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03 网络构建 02 阶段特征
易混易错
知识拓展 核心素养 得分速记
考向预测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05
梳理预测
01
命题趋势
04
时空线索
历
史
02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联合国、 经济全球 化与世界 贸易组织 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 题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和平、发 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 义。
冷战后的 世界格局 通过世界多极化,了解现代世界的 基本特点; 知道和平、发展、合 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不断发展 的现代社 会 通过社会信息化,了解现代世界的 基本特点; 知道人口、资源、环 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 面临的共同问题。
命题角度:组织/格局。
命题点: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的背景、作用(考查重点) ;经济全 球化的表现、影响(考查重点) 。
命题角度:科学技术/妇女地位/问题 与解决。
命题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 容、影响(考查重点) ;环境与人口
命题角度: 格局/中国方案。
命题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原 因、表现(考查重点)。
把握趋势,找准方向不迷路
问题的表现;妇女地位的提高
政治 方面
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
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
经济 方面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成立。
思想 方面
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现代文学艺术呈现多元化趋势。
冷战结束后 , 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 和平与
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专题概览,精准角度寻规律
构建体系,明确时空有线索
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1945年10月
美国纽约
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
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
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 国、美国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
国大会
背景
宗旨
时间
总部
主要机构
职权
作用
地位
尔塔会议决议 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知识点1.1: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区分
①国际联盟-1920- 巴黎和会决议
②联合国-1945-雅
考点一 美苏“冷战”
史料实证
联合国
联合国
①1945-雅尔塔会议-战后成立联合国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
③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世界贸易组织(WTO)
①背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作用:解决贸易争端,促进全 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
以前:蒋介石集团占据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
之后:1971年-第26届联合 国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恢 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图一为联合国的标志, 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 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二为世界贸易组织标 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 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6道弧线组成地球的形状,表示世贸组织是由不同成员
国构成的国际组织。
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乔的笑》
【命题角度】 欧盟成立的时间、基础和影响;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
和作用等。
【图片解读】 关于图二,知道其反映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了解欧
洲联合的原因、过程和作用,知道欧盟的地位;注意类比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 和发展的原因,注意共同点的概括。关于图三、图四,知道其反映的是协调世 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重点关注它们的地位、作用。
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95年1月1日
瑞士日内瓦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 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1)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 贸易壁垒进一步减 少, 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
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是 独立于联合国的
合国。世界贸易 组织为经济全球 化的交往与合作 提供了规范的平 台。世界贸易组 织的成立,是世 界经济全球化发 展的一个重要表 现。
知识点1.2:世界贸易组织
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宗旨
职能
影响
背景
前身 时间 总部
世界贸易组 织
易错易混
又被称为 ,
永久性国际组织
经济联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
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
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
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 策
③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 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④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实 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举办“一带一路” 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G20杭州峰会等。
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中国该 机遇,迎
接接挑挑战战??
如如何何抓抓住住
知识点1.3:经济全球化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经 济全球化
原因
表现
唯物史观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
进一步加大。
影响
阻碍
积 极
消极
1.原因: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
之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2.过程:
①1986年中国开始了 “复关”的谈判; ②1995年 “复关”谈判转为 “入世” 谈判; ③2001年 ,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3.影响:
1、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
3、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总体上符合 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中国加入WTO
重点突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
动力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 全球化趋势加快。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中国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可喜成果。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 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分工合作不断加强。
应对措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加强国际合作,倡导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请你谈谈中
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1.经济全球化发展线索
(1)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2)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太西经欧济三合足作鼎 织 资相本继主建义立世世,,
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区域经济集团化掀起了新浪潮,经济全球化趋
势加强。1995年1月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极大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7)曲折发展: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域域经经济济集集
以以及及欧欧
有有力力推推动动了了世世界界区区
界界经经济济体体系系的的形形成成,,
亚亚
本本、、
区区、、
日日
美美自自由由贸贸易易
随随着着美美国国、、
北北
后后,,
东东南南亚亚国国家家联联盟盟、、
00世世纪纪六六七七十十年年代代
体体
55))
共共
((
4)、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5)、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弊端: 1)、容易造成债务负担;
2)、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增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度;
5)、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无利。这种说法对不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存、
相互竞争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因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常处于不利局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
刃剑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何利弊?
