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却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表明( )
A. 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 周王实际控制诸侯
C. 天下共主名存实亡 D. 桓王注重睦邻友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东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可知,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地方诸侯敢于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说明天下共主名存实亡,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现象说明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减弱,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
2.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农民流离失所,甚至自卖为奴;投机商乘机哄抬物价,民不聊生。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焚书坑儒 D. 独尊儒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朝初期。根据材料“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农民流离失所,甚至自卖为奴;投机商乘机哄抬物价,民不聊生。”及所学可知,汉初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B项正确;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减轻刑罚的措施,排除A项;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排除C项;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3. 如表所示为周朝部分诸侯国国君的姓氏与初始爵位。据表可知,西周分封制( )
国名 鲁 晋 齐 宋 杞 楚
姓氏 姬姓鲁氏 姬姓晋氏 姜姓吕氏 子姓宋氏 姒姓杞氏 芈姓熊氏
爵位 侯爵 侯爵 侯爵 公爵 公爵 子爵
A. 抑制了功臣集团扩张 B. 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C. 深化了华夷之辨理论 D. 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理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表格可知,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既有姬姓诸侯,例如“姬姓鲁氏”、“姬姓晋氏”,又有非姬姓诸侯,例如“姜氏吕姓”“芈姓熊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分封异姓诸侯王的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进而巩固统治,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功臣集团扩张”,排除A项;“异姓诸侯王”不是少数民族,所以不能深化“华夷之辩”的理论,排除C项;周朝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加强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 宋代欧阳修在文章中记载当朝儒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慨叹人生仕途大起大落。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根源是( )
A. 军功授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科举制的历史信息,即社会中下阶层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入了官僚集团,D项正确;军功授爵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设立中正官品评人才,其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排除C项。故选D项。
5. 1891年,维新派学者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宣扬变法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然而草堂却悬挂孔子画像,对联书“行仁义事,读圣贤书”。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
A. 中体西用 B. 尊孔复古 C. 托古改制 D. 全盘西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891年(中国)。据材料“宣扬变法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然而草堂却悬挂孔子画像”,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又运用儒家思想,以便减少变法的阻力,说明其特点是托古改制,C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特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托古改制,并不是尊孔复古,排除B项;材料学习西方的同时,又利用本国儒家思想,并不是全盘西化,排除D项。故选C项。
6.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 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大型交通工程”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材料中涉及交通工程,六部中的工部掌管工程建设,因此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A项正确;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排除B项;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交通工程由工部掌管,排除D项。故选A项。
7.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这说明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 )
A. 反对君主专制 B. 提倡经世致用
C. 质疑儒学权威 D. 宣传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顾炎武主张,君子的学习是借以明白经世济民的道理。与其空谈,不如老老实实做点实事。反映了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学权威,排除C项;王夫之具有唯物思想,不是顾炎武,排除D项。故选B项。
8.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所学可知:907年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和南方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此时,北方出现了契丹(辽)政权,之后北宋取代后周政权,并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与辽和西夏并立,12世纪初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后来灭辽,与北宋和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1141年宋金议和,形成了南宋与金、西夏并立的局面。故正确的演变顺序是①③④②。D项正确;ABC项排除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9. 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
A. 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 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C.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 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地方割据的教训,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包括设置转运司对地方财政进行监控,D项正确;枢密使是中央掌管军事的官员,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直属中央政府的管理佛教事宜和吐蕃地区的机构,排除B项;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割宰相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0. 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具体表现有: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以下与该观点密切相关的是( )
A. 农民彻底打破人身束缚 B. 书法审美重法度轻自我
C. 商业发达和交子的出现 D. 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有学者认为宋代处于近世的起点,宋代商业繁荣和出现了纸币交子。C项正确;“彻底”说法绝对,排除A项;唐代的 书法审美重法度轻自我,排除B项;两宋之际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差距缩小,排除D项。故选C项。
11.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表明,清朝( )
A. 行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 B.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 中央政府与西藏开始交往 D. 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可得出,这些都是清政府加强西藏、新疆等地区边疆治理的具体措施,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D项正确;A项是在元朝,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项;中央政府与西藏交往早在唐朝就开始了,排除C项。故选D项。
12. 如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
A. 北魏、西晋、北周 B. 西晋、前秦、后周
C. 西晋、北魏、北周 D. 北魏、前秦、西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根据材料“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之后,西晋建立,故①为西晋;北方十六国之后,北魏统一北方,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故②为北魏;西魏后来被北周取代,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故③为北周,C项正确;A项、B项和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
13. 关税自主是独立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近代中国海关失去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主权,A项正确;BCD项没有涉及到这一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 2013年4月26日,弗朗索瓦·亨利·皮诺表示将代表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这样,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就有七尊回归祖国。它们流失海外的原因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 文物贩子的偷盗走私行为
