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7 06: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图书档案起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大量浓氢氧化钠溶液
2.正确理解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B.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且白烟可重新点燃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
C.打开装浓盐酸的细口瓶塞时,瓶口产生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石油、干冰等是混合物
B.氮气、水银、金刚石等是单质
C.纯碱,熟石灰,苛性钠等都是碱
D.水、氯酸钾、五氧化二磷等都是氧化物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复分解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中子
B.酸性溶液的pH一定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C.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所以反应物是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水、氧化铁等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7.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铜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
B.氮气性质比较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C.铜片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9.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Na+、、Cl﹣ B.K+、Na+、Al3+、
C.H+、K+、、OH﹣ D.Mg2+、、OH﹣、Cl﹣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木棍变黑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1.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过滤
C.测定溶液的pH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单质:金刚石、水银、液态氧 B.氧化物:生石灰、二氧化锰、氧化铁
C.复合肥: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钙 D.有机物:甲醛、乙醇、葡萄糖
二、填空与简答
13.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进行辩论。
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你愿意加入正方,你的观点:
(1) ;
(2) ;
(3) 。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的微观粒子构成的。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1)④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
(2)原子半径主要受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两个因素影响。①③⑦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4)金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①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NaOH,表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⑦的非金属性强于⑧,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15.请在下列图片和意义的描述中找出相对应的关系并连一连。
连一连(填大写字母)
a-- ; b-- ; c-- ; d-- ; e-- ; f-- 。
16.从O、C、H、S、Al、Na、Ar、 Cu八种元素中选取相关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
(2)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
(3)酒精 。
(4)硫酸铜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6)两种黑色固体高温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7.请从C、H、O、N、K、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在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
(2)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 ;
(3)农田施用的复合肥 。
(4)可用作消毒剂俗称双氧水的氧化物 。
18.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D常用于清洗油污。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
(2)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与D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中的 。
(4)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现象是 。
19.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反应④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为 。
(3)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上述转化中,D和E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
三、科学探究题
20.某一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回顾】
(1)按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 。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2)图2是该小组对图Ⅰ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 (任写一条)。
(3)在做此实验时,有同学提出了疑问。
【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
【查阅资料】
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如图3装置验证。
【进行实验】
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步骤3: (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反思交流】
(1)在图4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不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填序号)。
A.锌粉与稀硫酸
B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
C.水和二氧化锰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2)图3与图4产生相似现象的共同原理是 。
四、计算题
21.小强同学测定某稀硫酸的浓度。取10g稀硫酸样品放于烧杯中,将10%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测定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着火,不要惊慌,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即可,原理是隔绝氧气,说法正确;
B、图书档案比较贵重,用高压水枪扑灭,易对图书档案造成破坏,应当用二氧化碳灭火既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又可以保护图书档案,说法错误;
C、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说法错误;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涂抹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接触皮肤,说法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故错误;
B、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故错误;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正确;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铵盐是一类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3.C
【详解】A、蜡烛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且该白烟可重新被点燃,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小颗粒,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浓盐酸的细口瓶塞时,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白雾,不是白烟,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 空气、石油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
B. 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正确;
C. 纯碱就是碳酸钠,属于盐,熟石灰,苛性钠等都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选项错误;
D. 水和五氧化二磷都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氯酸钾是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盐,选项错误,故选B。
5.C
【详解】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B、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错误;C、复分解反应只是相互交换成分,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正确;D、由氧化物的定义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错误。故选C。
6.B
【详解】A、中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中子,如分子、原子,错误;
B、酸性溶液的pH一定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正确;
C、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但反应物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错误。
D、水、氧化铁等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含有氧元素,但属于酸,错误。
故选B。
7.B
【分析】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容器中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气体或集气瓶中的压强变大。
【详解】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装置中的小气球会鼓起来,故正确;
②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则装置中的小气球不会鼓起来,故不正确;
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集气瓶中的气体膨胀,则装置中的小气球会鼓起来,故正确;
④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集气瓶中的气体膨胀,则装置中的小气球会鼓起来,故正确;
⑤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集气瓶中压强变小,则装置中的小气球不会鼓起来,故不正确。
故选B。
