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一、单选题
1.如图为1862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时华工的照片,对这张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华工在美国取得了丰厚的报酬 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
C.华工为近代美国开发做出贡献 D.该照片体现了黑奴贸易的罪恶
2.1860年《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这是清政府首次明确允许本国人民出洋务工。19世纪后期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等地采矿。美国也大量引进华工,修筑铁路或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劳动。以下关于华工问题的评论,正确的是( )
①工业革命使西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②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③补充奴隶贸易终止后劳动力的不足 ④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如图是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的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
A.打断了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融与认同 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
4.欧洲难民危机,指自从2010年起,主要从叙利亚、阿富汗和厄立特里亚进入欧盟国家寻求居留而产生的移民潮。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
①战争和地区冲突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
③自然灾害、经济恶化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865年,清政府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区,允许移民对无主田山、房屋“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受其影响,安徽宁国县十余年后移民与土著人口比例达3:1。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秩序逐步恢复 B.人地矛盾有效缓解
C.土地制度发生变革 D.边疆开发成效显著
6.在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这一变化客观上导致大洋洲( )
A.难民救助问题尤为突出 B.华工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C.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 D.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
7.学者蓝琪认为,印欧人离开草原向外迁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为印欧人的第一次大迁徙,从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为第二次大迁徙,从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为第三次大迁徙。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攻陷罗马城,属
A.印欧人的第一次大迁徙 B.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
C.印欧人的第三次大迁徙 D.日耳曼人反抗罗马统治的正义战争
8.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土著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 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 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9.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实施燃放礼花活动。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优于越南本土文化 B.城市化冲击越南传统风俗
C.中越节日文化走向深入交融 D.越南对中华文化进行扬弃
10.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5年欧盟有510万人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
C.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11.如果为下图标注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
A.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B.全球航路的开辟与奴隶贸易
C.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展 D.二战以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2.下表为某学者在研究古代历史过程中搜集整理的史料,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史料1 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北欧和印度的广大地区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
史料2 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迁徙中,与所到地区农耕民族交融,导致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
史料3 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流动 D.世界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13.1868年,《中美然订的蒲安臣条约》规定,中国人可以自由地出入美国,在美国字有最优惠待遇。随后大世华人赴关务工,但华工的勒劳节俭遭到欧洲移民的敌视。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谁华法案》,限制华工人入境,并对华人的留学、旅行做出了极其严格的规定。中美关系的转变反映了( )
A.两国核心利益不同 B.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
C.中国主权遭受侵犯 D.洋务运动的成朱有限
14.在历史上,有的印度教徒为宗教许愿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祭品投入恒河;向神祈子的妇女必须将此后所生的一个孩子投入恒河中还愿;中、西部印度还盛行杀害女婴。英印政府两次颁布法令将杀婴定为杀害罪。这些行为逐渐被消灭。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毁灭了印度传统文化
B.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目的在于改造印度文化
C.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客观上改造了印度文化
D.英国统治印度说明了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
15.据统计,从1775年到1815年大约有25万人移居美国,1820~1860年则有约500万人移居美国,比1790年整个美国人口还要多。对美国而言,移民的涌入
A.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
B.消除了国内的种族矛盾
C.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D.促成了国内市场的形成
16.根据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这些史实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唐朝实行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③唐朝仅仅同日本、印度有来往④遣唐使回国促进了该国的进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长期繁荣,刺激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工大规模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萎缩,影响了国际人口迁移。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相关统计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以德国为例,1961年,德国(联邦德国)的外来人口(累计)不到68.62万人,占德国总人口的1.2%;到1997年年底,德国的外国人口为730万,占德国总人口的9%。德国最大的移民集团是土耳其人,有197万,来自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移民有92万,意大利人有56万,希腊人有35万,波兰人有29万。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技术移民剧增,并呈膨胀之势。有人这样描述这一股移民潮:“哥伦比亚的知识分子前往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古巴医生到南非;南非护士去英国和新西兰;新西兰博士后赴加拿大;加拿大科研人员到美国;法国金融交易员去英国,法国年轻科学家去美国;中国香港的工程师赴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印度信息技术专家前往德国和美国。”
——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趋势及影响二战后移民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850—2000年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
时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1846~1924年欧洲移出1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 以华工大规模出洋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仅仅数十年的时间里,几百万华工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华工出洋的目的地除了原先的东南亚之外,首次包括美洲、澳洲等地。在拉丁美洲地区,早在1847年,多达7000名华工已经被运到古巴的甘蔗种植园劳作。从1847年至1865年之间,每年到古巴的华工人数平均在6000人以上。到1865年,抵达中南美洲的华人有15万人之多。19世纪60年代,华人进入美国的人数为六万余人,而在70年代,华人移民的人数几乎又翻了一番。
——摘编自潘兴明《关于近代中国海外移民动因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45年前后两个阶段人口迁移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口迁移对美洲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A
6.D
7.C
8.C
9.D
10.A
11.D
12.B
13.B
14.C
15.A
16.D
17.(1)趋势: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技术性移民数量和规模剧增。
因素: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带来的政治动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兴起和发展;民族独立浪潮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全球扩展。
(2)影响:
对迁出地: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人口压力);有利于相关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融人世界经济体系;造成了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流失。(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对迁入地:增加了劳动力供给,缓解了专业人员短缺的困境;促进并维持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交融,增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狭隘民族主义复苏,部分国家种族歧视和排外倾向有所上升。(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不同点:第一阶段:欧洲、亚洲人口大量迁往美洲。第二阶段:亚非拉地区移民大量迁往西欧、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地区。
(2)特点:发端快,迅速形成移民潮;几百万华工大规模出洋;华工出洋的目的地范围广。
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在亚洲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3)影响:推动当地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导致文化交融,文化呈现多元特征。欧洲殖民者的移民导致拉美成为欧洲列强经济附庸;大批拉美移民外迁,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失和人才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