C. 晚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出售 D. 在军阀混战中被贩卖出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火烧圆明园,掠夺了园鼠首和兔首,A项正确;B项文物贩子的偷盗走私行为错误,掠夺圆明园是赤裸裸的暴力行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晚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出售,排除C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军阀混战中有些军阀被贩卖出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5. 1793年9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使团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在礼节上与清廷产生了分歧——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中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访问也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材料说明( )
A. 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 B. 中英两国政体根本不同
C. 晚清政府天朝心态自居 D. 礼节纠缠导致谈判失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是中英两国的礼节之争,清朝奉行的是“宗藩外交”思想,认为不知来自何处的红毛英国人属于夷人,当为“天朝上国”的藩属臣国;而处于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下的英国人,虽执礼拜寿,但其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外交上则属于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交往,自然不会行臣属三跪九拜礼,A项正确;中英两国虽然政体不同,但材料期主旨是双方外交观念而非政体差异,排除B项;C项表述是原因之一,但缺少了英国角度,C项片面,排除C项;无实质性谈判结果的原因是双方外交观念的差异且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使然,礼节纠纷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
16. 1918年,作家鲁迅受“文学革命”浪潮影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与这场“文学革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1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18年,作家鲁迅受‘文学革命’浪潮影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及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的武装斗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C项;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年制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下面所示为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的数据统计表,这种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时间 平均每年罢工次数 罢工主要诉求
1912年至1915年12月 3次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916年至1919年5月 2次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卖国,抵制日货
A.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B. 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C.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的主要诉求由原来的经济要求转向政治要求,说明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逐渐提高,工人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准备了阶级条件,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排除A项;1919年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工人罢工的数据无法体现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排除D项。故选B项。
18. 这次会议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走上新的征程。这次会议发生在( )
A. 江西瑞金 B. 贵州遵义 C. 陕北吴起镇 D. 甘肃会宁
【答案】B
【解析】
【详解】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 下图所示为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潮涌三军喜相聚,贺电齐致飞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军最终相聚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红军长征会师于甘肃会宁,位于地图④,D项正确;①是瑞金,排除A项;②是泸定桥,排除B项;③是甘孜,在那里翻越雪山,排除C项。故选D项。
20.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B. 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日精神——长征精神
C. 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 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形成,红船精神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形成,井冈山精神是在1927年——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形成,长征精神是1934年——1936年红军长征中形成,抗日精神是在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中形成,故根据先后顺序应该为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D项正确;A项、B项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
21.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一处简陋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一情节应该发生在( )
A. 井冈山 B. 延安 C. 西柏坡 D. 北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48至194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打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及所学可知,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指挥三大战役的统帅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C项正确;“井冈山、延安、北平”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 彭德怀在一次报告中说:“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场“激战”是( )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越南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的三年后遭受挫败。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和阻扰中国统一台湾,中国派遣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C项正确;抗日战争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排除A项;解放战争是美国帮助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排除B项;从1961至1975年美国侵略越南,与材料中的三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 “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 )
A. 农业先进技术现代化过分依赖外国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 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一定成绩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可以看出我国当时是关注农业建设的,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一定成绩,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先进技术现代化过分依赖外国,排除A项;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排除B项;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排除C项。故选D项。
24. 有学者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创举”被明确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时候提出了理论,在中共十四大把它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项;中共十二大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5. 下列古代帝国中,有一个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是( )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俄罗斯帝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俄罗斯帝国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其疆域范围地跨欧亚两大洲,D符合题意;公元2世纪安敦尼王朝时期(公元96年~公元192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公元98年~公元117年),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排除C项。故选D项。
26.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近代某事件的重大意义,他说:“旧的地球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这事件指的是( )
A. 地理大发现 B. 自然科学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旧的地球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A项正确;自然科学革命促进的是科学的进步,思想的解放,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7.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
