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8-10为多选题,每题46分,共46分)
1.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s时( )
A. 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2. 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波源Q产生的波将先到达中点M
B. 波源P的起振方向是向上的
C. 中点M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D. 波源P振动的频率是波源Q的2倍
3.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平行玻璃砖,单色光1、2在玻璃砖中折射角分别为30°和60°,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色光1、2通过玻璃砖的时间不相等 B. 单色光1的波长大于单色光2的波长
C. 射出折射光线1和2一定是平行光 D. 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
4. 如图,长方体玻璃砖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折射率为。一束单色光在纸面内以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边的中点O,则该束单色光( )
A. 在边的折射角为
B. 在边的入射角为
C. 不能从边射出
D. 不能从边射出
5. 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半圆形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光线从P点垂直界面入射后,恰好在玻璃砖圆形表面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角时,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平行。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
A. 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5
B. 之间距离为
C. 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为
D. 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30°
6. 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分成两束单色光a和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 在水中,a光的光速大于b光的光速
C. 在水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 若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7.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s时( )
A. 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8. 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a、b、c、d为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四个质点,图乙的振动图象描述的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振动图象表示质点b振动情况
B. 在时刻,质点b的速率小于质点c的速率
C. 在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 在时刻,振动图象表示质点c的振动情况
9. 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两种颜色不同的可见光细光束a、b,垂直于斜边从空气射向玻璃,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 a光和b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棱镜后频率都变小
C. a光和b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D.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大
10. 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一束单色光PQ平行于角平分线OM射向OA,在界面OA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到M点(不考虑反射光线)。则( )
A. 透明柱状介质对单色光PQ折射率为
B. 增大入射光PQ的频率,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
C. 保持入射点Q不变,减小入射角,一直有光线从AMB面射出
D. 保持入射光PQ的方向不变,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出射点将在M点下方
二、非选择题:(每空3分,共21分)
11. 在完成“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时,
(1)实验中需测定相邻条纹间距x指图中的________
(2)实验中,目镜中心刻度线对齐第n条条纹中心和第(n+10)条条纹中心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mm。已知双缝间距d=0.4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m,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nm,
12.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和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1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乙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如图2所示,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则他只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就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13.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简谐横波在时刻的图像,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1)写出该波振幅和周期的大小;
(2)求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v;
(3)求时质点P的位置坐标。
14. 一透明圆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半径为,是一条直径。一光线从点平行射入圆柱体,入射角,折射后恰好经过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圆柱体对该光线的折射率;
(2)该光线从点传播到点的时间。
15. 如图所示,金属棒ab静置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已知金属棒ab质量为1kg,此时距离导轨底端3m,导轨间距为L=1.5m。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B=5T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棒与导轨构成的闭合回路内的磁通量;
(2)金属棒中的电流。灵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8-10为多选题,每题46分,共46分)
1.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s时( )
A. 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根据图像可知波长为4m,则该波的周期为
可知
根据同侧法可知, t=0时刻质点M的速度方向向上,所以时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正值,速度方向向下,为负值,AB错误;
CD.简谐振动的质点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始终相反,故时M的加速度方向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C正确,D错误。
故选C。
2. 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波源Q产生的波将先到达中点M
B. 波源P的起振方向是向上的
C. 中点M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D. 波源P振动的频率是波源Q的2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虽然波形不同,但波速相同,由于距离相同,所以两波同时到达M点,故A错误;
B.由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P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故B正确;
C.由于波长不同,故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能发生干涉现象,因此在M点相遇时,并不总是加强或减弱的,故C错误;
D.由波形图可知
根据,可得
故D错误。
故选B
3.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平行玻璃砖,单色光1、2在玻璃砖中折射角分别为30°和60°,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色光1、2通过玻璃砖的时间不相等 B. 单色光1的波长大于单色光2的波长
C. 射出折射光线1和2一定是平行光 D. 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设入射角为i,单色光1、单色光2折射角分别为,,由
光在玻璃中传播距离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可知光在玻璃中传播时间
又有
所以单色光1与单色光2通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相等,故A错误;
B.在上表面,单色光1比单色光2偏折厉害,由
可知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频率大,所以单色光1的波长小,故B错误;
C.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在下表面的入射角,由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出射光线的折射角等于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所以出射光线1于2相互平行,故C正确;
D.根据
可知单色光1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故D错误。
故选C。
4. 如图,长方体玻璃砖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折射率为。一束单色光在纸面内以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边的中点O,则该束单色光( )
A. 在边的折射角为
B. 在边的入射角为
C. 不能从边射出
D. 不能从边射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光线从O点入射,设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有
解得
即该束单色光在边的折射角为,故A错误;
B.设边长,则,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边的入射角为,故B错误;
C.设光在玻璃砖与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设为C,有
即,而光在MN边的入射角大于,所以光在MN边发生全反射,不能从边射出,故C正确;
D.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在A点发生全反射后到达NP边的B点时的入射角为30°,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所以光在B点折射出玻璃砖,故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光线从P点垂直界面入射后,恰好在玻璃砖圆形表面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角时,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平行。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