有利因素: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带来实用技术、管理经验;
3)、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02
【变式1-1】《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国际法 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 争端,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不得干涉别国内政。但2003年,美国不经联 合国授权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说明 ( )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 发展的有效途径 C.联合国对霸权主义软弱无力
D
D.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 平的主要因素
B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多边外交 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
C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未涉及
D .在全球性问题上采取了积极行动 材料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信息
考向01 联合国 (命题角度:组织) 【例1】(2023·海
南· 统考中考真题) 自1990年至2021年8月,中国先后参加近30
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国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
【变式1-2】目前,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部 署了8.8万多名来自124个会员国的军警人 员,连同近1.3万名文职人员和1300名联合
与 项维和
A.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集团 B.带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色彩
C.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D.是世界最大的国际性政治组织
)
14
国
别
。这段材料说明联合
愿人员,在四大洲分
动
志
行
国
出资国,这表明中国( )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材料未涉及
D
【变式2-1】“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 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 的、更有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 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降各会员 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在国 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 ”根据这一宗旨而成
立的国际组织( )
A.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 洋 地区的关系
B.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 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C.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D.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考向02 世界贸易组织(命题角度:组织) 【例2】
(2022·四川攀枝花· 统考中考真题)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
临时反倾销税(惩罚性关税) 。下列能够解决这一国际贸易 争端,捍卫企业正当权益的组织是( D)
【变式2-2】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 化配置,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 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 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这表明( A.贸易自由化 B.生产国际化 C.资本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
D
是欧洲一体化组织,不能解决贸易纠纷
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性经济组织,它 的任务之一是解决贸易纠纷,这促进 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 .二十国集团 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
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A .联合国 全球性政治组织,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考向03 经济全球化(命题角度:格局) 【例3】
(2023·青海西宁· 统考中考真题) “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
联系日益紧密,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
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也是不符合 史潮流的。 ”材料反
映了当今世界( )
【变式3-2】2022年2月,俄乌战事爆发, 国际粮价在此后出现暴涨,引起市场对世界 小麦供应链的普遍担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价两周内累计分别上 涨5.99%、16.39%和29.02%,这种现象表明 ( ) A.世界政治多极化已经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紧密 C.粮食问题是俄乌战争的根源 D.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强
B
【变式3-1】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过程中, 民用客机、超级运输机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 展,极大地减少了旅行和运输的时间,降低 了成本,磁悬浮列车、跨海铁路和海底隧道 的相继问世,使世界的连接更加快捷便利。 材料中反映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 是( )
A.运输技术 B.通讯技术 A
C.航天技术 D.原子能技术
A .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B .国防现代化进程加快
C .政治民主化深入发展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介绍的经济,没有提及文 化、国防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排除ABC三项。
当今世界的趋势之一是经济全球化
背景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主题 和平与发展 局部 动荡和冲突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活动 表现 美国 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 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轰炸南斯拉夫
伊拉克战争
欧盟 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希望摆脱美国,发挥重要作用 日本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中国 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增强,和平崛起 俄罗斯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发展中 国家 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 可忽视的力量。 格局 一超多强,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决定因素 经济实力(综合国力) 推动多极化发 展的途径
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知识点2-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当前:一超多强
趋势:多极化
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等
考点二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印巴分治
巴以冲突
科索沃战争
911
1、地区冲突
2、民族矛盾
3、宗教纷争不断 耶路撒冷
4、恐怖主义 事件
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历史解释
霸权主义: 指大国或
强国,通过各种手段, 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 干涉,谋求对某一地 区或整个世界统治的 政策和行为。如1999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轰炸南联盟; 2003 年美国占领伊拉克。
2024年2月2日深 夜,美军出动多架 战机和无人机,甚 至还从美国本土起 飞远程轰炸机,对 伊拉克和叙利亚境 内85个目标发动空
袭,使用了超过125
枚精确炸弹。
伊拉克战争
重点突破
美
苏
多强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 朝着多 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 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尚未定型。
世界多极化趋势: “极”是一种力
量,泛指
一战后世界格局: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世界格局: 美苏两极格局
冷战后世界格局: 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指一定时期内对 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或国家 集团相互作用使世界朝着多极格局 发展的一种趋势。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动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
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是: 经济实力
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化 ”
是指一种
日
中
欧盟
俄
重点突破
历史解释
广大发展中 国家
综合国力强、对
国际事务
一超
发 展
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①主张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他国内政。
④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国家独立
1961年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 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1.当今世界和平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恐怖主义、宗教纷争等;促进因素主要包括世界格局多极 化趋势、联合国、中国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两 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的局面,世界政 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 一个新的稳定的世界 格局还没有定型。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 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倡导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知识点2-2: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多极 化趋 势下 建立 国际 新秩 序的 努力
各国努力
中国努力
中国该如何占 据有利地位
不结盟运动
目的
时间 意义
知识拓展
“化”的时代到来
国际秩序的变化
中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参加联合国会议
史料实证: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核心素养
一带一路
博鳌亚洲论坛
G20
金砖国家
材料四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
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 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渡期”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及出现 的新“力量中心”。
趋势:多极化趋势;
新“力量中心” :欧盟、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日本等。
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关系分化组合更趋复杂,国际格
局面临深刻调整,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方向发展。面对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 霸凌的逆流,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据材料概括“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的内涵。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抵制单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
1.欧洲国际地位的变化
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发展经济、
科技等,提高综合国力。
2. 历史论证
观点: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论述: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形势的剧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 被打破,标志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向多极 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的基础上的,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
化。综上所述,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围绕其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环环
史史
的的
历历
定定
【【
稳稳
??