A. 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C. 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 主要商道由大西洋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答案】C
【解析】
【详解】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的远洋航海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C项正确;大航海时代到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标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排除B项;大航海时代后,欧洲主要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D项。故选C项。
28. 哥伦布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他经常翻阅,并做了264处边注。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见,哥伦布远航( )
A. 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财富 B. 具有深刻的精神动力
C. 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D. 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哥伦布最关心的是东方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知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是寻找东方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D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为西班牙王室带来财富,排除A项;题干并未没有体现哥伦布远航的精神动力,排除B项;哥伦布远航结束了美洲的孤立状态,但不能说世界各地,排除C项。故选D项。
29. 下图所描述的法律文件是( )
颁布于1804年 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以法律形式固定了革命成果
A. 英国《权利法案》 B. 法国《人权宣言》
C. 法国《民法典》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4年(法国)。结合所学可知,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C项正确;《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排除A项;《人权宣言》是在1789年颁布,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宪法法》颁布于187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30. 它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它不是单纯的文化复古思潮,而是当时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材料描述的是( )
A 人文主义 B. 信仰得救 C. 科学革命 D. 理性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它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其思想核心是对人的发现和对自我的肯定,A项正确;信仰得救无法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排除B项;科学革命、理性主义不符合“文化复古思潮”,排除CD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31. 思想解放能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先生”所代指的两面旗帜,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先生”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的民主主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答案】(1)主张: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旗帜:民主和科学。运动:新文化运动。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质不同:中国的民主实质是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主张:伏尔泰:依据材料一“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可以得出天赋人权;依据“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可以得出自由平等;孟德斯鸠:依据材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得出三权分立;卢梭:依据材料“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可以得出社会契约论;依据“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可以得出人民主权;依据“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以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小问2详解】
旗帜:依据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可以得出 民主和科学。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因此该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小问3详解】
制度:依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依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民主;依据材料一中三位 思想家的主张和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点睛】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答案】(1)典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历史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政策因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战略决策:改革开放。
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典型:结合所学,“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下,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典型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革命道路:结合所学,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意义和政策因素:根据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可知,1956年时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占据绝对优势,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三大改造有关。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材料所述全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谓史上最迷人的微笑,谁能够解释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什么含义?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得出,但它就是迷人。蒙娜丽莎是一个商人的妻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她的微笑太神秘了,于是就弄出了像《达·芬奇密码》那样的电影。不过画中的蒙娜丽莎确实只是个普通人,她有真实的存在,有她自己的思想。她的思想感情神秘地流露在她的脸上,达·芬奇抓住了这一瞬间,这就是理解《蒙娜丽莎》的钥匙。《蒙娜丽莎》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画普通人。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观点: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
论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以普通人物作为绘画主题,表达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人与人性的肯定和赞美。蒲伽丘的《十日谈》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反对教会压抑人性,谴责禁欲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爱情和幸福,推动了思想解放。总之,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关注的对象从神到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由“蒙娜丽莎是一个商人的妻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蒙娜丽莎》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画普通人”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绘画作品的代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故可以“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为观点,列举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作品,分析其人文主义特点,论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和文艺成就等。比如: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以普通人物作为绘画主题,表达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人与人性的肯定和赞美。蒲伽丘的《十日谈》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反对教会压抑人性,谴责禁欲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爱情和幸福,推动了思想解放。最后作总结: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关注的对象从神到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却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表明( )
A. 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 周王实际控制诸侯
C. 天下共主名存实亡 D. 桓王注重睦邻友好
2.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农民流离失所,甚至自卖为奴;投机商乘机哄抬物价,民不聊生。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焚书坑儒 D. 独尊儒术
3. 如表所示为周朝部分诸侯国国君的姓氏与初始爵位。据表可知,西周分封制( )
国名 鲁 晋 齐 宋 杞 楚
姓氏 姬姓鲁氏 姬姓晋氏 姜姓吕氏 子姓宋氏 姒姓杞氏 芈姓熊氏