A. 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5
B. 之间的距离为
C. 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为
D. 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30°
【答案】C
【解析】
【详解】AB.作出两种情况下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在A处发生全反射故有
由于出射光平行可知,在B处射出,故
由于
联立可得,,故AB错误;
C.由
可得,故C正确;
D.由于
所以临界角不为30°,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分成两束单色光a和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 在水中,a光的光速大于b光的光速
C. 在水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 若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大,则a光的折射率大,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选项A正确;
B.a光折射率大,由
可知a光在水中光速小,选项B错误;
C.a光在水中的光速小,频率大,由
可知在水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选项C错误;
D.若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由
可知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选项D错误。
故选A。
7.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s时( )
A. 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根据图像可知波长为4m,则该波的周期为
可知
根据同侧法可知, t=0时刻质点M的速度方向向上,所以时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正值,速度方向向下,为负值,AB错误;
CD.简谐振动的质点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始终相反,故时M的加速度方向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C正确,D错误。
故选C。
8. 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a、b、c、d为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四个质点,图乙的振动图象描述的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振动图象表示质点b的振动情况
B. 在时刻,质点b的速率小于质点c的速率
C. 在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 在时刻,振动图象表示质点c的振动情况
【答案】AC
【解析】
【详解】AD.由图示波形图可知,在t=0时刻,质点b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由图示振动图象可知,t=0时刻质点在平衡位置向正方向振动,振动图象表示质点b的振动情况,故A正确,D错误;
B.由图示波形图可知,在t=0时刻,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处,速率最大,质点c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速率为零,质点b的速率大于质点c的速率,故B错误;
C.由图示波形图可知,在t=0时刻,质点c位于位移负的最大位移处,质点c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C正确。
故选AC。
9. 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两种颜色不同的可见光细光束a、b,垂直于斜边从空气射向玻璃,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 a光和b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棱镜后频率都变小
C. a光和b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D.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大
【答案】AD
【解析】
【详解】A.a光和b光在两直角边的入射角相等,由图可知,经过玻璃棱镜后b光的偏折程度比a光大,所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A正确;
B.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当a光和b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棱镜后频率都不变,故B错误;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在真空中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设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0,在介质中波长为λ,由
解得
由于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较长,而a光的折射率较小,则知a光和b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故C错误;
D.a光的波长较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相同条件下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故D正确;
故选AD。
10. 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一束单色光PQ平行于角平分线OM射向OA,在界面OA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到M点(不考虑反射光线)。则( )
A. 透明柱状介质对单色光PQ的折射率为
B. 增大入射光PQ的频率,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
C. 保持入射点Q不变,减小入射角,一直有光线从AMB面射出
D. 保持入射光PQ的方向不变,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出射点将在M点下方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知,入射角为
i=60°
折射角为
r=30°
根据折射定律得
A正确;
B.增大入射光PQ的频率,光的折射率增大,由
知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减小,B错误.
C.保持入射点Q不变,减小入射角度,折射角随之减小,则折射光线射到AMB面上的入射角增大,当该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将发生全反射,光线就不能射出AMB面.C错误;
D.保持入射光PQ的方向不变,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的折射率增大,由
知折射角减小,出射点将在M点下方,D正确。
故选AD。
二、非选择题:(每空3分,共21分)
11. 在完成“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时,
(1)实验中需测定的相邻条纹间距x指图中的________
(2)实验中,目镜中心刻度线对齐第n条条纹中心和第(n+10)条条纹中心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mm。已知双缝间距d=0.4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m,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nm,
【答案】 ①. C ②. ③.
【解析】
【详解】(1)[1]实验需测量的是相邻条纹间距指的是相邻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
故选C。
(2)[2] 图1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2] 图2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根据公式可知
12.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和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1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乙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如图2所示,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则他只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就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答案】 ①. CD ②. 偏小 ③. AB、CD的长度、 ④.
【解析】
【详解】(1)[1]用插针法测定折射率时,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定要平行,故A错误;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择的入射角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故B错误;为了准确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所以C正确;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时,相同的距离误差引起的角度误差会减小,效果会好些,所以D正确。
(2)[2]如图,实线是真实的光路图,虚线是玻璃砖宽度画大后的光路图,由图可以看出,测出的折射角比真实的大,折射率偏小。
(3)[3] 需要测量AB、CD的长度、。
[4]根据折射定律
13.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简谐横波在时刻的图像,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1)写出该波振幅和周期的大小;
(2)求该波传播方向和波速v;
(3)求时质点P的位置坐标。
【答案】(1)3cm,4s;(2)沿x轴正方向传播,2m/s;(3)(2m,)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该波振幅和周期的大小分别为
(2)由质点P的振动图像可以看出,0时刻质点P向上振动,根据上下坡法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图甲知
所以波速
(3)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
由得
则时
横坐标不变,所以质点P的坐标为(2m,)。
14. 一透明圆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半径为,是一条直径。一光线从点平行射入圆柱体,入射角,折射后恰好经过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圆柱体对该光线的折射率;
(2)该光线从点传播到点的时间。
【答案】(1);(2)
【解析】
【详解】(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该光线在C点发生折射的折射角为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有
解得
(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B、C两点的距离为
该光线在圆柱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
又
联立解得
15. 如图所示,金属棒ab静置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已知金属棒ab质量为1kg,此时距离导轨底端3m,导轨间距为L=1.5m。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B=5T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棒与导轨构成的闭合回路内的磁通量;
(2)金属棒中的电流。
【答案】(1)18wb;(2)1A
【解析】
【详解】(1)该金属框在磁场中的有效面积为
故棒与导轨构成的闭合回路内的磁通量为
(2)安培力方向向右,受力分析如下图
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可得到安培力大小为
根据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