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章节PPT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章节PPT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0-25 07:02:58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 三 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准备好了吗?
即将开始了!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的速度有多大?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 声 音 的 产 生请同学们做以下的两个实验: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把直尺,一根
橡皮筋,大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请问大家: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
特点,让它们停止发声,看它们不发声
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 动声音的产生敲鼓时鼓面在振动敲音叉时音叉股在振动昆虫鸣叫时是翅膀在振动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产生想想议议: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还有哪些?二、声 音 的 传 播
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的呢?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会被岸
上的说话声吓跑声音的传播请同学们做以下的两个实验: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
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
桌子上。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除了气体,液体以外,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
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
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思考: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能否传播?声音的传播事实证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找答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
v固体>v液体>v气体
15oC时,v空气=340m/s三、声 音 传 播 的 速 度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三、声音的传播速度(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5摄氏度)为每秒 340米 340m/s ;
(2)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 快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 快。即:固体声速大于液体声速大于气体声速(1)部分介质中的声速(2)声波(3)回声(4)利用声速的相应计算例 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 m/s ,声速为340 m/s ,行驶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 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规范解题
已知:V车=10m/s   V 声=340 m/s t = 4 s
求: 汽车与山脚的距离s
解:由公式s=v t,
可得 S‘=340·2 m+10·2 m=700 m
s= S‘/2=350 m
答: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为350米注意:物理计算题要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这是与数学有所区别的 小 结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
液体、固体)。三、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
同温度时传播,大小不同。15oC 空气中声速 v=340m/s练 习(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谢谢!课件32张PPT。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闭上眼睛,听一些声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噪声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乐音的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一、响度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探究锯条振动幅度与响度之间的关系小小大大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2、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二、音调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探究锯条振动快慢与音调之间的关系探究锯条振动快慢与音调之间的关系探究锯条振动快慢与音调之间的关系二、音调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2、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大提琴小提琴三、音色 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噪声:杂乱的声音(物理学的观念)。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有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如:汽车声、安静图书馆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邻居过大的音乐声等)四、噪声的防治思考: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声音的强弱人们以分贝(d B )为单位来表示。图片几种噪声的声级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
的符号是dB。2.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
觉下限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50dB。
噪声控制声音的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声源产生声音 在空气等介质传播 耳膜振动减小噪声的方法:消声、隔声、吸声。其中最根本的
是消除或降低声源的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一、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 2、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3、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二、音调 1、音调:声音的高低 2、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三、音色 1、音色:声音的特色。 2、决定因素: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四、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小结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音调高
B、“细声细语”中的“细”指的是音调低”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音调高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2、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①“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
②“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 。
③这小孩说起话来“脆如银铃”说的是声音 高
④“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C响度响度小音调音色3、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
每秒振动了300次,不带花飞时平均每秒振
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认出蜜蜂
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试解
释这个现象。4、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噪声;
B、噪声都是机器工作时振动时发出的;
C、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D、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
是噪声。5.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
C.喜欢在80-90dB的热闹环境里
D.就是100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6.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A.90dB B.50dB
C.70dB D.30dB 7.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
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
的措施( )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再见课件18张PPT。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第三章 声的世界自习课文,回答问题1、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10-4~1012Hz2、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20 ~20000Hz3、狗能听到的声音最高频率是多少?50000Hz4、什么是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5、什么是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6、你知道超声都有哪些应用?碎石、B超、声纳定位、超声导航7、你知道次声有哪些危害吗?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超声的
 应用超声的导航能力声呐超声的穿透能力超声波诊断仪(B超)
   检查、治疗疾病超声的穿透能力探测金属内部缺陷超声的“破碎”能力对器械和食物消毒超声的“破碎”能力使油和水混合超声与农业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次声的
 危害核爆炸导弹发射次声火山地震风暴与海啸次声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小结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 ~20000Hz
2、超声与次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3、超声的应用:
碎石、B超、声纳定位、超声导航等.
4、次声的危害:
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1.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 )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2.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 )  A甲昆虫         B乙昆虫   C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3.超声波雷达也叫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深度,探测时是如何工作的?

4.同样在你身边飞过的苍蝇和蝴蝶,为什么凭听觉你只能发现苍蝇而不能发现蝴蝶? 频率、响度只影响声音的高低、大小,人无法听到声音是因为频率超过了
人的听觉范围, 答案为B此题考查人的听觉范围,甲、乙频率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所以都听得到,???? 解答:需要先知道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用v表示,需要测出从海面上
发声到海底及返回的时间t,便可知道海面到海底的深度。如:超声波在海水
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从海面发出超声到接受到回声的时间为4s,海深
则为S=1/2vt=1/2×1500m/s×4s=3000m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