曾经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接纳周边汇水,水质较差 ②水域较封闭,交换不充分
③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④水域面积小,自净能力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海马齿是贫笃湖生态浮床所选择的植物之一,主要原因是
A.浮力大 B.抗风浪 C.耐盐碱 D.生长慢
碳汇是指通过多种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降低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或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排放源,也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7为农田碳循环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农田碳循环系统中
A.农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碳汇功能 B.农作物转化为饲料,可减少碳排放
C.土壤中根系越发达,固碳效果越差 D.秸秆还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增加
20.提高农田碳汇的措施是
①增施化肥②推广生物质能源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④实施轮作休耕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耕地非粮化是指耕地被用于粮食生产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成都平原的粮食生产基础较好,古有“天府粮仓”美誉。近年来,成都平原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凸显。图8示意2019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的分布模式。据此完成21~23题。
21.影响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 B.市场 C.资金 D.技术
22.成都市部分郊区的耕地非粮化率低于下辖地级市郊区,最有可能是由于
A.自然条件优越 B.土地价值较高 C.耕地管理较严 D.交通条件更好
23.为了降低成都平原的耕地非粮化率,建议
①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②增加山区耕地面积
③攻关粮食丰产技术 ④有序引导土地流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19 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 高达2045亿元,其各项价值量占比如图9所示。据此完成24~25题。
24.属于图中“其它”项目的是
A.农林产品 B.科普教育 C.休闲旅游 D.净化空气
25.该公园GEP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高 B.科研价值高 C.森林面积大 D.纬度跨度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锆是战略性新兴矿产,广泛应用于核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全球的多数锆矿石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家矿山企业供应。中国的锆矿储量不足全球的1%,目前只有海南岛的滨海砂矿可被开采利用,选矿难度大,且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图10示意 2014年——2020年中国锆资源产量与供需情况,图11示意2020年中国锆矿的进口国分布。
(1)分析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的潜在风险。(6分)
(2)简述保障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的可行措施。(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将非洲野生稻的地下茎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的水稻栽培品种。多年生稻收割后留下稻桩,地下茎的腋芽萌发成苗,形成新的稻株,可以连续收获3-4年。从种植后的第二季起,不再需要买种、育秧、犁田耙田和栽秧等生产环节,实现了稻作生产的轻简化。穿过寂静的山村,记者来到多年生稻的田边采访,村里的刘老汉介绍:这种水稻与传统的双季稻比较,平均年产量差不多,但是非常适合我们云南以梯田为主的偏僻村庄。图12为云南省的梯田劳作景观。
(1)请你对刘老汉的体会作出合理解释。(6分)
(2)多年生稻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稻品种,分析其原因。(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最完整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每年有超过600万只候鸟在此中转、栖息、觅食。1992年,为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13为“黄河三角洲区域图”。
(1)说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鸟类的国际机场”的条件。(6分)
(2)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着力发展的产业部门。(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包含丹江口水库坝体的加高工程)建成通水后,一泓清水流向华北地区,对汉江中下游的水安全也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配套工程,拟采用“坝下方案”和“全程隧洞方案”:取水口位于长江三峡水库北岸,提升水位后注入全程194.3公里的隧洞,隧洞出水口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5千米的安乐河口,注入汉江。通过水量置换的方式,南水北调中线可以从丹江口水库增加20亿立方米的年均调水量。引江补汉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沿线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联合国“人和生物圈”保护区等桂冠。“全程隧洞方案”的工程投资和技术难度远大于地表开挖明渠的方案。图14为引江补汉工程线路示意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汉江下游水安全的影响。(6分)
(2)填写下表,分析引江补汉工程方案的主要优点。(8分)
工程方案 主要优点(各两点)
坝下方案
全程隧洞方案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04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
3
5
6
8
9
10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B
A
D
D
21
22
33
24
25
B
C
D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1)我国的锆资源储量少,品位低。锆矿资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
源集中,全球锆资源被国外供应商垄断。(每点2分,6分)
(2)加强勘探,提高锆矿的储量和产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锆矿资
源)。发展锆的替代材料,降低进口依赖度。增加进口渠道(国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建立锆矿石储备机制。(任选3点,6分)
27.(12分)(1)云南梯田地区的地块小,高差较大,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2
分)。轻简化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受到老年稻农的欢迎,2分)。减少劳动力投入,便于
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分)。
(2)减少耕作次数,有利于水土保持(减少土壤扰动,减轻水土流失)。(多年生稻的免耕技
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上升,保持土壤肥力。(多年生稻减少了育秧插秧等环节)降
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土壤的固碳能力提高,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促进国际合作,推动野生物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任选3点,每项2分,共6分)。
28.(12分)(1)地处暖温带,纬度位置适中;位于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广,栖息空间大:食物
和水源充足;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良好。(每点2分,共6分)
(2)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依托海洋(空间)资源,发展海洋渔业、航运、贸
易等产业:依托石油、海盐等资源,发展相关加工业:依托风能等资源,发展新能源工业:
依托河口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每点2分,共6分)
29.(14分)(1)有利:丹江口水库的坝体加高,防洪库容扩大,提高汉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
(2分)
不利:汉江中下游的流量减少,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用水和航运受到制约。(2分)
水体自净能力(污染物的稀释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破坏河流生态系统)。(2分)
(2)(每点2分,共8分)
工程方案
主要优点(各两点)
长江水质低于汉江,(水量置换方式)可确保丹江口水库和北调水的水质安全。
坝下方案
出水口的海拔较低,可以实现全程自流,降低调水成本。
防正森林破环,保护生态系统的百然本底(维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切断动物
全程隧
迁徒通道,保障动物的生存繁衍)
洞方案
减少地表扰动,有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
功能。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