爵位 侯爵 侯爵 侯爵 公爵 公爵 子爵
A. 抑制了功臣集团扩张 B. 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C. 深化了华夷之辨理论 D. 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4. 宋代欧阳修在文章中记载当朝儒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慨叹人生仕途大起大落。这一现象产生制度根源是( )
A 军功授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5. 1891年,维新派学者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宣扬变法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然而草堂却悬挂孔子画像,对联书“行仁义事,读圣贤书”。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
A. 中体西用 B. 尊孔复古 C. 托古改制 D. 全盘西化
6.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 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7.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这说明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 )
A. 反对君主专制 B. 提倡经世致用
C. 质疑儒学权威 D. 宣传唯物主义
8.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9. 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
A. 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 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C.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 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10. 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具体表现有: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以下与该观点密切相关的是( )
A. 农民彻底打破人身束缚 B. 书法审美重法度轻自我
C. 商业发达和交子的出现 D. 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11.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表明,清朝( )
A. 行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 B.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 中央政府与西藏开始交往 D. 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2. 如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
A. 北魏、西晋、北周 B. 西晋、前秦、后周
C. 西晋、北魏、北周 D. 北魏、前秦、西晋
13. 关税自主是独立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近代中国海关失去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4. 2013年4月26日,弗朗索瓦·亨利·皮诺表示将代表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这样,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就有七尊回归祖国。它们流失海外的原因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 文物贩子的偷盗走私行为
C. 晚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出售 D. 在军阀混战中被贩卖出国
15. 1793年9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使团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在礼节上与清廷产生了分歧——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中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访问也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材料说明( )
A. 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 B. 中英两国政体根本不同
C. 晚清政府天朝心态自居 D. 礼节纠缠导致谈判失败
16. 1918年,作家鲁迅受“文学革命”浪潮影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与这场“文学革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17. 下面所示为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的数据统计表,这种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时间 平均每年罢工次数 罢工主要诉求
1912年至1915年12月 3次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916年至1919年5月 2次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卖国,抵制日货
A.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B. 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C.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8. 这次会议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走上新的征程。这次会议发生在( )
A. 江西瑞金 B. 贵州遵义 C. 陕北吴起镇 D. 甘肃会宁
19. 下图所示为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潮涌三军喜相聚,贺电齐致飞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军最终相聚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B. 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日精神——长征精神
C 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 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21.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一处简陋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一情节应该发生在( )
A. 井冈山 B. 延安 C. 西柏坡 D. 北平
22. 彭德怀在一次报告中说:“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场“激战”是( )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越南战争
23.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 “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 )
A. 农业先进技术现代化过分依赖外国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 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一定成绩
24. 有学者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创举”被明确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5. 下列古代帝国中,有一个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是( )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俄罗斯帝国
26.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近代某事件的重大意义,他说:“旧的地球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这事件指的是( )
A. 地理大发现 B. 自然科学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
27.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
A. 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C. 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 主要商道由大西洋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28. 哥伦布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他经常翻阅,并做了264处边注。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见,哥伦布远航( )
A. 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财富 B. 具有深刻的精神动力
C. 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D. 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
29. 下图所描述的法律文件是( )
颁布于1804年 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以法律形式固定了革命成果
A. 英国《权利法案》 B. 法国《人权宣言》
C. 法国《民法典》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30. 它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它不是单纯的文化复古思潮,而是当时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材料描述的是( )
A. 人文主义 B. 信仰得救 C. 科学革命 D. 理性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31. 思想解放能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先生”所代指的两面旗帜,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先生”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的民主主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谓史上最迷人的微笑,谁能够解释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什么含义?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得出,但它就是迷人。蒙娜丽莎是一个商人的妻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她的微笑太神秘了,于是就弄出了像《达·芬奇密码》那样的电影。不过画中的蒙娜丽莎确实只是个普通人,她有真实的存在,有她自己的思想。她的思想感情神秘地流露在她的脸上,达·芬奇抓住了这一瞬间,这就是理解《蒙娜丽莎》的钥匙。《蒙娜丽莎》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画普通人。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