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综合题专题训练
1.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影响深远。
材料一: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六部指的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
——摘编自《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摘编自七下历史教材
材料三: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的什么行政制度?据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权力分配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在地方的管理措施,并分析其目的。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行政制度?据材料指出行省权力要受到哪两个中央机构限制?
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受之如一。”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旋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材料三:历代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其中的一种关系是: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能进行直接管理,并将少数民族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
——《怎样看待历代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
材料四: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 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约?北宋还与哪一政权订立过相似和约?这数和约对各民族之间关系有什么积极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元朝的史实说明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管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唐朝末期)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治炭,其何故也?”
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宋太祖在军事上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2)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办法?
(3)在地方设置哪一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力?设置哪一官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我国城市的起源看,城市位置选择必须有相对广阔的土地面积,有相对严格的坡度限制,崎岖的山地不宜进行城市建设。古代城市,还多选择四周有天然屏障的地方。充足的水源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否则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摘编自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材料二 历史上一些政权建立不仅创建了都城,为了更适于统治,往往设法利用自然环境,加以改造,汉唐两代皆以长安为都,为了供应都城中的军糈(粮饷)民食,除在都城附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还都积极开凿运河,使通往关东的漕粮运道得以不受阻隔。北宋定都于开封,就是充分利用汴河的水道,运输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粮食。它还利用汴河水流在开封附近淤田种稻。
——摘编自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一)》
(1)据材料一,概括影响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都城兴建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综上所述,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编自《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因此他得到了少数民族怎样的尊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辽与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宋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哪一种模式。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强干弱枝”的干指树木的主干,枝指树木的末枝。中国古代常用“干枝”来譬喻事物,如天干地支之“干支”即由干枝而来。宋初之强干弱枝,则以“干”指中央尤其是皇帝,以“枝”形容地方,意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材料二 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句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兵权在政治局面的变换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材料三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1)指出材料一中“强干弱枝”在北宋的表现。
(2)材料二提到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项 赵匡胤重视这一内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军队的特点。这一特点有什么后果
7.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材料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第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第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第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所建立的制度,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他在位时期,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全域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地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摘编自韩儒林《元朝史》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秦朝政治制度中第一、第三环节对应的制度分别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请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为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采取的措施?(至少答出三项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的地方管理有何特点?(不得照抄原文)通过上述三则材料折射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贵治道鉴》
材料二 内则设中书、枢密院、御史台、三司、审官、审刑等在京诸司,外则设转运使、知州、知县等众官以相统御,上下有叙……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材料三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虽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1)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典故?材料中的“帝”是指哪一帝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初在军事、中央和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各一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宋初这些做法的积极作用。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玉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满江红》岳飞
材料四 见下图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中的武将发出这样的感慨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金与南宋的关系,请从战与和两个角度,各举一例说明。
(4)农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四中出现的两种新农具。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久之,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王侯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〇《兵志》
材料二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自朝廷除刺史者,亦多以武人为之……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
材料三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故其何也 ”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共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闲》卷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叛乱?这次叛乱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2)材料二反映了五代时期的什么风气?造成了什么危害
(3)材料三中针对唐末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赵普给宋太祖的建议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据此建议,宋太祖在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一谈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 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变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书省”是什么机构。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与宋朝相比,元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行省区划”的目的和基本方法是什么。这样划分有何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吴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吴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币”的名义,给夏银、帛、茶。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契丹”“党项族”分别是指什么政权?根据材料回答:这两个政权的建立有什么共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是指什么?这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13.中华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命运共同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允许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农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二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澶洲之盟”对北宋并非是完全消极的和议,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通使不断,平等相待。沿边开设榷场,进行互市贸易。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的和亲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澶渊之盟”后三个政权的方位示意因,并简述“澶渊之盟”的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刘绪等《旧唐书》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供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捐20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说明唐朝当时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这一决定给宋朝人民带来哪些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安重荣)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注:安重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 北宋由于大兴科举、对文官的笼络政策,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对武将频繁调动,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
——摘编自高中教材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段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3)北宋议和政策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所述政策的弊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1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长期分裂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但隋炀帝的任意妄为,大肆兴建工程,动摇国之根本,使得隋朝迅速走向灭亡。
材料二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宰相范质等人听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他们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炀帝兴办的工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使得隋朝走向灭亡
(2)材料二的李世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分别推行了什么措施,使其统治达到什么局面
(3)材料三中的“显德七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材料中赵匡胤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17.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北宋的政治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据学者张希清救授统计,北宋167年所取文士合计60035名,平均每年360名,大大超过了唐朝、元朝、明朝。这一数值是唐代的5倍多、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而武举考试仅取868人,年均仅仅15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是如何发展科举制的?并指出这一措施对宋朝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百余人,分治大落(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些材料体现了宋太祖的哪一治国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治国政策的影响。
18.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治理能力一直与国家的发展存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七年级课本
材料二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般俗阜。
——王说《唐语林》
材料四 太祖问:“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赵)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续资治通鉴》
(1)材料一认为隋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出现材料所述“天下大捻”的景象?
