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一场改变中国的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1、《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有人为此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机 一、变法序幕——“公车上书”梁启超( 1873~1929 )康有为( 1858~1927)变者,天下之公理。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创立《万国公报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万木草堂中外纪闻强学会南学会实务学堂时务报保国会国闻报维新派材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维新派的主张和洋务派有什么不同?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材料二:“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已足……” “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康有为 《日本变政记》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的进步“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不做亡国之君在总理衙门西花厅,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荣禄气得中途离场。三、变法顶峰—百日维新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三、变法的主张四、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 杨锐 林旭 刘光第 康广仁 杨深秀方法指导1、是否符合时代潮流
2、新旧势力的对比
3、群众基础如何
4、内容措施是否得当
5、国际环境如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本身的缺点外来的阻力 并无实权
的软弱性
康、梁缺乏经验
……
掌握实权
力量强
袁世凯的告密
……光绪资产阶级维新派慈禧顽固派它留给了我们······临变之时:各国
变法无不从流血
而成,今日中国
未闻有因变法而
流血者,此国之
所以不昌也。有
之,请从嗣同始!
狱中题壁: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临刑时候:
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为什么要求死?
他这样的死到底值与不值?动脑筋赞同不赞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性质)
“虽骤起而卒蹶,后有作新中国史者,终不得不以戊戌为第一章.”
----梁启超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回顾小结序幕公车上书兴起思想传播高潮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失败意义教训戊戌变法1.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 《马关条约》的签定 D.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2.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3.光绪帝颁布的变法内容不包括(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课堂练习CDC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袁世凯的出卖 B.顽固派势力强大
C.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D.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5.下列几项戊戌变法的法令在洋务运动时早已做过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翻译西方书籍
6.某论坛开展关于“戊戌变法”的大讨论,下面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变法受到开明地主的欢迎
D.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是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C DB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