8.A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显碱性,但是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并且价格很高,所以现实生活中一般不用烧碱改良显酸性的土壤,故选项错误;
B、氮气性质比较稳定,可充人食品包装袋中防腐,选项正确;
C、铜片能导电,可作电极,选项正确;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这四种离子能共存,但是铁离子的水溶液是黄色的,错误;
B、这四种离子能共存,且没有带有颜色的离子,正确;
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分子,不能共存,错误;
D、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共存,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木材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会观察到木棍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态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分类正确;
B、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氢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锰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铁是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
C、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叫做叫做复合肥,尿素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含有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钙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分类错误;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除外,甲醛、乙醇、葡萄糖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分类正确;
答案:C。
13.(1)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2)新型药物的合成,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3)洁净无污染能源的开发,还我们蓝天碧水
【详解】(1)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元素,害虫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增加粮食的产量。
(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有利于人类去除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3)传统燃料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污染空气,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可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还我们蓝天碧水;
14.(1)HBr
(2)Na>Al>Cl
(3) 第三周期第IA族
(4) KOH Cl和Br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电子层数Br>Cl,原子半径Br>Cl,故原子得电子能力Br<Cl,元素非金属性Br<Cl
【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④为氢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⑧为溴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溴化氢,其化学式为HBr,故填:HBr;
(2)①为钠元素,③为铝元素,⑦为氯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因此①③⑦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⑦,故填:Na>Al>Cl;
(3)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只能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Na元素,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分三层排布,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第三层排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族,故填:;第三周期第IA族;
(4)①为钠元素,②钾元素,③为铝元素,元素的金属性K>Na>Al,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Al(OH)3;Cl和Br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电子层数Br>Cl,原子半径Br>Cl,故原子得电子能力Br<Cl,元素非金属性Br<Cl,故填:KOH;Cl和Br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电子层数Br>Cl,原子半径Br>Cl,故原子得电子能力Br<Cl,元素非金属性Br<Cl。
15. B C F A D E
【详解】图示a是9号元素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即a连B,故填B;
图示b是禁止烟火标志,即b连C,故填C;
图示c是尿素包装标识,尿素是一种化学肥料,即c连F,故填F;
图示d是8号元素氧元素的元素信息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即d连A,故填A;
图示e是有毒物品标识,即e连D,故填D;
图示f是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即f连E,故填E。
16. Ar NaOH C2H5OH Al2O3 2CuO+C2Cu+CO2↑
【详解】(1)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Ar;
(2)制作叶脉书签的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C2H5OH;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酸铜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氧化物为:Al2O3;
(6)两种黑色固体高温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
故答案为:(1)Ar;
(2)NaOH;
(3)C2H5OH;
(4);
(5)Al2O3;
(6)2CuO+C2Cu+CO2↑。
17. Ca(OH)2 CaCO3 KNO3 H2O2
【详解】(1)氢氧化钙显碱性,在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Ca(OH)2;
(2)大理石的主要成是碳酸钙,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CaCO3;
(3)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农田施用的复合肥:KNO3;
(4)可用作消毒剂俗称双氧水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H2O2。
18. CO2 2NaOH+CO2=Na2CO3+H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复分解反应 Fe+CuCl2=FeCl2+Cu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B是二氧化碳,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所以C是铁,D常用于清洗油污,D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钠,A会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酸,可以是稀盐酸,A转化成的E会与铁反应,所以E可以是氯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B是二氧化碳,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所以C是铁,D常用于清洗油污,D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钠,A会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酸,可以是稀盐酸,A转化成的E会与铁反应,所以E可以是氯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2;故填:CO2
(2)B与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3)A与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微观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复分解反应
(4)C与E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Fe+CuCl2=FeCl2+Cu,反应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填:Fe+CuCl2=FeCl2+Cu;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 CaCO3 制取氢氧化钙 还原性
【详解】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B、C一个是氧化钙、一个是二氧化碳,物质I和C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F,则C是二氧化碳,因为氧化钙不能一步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B是氧化钙,F是水,氧化钙(B)与水(F)反应生成氢氧化钙I,二氧化碳(C)与碳(D)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E),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④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为制取氢氧化钙;
(3)反应⑤是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D是碳,E是一氧化碳,碳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
20.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B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变浅 节约药品或更环保(合理即可) 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氨气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 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
【详解】实验回顾:
(1)B中溶液变红,因为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在加热的条件下,氨水中的氨分子会挥发,使溶液碱性变弱,溶液颜色会变浅。
(2)与图1相比,图2装置中将棉团浸湿即可,药品的取用量小,节约药品;同时减少氨气逸散到空气中,环保。
进行实验:
进行的操作是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氨气易溶于水,导致烧瓶中气压迅速减小。
反思交流:
(1)A.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锥形瓶内压强大于烧瓶内压强,能形成喷泉;
B.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大于烧瓶内压强,能形成喷泉;
C.水和二氧化锰不反应,不能形成喷泉;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锥形瓶内压强大于烧瓶内压强,能形成喷泉;
故选C。
(2)图3与图4产生相似现象的共同原理是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
21.(1)H+、Na+
(2)9.8%
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由图示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设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详解】(1)由图可知,a点时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H+、Na+,故填:H+、Na+;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