(3)材料三中的“上”是谁?在他统治期间,唐朝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4)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什么历史时期?材料四中赵普认为造成“战斗不息,生民涂地”的原因是什么?北宋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
(5)结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1)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
特点:权力相互制约。
(2)措施: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行政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央机构:中书省、枢密院。
2.(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举例:文成公主入藏。
(2)政权:辽。
政权:西夏。
积极影响: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3)史实说明: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进行行政管辖。(任选一个即可)
3.(1)军事措施: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的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了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办法:分化事权。
(3)官职:通判;
官职:转运使。
4.(1)因素:自然地理条件;水源供应;安全因素。
(2)影响: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兴修;推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周边交通系统的完善。
(3)关系: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
5.(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尊重: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2)特点:相互吸收的特点。
相同之处:创制文字,发展生产。
(3)模式:唐——第三种;宋——第二种。
6. (1)表现:宋太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开支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原因:兵权在政治局面的变换中起决定性作用。
(3)特点:定期调动;
后果: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7.(1)皇帝制度,郡县制。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2)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盐铁官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
(3)对边疆的成功统治(有效治理)。发展过程漫长曲折;不断变化调整。
8.(1)典故:杯酒释兵权;人物:宋太祖(赵匡胤)
(2)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地方: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之权,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中央,地方措施各答一点)
(3)作用:改变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
9.(1)事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政策:重文轻武。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以来重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3)战:岳飞抗金(郾城大战);和:宋金达成和议。
(4)农具:曲辕犁、筒车。
10.(1)叛乱:安史之乱。
局面:藩镇割据。
(2)风气:尚武轻文。
危害:中央无力控制地方,藩镇守将抢掠财物,滥杀无辜,百姓生活艰难等。
(3)建议:分化事权,控制财权,收回兵权。
军事措施: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定期换防等。
(4)必要性: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11.(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机构:御史台。
(2)制度:行省制。
影响:行省制度在以后各朝中基本延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在历史上的影响深远。
特点: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3)目的:中央军事控制。基本方法:犬牙交错。
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12.(1)分别是辽和西夏。共同之处:仿效中原王朝。
(2)“代价”是指北宋与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辽撤军,北宋给辽岁币。
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民众的赋税负担。
(3)关系变化:先战后和。
原因:①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②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西夏人民也反对战争;③西夏和北宋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4)作用:使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各自都有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与贸易繁荣,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13.(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答出一点即可)
(2)图
影响: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压力;客观上使辽宋之间保持较为和平的局面,南北方交流密切,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答出一点即可)
14.(1)事件:文成公主入藏;影响:给吐蕃带去中原先进文化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友好相处,民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言之有理即可)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影响:宋辽之间出现了百余年的和平局面,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有利于宋辽边境贸易的往来,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各民族间的友好和了解,促进了民族交融;(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方式:和亲;议和。
15.(1)现象: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拥兵自重,实际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历史事件:澶渊之盟。
少数民族政权: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3)影响:经济方面,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生活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而另一方面,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促进了民族交融。
(4)弊端:官僚机构臃肿,军队战斗力下降,政府财政困难增加。
16.(1)标志:589年隋文帝灭陈,完成统一。
工程:隋朝大运河。
原因:大运河的开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激化了矛盾,导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终导致隋朝走向灭亡。
(2)措施:在政治上: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其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局面:“贞观之治”。
(3)年代:公元960年。
事件:陈桥兵变。
具体措施:杯酒释兵权。
17.(1)方(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藩镇割据严重。
“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钱”指的是地方财权(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各州府设置通判,已分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在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并控制对军队地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禁军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重文轻武政策。
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导致国家出现积贫积弱的严重后果。
18.(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2)皇帝:唐太宗;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上”:唐玄宗;局面:开元盛世。
(4)时期:五代十国;原因:藩镇割据;政策:重文轻武。
(5)启示:暴政导致亡国;重视民生,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