平平
识识
和和
认认
难难
什什
灾灾
到到
来来
得得
带带
能能
家家
你你
给给
中中
会会
化化
争争
变变
战战
的的
;;
位位
赢赢
地地
共共
际际
能能
国国
才才
洲洲
作作
欧欧
合合
从从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
凡 对 世体界系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崩溃;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该体系全面瓦解。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建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3)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彻底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的局面。 认识:决定国际政治格局 的是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对比;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系系
了了
体体
下下
顿顿
种种
盛盛
也也
华华
系系
击击
体体
冲冲
该该
地地
是是
断断
但但
本本
制制
日日
控控
冲冲击击
法法、、
德德意意不不断断地地
,,确确定定了了英英、、
,,在在经经济济危危机机的的打打击击下下,,
国国主主义义国国家家之之间间的的矛矛盾盾
子子
帝帝
种种
了了
的的
和和
盾盾
缓缓
3.项 目学习: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向01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命题角度:格局/中国方案) 【
例1】(2023·山东青岛· 统考中考真题)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
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就国际格局做出了“ 一超
多强” 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 一超” 的地位动摇了, 新格局的
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对“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理解最准确
的是( A)
【变式1-2】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
俄乌冲突仍然看不到尽头,朝鲜半岛局势 进一步紧张,苏丹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形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很多矛 盾和冲突
B.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 时代主题
在面临爆发新一轮世界大战A的
D.地区冲突是造成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 唯一因素
重威胁
人类正
严
C.
【变式1-1】2023年6月23日,央视“新 闻频道 ”报道了北约将在日本建立联络 处。这将是北约在亚洲建立的第一个联 络处。北约的举动体现了( A.遏制苏联的需要 B.冷战思维的延续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多极化的强化
) B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
“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 反映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格局, 没有涉及经济新秩序
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格局的变化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己建立
没有形成
计算 机网 络 兴起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数据库和
计算机网络随之建立。
普及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普及及广泛使用,标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意义
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 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妇女地位 提高表现
选举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平等权等, 1979年,联合地国大会 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成歧视公约》。
人类 面临 的问 题 生态 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化学污染、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乱砍
滥伐森林资源等。
人口 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社会问题,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应对 措施
各国应加强合作,交流互鉴,共同应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 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养老问题。
知识点3: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考点三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三次技术革命与三个时代演变
2.人类社会的时代演进
知识拓展
①问题:环境污染;核威胁;人口 过快增长;温室效应。
>
②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联合国等国 际组织的作用;加快工业转型,使 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等。
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泰晤士河上机器时代的享受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
一家八口的生活窘况
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
由于粮食生产不平衡,粮食过剩与粮食短缺并存,全球约 20亿人口经历着中度
或重度的粮食安全风险,其中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等和低收入国 家。亚洲有10. 3亿人、非洲有6. 75亿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有2 .05亿 人、北美洲和欧洲有8800万人、大洋洲有590万人。因此,粮食安全是影响人 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据王宏广等著《中国粮食安全》
根据材料,指出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粮食生产不平衡,粮食过剩与粮食短缺并存
等;亚非拉各国经济发展落后,收入低。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1.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1)世界多极化: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无法完全主导世界格局,欧盟、 日本、中 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国家之 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
(3)社会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 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
(4)文化多样化: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
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2. 历史论证
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论述: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众多的发明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如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 入“信息时代 ”,人们开始用互联网查询信息、学习知识,通信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造成城市拥挤、公共卫生问 题日益凸显、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 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尖锐。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社会问题。
考向01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网络(命题角度:科
学技术) 【例1】(2023·吉林长春· 统考中考真题)进入21世
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推动这一潮
流出现的关键性技术是( A)
【变式1-2】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
ChatGPT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
像人类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据写邮件、
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
ChatGPT备受关注体现了现代世界( )
A.政治多极化 B.技术电气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变式1-1】如今,网上购物、网上娱 乐、远程教育……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 这种便捷的生活方式主要得益于( )
A.航天技术的运用
B.生物技术的进步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信息技术的发展
D
生物工程技术、 原子能技术、 航 天技术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 果,但不是推动社会信息化成为时 代潮流的关键技术
A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
B .生物工程技术 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任务,推出后两个月用户就超过1亿。D
C .原子能技术
D .航天技术
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
【变式2-1】2019年2月12日,美国宇航局 NASA公布了2000年至2017年全球各地区植被 面积的增长率,消息一出,全世界都在为中 印两国点赞。来自NASA的卫星资料显示,过 去将近20年间,地球三分之一的绿化植被增 长是由中印两国贡献的,面积相当于一个亚 马逊雨林。上述材料表明( ) A.全球的生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C
B.除了中印两国外其他国家人民环保意识 低下 C.中印两国的行为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 改善 D.环境危机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考向02 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命题角度:
妇女地位/问题与解决) 【例2】(2023·西藏· 统考中考真 题)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生态、环境、
人口和资源等问题,需要全世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此,
【变式2-2】据《时代》周刊统计,到2014 年,共有6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抗击非洲埃 博拉疫情提供了援助;世界银行动员了近10 亿美元的资金向西非疫区提供紧急援助。材 料主要说明面临人类问题需要( ) A.国际合作来应对B.发展经济来应对 靠大国主导解决D.科技手段来解决
CA.
A .进行大国竞争
B .设置贸易壁垒
C .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需 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解决
违背经济全球化潮流
与题干内容不符
与解决全世界共同的问题不符
中国提出( )
D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历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