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7 08: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第一单元
1840年
1949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内忧外患与
救亡图存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中国历史各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古代
近代
现代
什么是文明?
中华文明怎样起源的?
当地时间7月6日10点43分(北京时间7月6日14点43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的落锤,中国提交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
——陈若茜:《恭喜!良渚申遗成功》,《澎湃新闻》2019-07-06
材料一 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都已知道冶炼金属。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材料二:“人类学者指出了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两则史料关于“文明特征” 的叙述上哪些是相同的?
哪些又是不同的?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从部落到国家
商和西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社会转型
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表面粗糙
打制而成
表面光滑
磨制而成
原始社会因为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区分为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原始社会的分期:
2、旧石器时代:
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分布广泛,既分散又集中,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生活特征:
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3、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
遗存代表:
早期(距今约7000~5000年前)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晚期(距今约5000年)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文化分期更加丰富
文化遗存数量更多
文明起源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分布广泛)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遗址碳化稻米
出土于元谋人遗址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的少量石制品、大量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当时元谋人已经( )
A.大量使用陶器和从事原始农业
B.会制造简陋的工具和使用火
C.村落聚居和学会用火
D.从事渔猎和掌握了养蚕缧丝技术
原始农业
南稻北粟
饲养家畜
稳定的食物供给
更强的征服能力
生活逐渐稳定
使用陶器
一座13人的合葬墓中,居中者为仰身直肢葬,其余的人骨皆围绕居中者的四周而葬,葬式皆不一样,有的侧身葬,有的屈肢葬……一座5人合葬墓,墓主人为男性,仰身葬于独木棺内,棺外殉葬者有四人,仅存头颅骨。
——柳湾墓地考古资料
仰韶文化代表——姜寨聚落遗址
人口规模增加
定居成为可能
村社体系诞生
(生产力有所提高
但水平仍然较低)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特征:
①形成部落或部落联盟,父系社会。
②生产力得到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
新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特征:
以血缘为纽带聚居、尚未贫富分化、母系社会
历史阶段 文化遗存 时间 文明表现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新石器 时代 早期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 ①彩绘陶器 ②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
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大汶口文化 距今6500—4500年 养猪较普遍 河姆渡文化 距今7000-5000年 种植水稻;修建村落 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新石器 时代 晚期 龙山文化 距今约5000—4000年 黑陶(蛋壳陶) 父系氏族社会 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
部落联盟
向国家过渡
红山文化 距今约五六千年 精美玉器 大规模祭坛神庙 良渚文化 距今约5000年—4000年
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分布广泛,集中在大河流域
“满天星斗”——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北大教授苏秉琦(1909~1997)
燕辽文化区系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山东文化区系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中原文化区系
观点2:“各大区系不仅各有渊源、各具特点和各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
观点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民族文化先是从这里发展起来,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原地区影响下才得以发展”。
思考:请比较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
4、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多元性 从文化分期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从文化的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作物种植上南稻北粟
从遗址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诸多大河流域
一体性 从经济文化成就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
从遗址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从演进趋势看,多元发展的区域文化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汇聚融合成统一的中华文明
二 从部落到国家
原始社会的分期:旧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根据工具制作技术划分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根据社会组织形式划分
母系氏族(旧石器时代晚期):1.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2.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3.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父系氏族(新石器时代晚期):1. 男性开始占主导地位;
2.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3.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权贵阶层。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
财产私有
剥削他人
出现奴隶
阶级产生
出现国家的
初始形态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列宁
1、部落联盟
部落: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与新时期时代的中晚期。部落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会议,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
三皇
黄帝
颛顼
帝尧
帝喾
帝舜
禅让
2、国家的诞生:夏王朝的建立
材料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刘向《战国策》
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的影响,但最终还是过渡为世袭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客观:记载内容无可靠的史料佐证
主观:史书记载具有主观性,受人物立场、能力水平影响
王国维是最早提出二重证据法的学者,即纸上之材料(传世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考古发掘)相互印证,使某部分证明为信史。二重证据法被公认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如何运用史料的成功示范,丰富了古史研究的可信资料,扩大了史学工作者的视野,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的重要界标。
想一想 运用“二重证据法”,能否确认夏朝的存在?
【提示】 能。传世文献和金文中有不少关于夏朝的记载,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文化遗址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 
神话 文献 考古 政权形态
三皇 部落
五帝 “万邦”“大同之世”“选贤与能”“天下为公”(禅让制) 龙山文化宫殿天文建筑礼器 国家
夏禹 “小康之世”“天下为家”(世袭制)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
拓展:学术研究——“二重证据法”
(1)考古材料:不仅包括出土的甲骨和青铜器,还包括史前文化遗址及其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它们都是所处时代的物质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更是以文字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活动和思想,对了解所处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传世文献:反映上古历史的传世文献,能使人了解上古历史的风貌,但是传世文献大都出于后人追述和概括,史料价值不免要打折扣,要与考古材料相互印证。
【链接高考】 (2021·北京高考,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  )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 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 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
历史解释——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的价值
2、国家的诞生:夏王朝的建立
国家管理: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中央设有机构与职官,对夏部族生活地区之外的地方实行间接统治。
文化遗存: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遗址
缺乏文字印证!
3、信史时代:商朝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商朝历史因传世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反映商朝历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3、信史时代:商朝
国家机构:
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③外服地区对商保持既臣服又独立的关系。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4、西周:国家管理制度的建设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分封制
材料一
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摘编自《左传》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封内容:土地和人口
对象:王室、功臣、先代贵族
目的:拱卫王室
权利:
建立军队、征派赋役、设置官员
义务:
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随从作战
作用
1.有利:确立了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范围,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2.不利: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
权力分配制度
宗法制
权力分配原则
嫡长子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在权力和财产分配上的冲突和矛盾。
(互为表里)
分封制:君臣政治关系
宗法制:父子血缘关系
血缘亲疏决定了政治地位高低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与分配上的矛盾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奠定家国一体、家国同构观念
礼乐制
九鼎八簋
七鼎六簋
五鼎四簋
三鼎二簋
八佾舞
六佾舞
四佾舞
二佾舞
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影响了中国。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直到周公制礼作乐,中国人的视野才更多地由神转向人、转向伦理、转向礼仪……中国从此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
——北京大学教授杜维明
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有明显的差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护甥舅之亲,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这一观点反映中国早期国家制度 A.血缘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 D.最高统治集团权力趋向集中
九鼎
七鼎
五鼎
三或一鼎
宗法制
分封制
礼乐制
确定秩序、巩固统治
家国同构,华夏文明认同感
5、商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1)农业:
生产工具:木、石、蚌、骨等材料为主,青铜农具很少
生产方式:集体劳动
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养蚕缫丝、青铜铸造(青铜时代)
(3)文化:历法、文字、史书
商朝甲骨文:占卜记录,成熟的文字
西周金文: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尚书》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史书
《周易》西周时期蕴含朴素辩证法的哲学著作,
夏朝历法《夏小正》;商朝殷历、干支纪日法









甲骨文和青铜文化
礼乐文化
开始形成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华夏子孙)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甲骨文、祭祀)
血缘纽带、家国一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从内外服到分封制)
政治
文化
经济
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井田制、集体劳作
使用石、木、骨器等
青铜铸造发达(青铜器)
【链接高考】(2020·天津高考,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1·广东高考,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2021·浙江6月选考,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采集渔猎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洞穴
村社
部落联盟
国家
族长
酋长
部落联盟首领
天下共主
父权国家
经济形态
社会组织
关系范围
社会领袖
部落
家长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感谢认真听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