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词语:观测、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理解词语意思: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学生训练快速阅读。
3、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使用说明】
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再研做自主学习案。
2.规范书写,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案。
【自主学习案】
1.相关资料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词语。
椭圆( ) 摄像机( ) 小心yìyì chànɡtán
3.在文章中圈画出下列词语并解释。
里程碑: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4.写出你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同学后已经理解(音形义)的字词。
【课堂探究案】
一、尝试快速默读课文,提出思考题,了解文章内容。
【学法指导】快速默读课文,简称“速读”,阅读尽量做到不读出声,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不纠缠生字,不忽视标题和“小博士导读”。21教育网
1.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用笔圈画出)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可以用“什么人做什么事”的格式概括)
3.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解说。(“研讨与练习”一)
二、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训练快速阅读。
2、理解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感受科技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
【课堂探究案】
研读课文,激发兴趣。
1.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2.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3.讨论“研讨与练习”二。
【课堂训练案】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课文填空,然后说说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_____拜访了月球, _______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______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2.下列句子没有采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3.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