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测试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测试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7 09: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上带到空间站“天宫”上的笔记本“悬浮”于舱内,是因为它的质量变小了
B.矿泉水瓶中的水喝掉一半后,水的密度变小了
C.4℃水的密度大于1℃水的密度
D.同种物质温度发生改变,它的质量和密度均不会发生改变
3、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4、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说法中,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
A.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m,再通过m/100计算求得
B.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盘里,用游码仔细测量
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出平均值
5、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其体积之比V1:V2=1:5,密度之比ρ1:ρ2=4:1,其中一个球是空心的,已知实心球的体积为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
A.2V B.V C.()V D.()V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2021年12月9日下午,在中央台直播的“天宫课堂”中,航天员老师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很多科学实验,其实在2013年太空教师王亚平就展示过“失重的水球”,如图所示,该水球在太空中的质量_______在地球上的质量(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我们透过水球看到航天员的像,其成像特点与生活的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同,通过透镜得到以上像,人到水球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2、质量是2kg的冰块, 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 kg,体积是______m3。把这个冰块带到月球上,其质量为______kg 。(冰的密度为900kg/m3)
3、对物质属性的研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了重要影响。物质的属性有许多种,如弹性、导电性、熔点、凝固点、沸点、密度等。请参照示例,通过比较两种物质某一属性的差异,举出一个对应的应用实例。
【示例】属性比较:煤油的凝固点比水的低。
应用实例:通常用煤油作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
属性比较:____________
应用实例:___________
4、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质量为1731g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样品容器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封装的。在回归地球的途中,月球样品的质量保持______;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5、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瓶子(厚度不计)内装有600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往瓶内投入14个质量均为20g的塑料球后(沉入水中),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瓶子的容积是 ___________cm3;塑料球的密度是 ___________g/cm3。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圆柱体A高为6cm,底面积为10cm2。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高度均为10cm,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甲内装有酒精,容器乙内装有某种液体(图中未画出),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忽略圆柱体A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
(1)求圆柱体A的密度;
(2)将圆柱体A竖直缓慢放入容器甲内,A竖直下沉至容器底部并保持静止。求此时甲容器中酒精的深度;
(3)将圆柱体A竖直缓慢放入容器乙内,A竖直下沉至容器底部,有36g液体溢出。若用空的容器乙装酒精,最多能装多少千克?
圆柱A 酒精 某种液体
质量/g 180 160
密度/(g/cm3) 0.8 1.2
深度/cm 4 8
2、冬季,王端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将鲜豆腐冰冻,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便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火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求:(ρ冰=0.9×103kg/m3)
(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
3、如图所示是采用无人机航拍的广水市城区的全景。小聪同学找到了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1)无人机从地面飞到30m的空中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小聪对无人机的螺旋桨十分感兴趣,查找资料得知:无人机螺旋桨材料一般采用木、塑料或碳纤维(ρ木=0.72g/cm3,ρ塑料=1.2g/cm3,ρ碳纤维=1.8g/cm3),他用量筒测得一支螺旋桨的体积为10cm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什么?
(3)高端无人机的螺旋桨采用碳纤维包裹木的方式,既减少质量,又增加强度。如果用这种方法制作与上一问同样大小的实心螺旋桨,若外层包裹了4.5g碳纤维,那么内层木的质量是多少?
起飞质量 1216g 镜头焦距 2.8mm
最大上升速度 5m/s 螺旋桨(实心)质量 12g/支
飞行时间 约25min 影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1200万
  
4、有一个铜球,质量是178g,体积是25cm3,求:(ρ铜=8.9g/cm3)
(1)通过计算判断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若为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注水铜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ρ水=1.0g/cm3)
5、纯牛奶的密度为,小丽很想知道她每天上午喝的盒装学生奶是不是纯牛奶,于是她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操作: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330 g,喝完牛奶后称得空牛奶盒的质量是32 g,然后仔细观察牛奶盒,发现盒装牛奶的净含量是250 mL.
(1)小丽每天喝的盒装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2)请你分析小丽所测牛奶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还是偏小?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丹丹同学在学校的花坛里捡到了一块小石块,刚刚复习了“密度的测量专题”的她想用所学知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是丹丹和同学们利用一最大测量值为200g的托盘天平和一个质量为20g的烧杯来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装置(假设石块吸水前后体积不变,ρ水=1g/cm3。)
(1)她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线的右侧,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
(2)托盘天平调平后,丹丹开始实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90g,如图甲所示;
②将石块轻轻地放入烧杯的水中,待液面最终静止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作标记a,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140.5g(细线体积忽略不计),如图乙所示;
③从烧杯的水中取出石块后,轻轻擦干石块表面的水后,测出此时石块的质量为55.3g;
④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83.2g,如图丙所示。
⑤再向烧杯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所作标记。处为止,如图丁所示。并用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戊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3)根据实验数据,用所学公式计算出石块的质量为_____g,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时,同小组成员提议使用丙和丁两幅图中的数据也能计算出石块的体积,你认为这样测得的石块体积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聪明的丹丹发现还可以用天平、烧杯和标记a来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思考片刻后,她将图丁中烧杯中的水倒掉后擦干,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a处,然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利用该装置和标记a可测出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理论上,用此天平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______g/cm3的液体(结果精确到0.001)。
2、小华在巴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块,爱探索的他决定将小石块拿回学校并测量密度。
(1)实验前小华发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如图甲,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调节好天平后开始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_______g;
(2)没有量筒,用下列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④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_______。(用m、m1、m2、ρ水表示)。在上述第③步骤中,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了较多的水(细线不吸水),对小石块体积的测量值的影响是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在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将石块放在了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
3、靳依钟同学学习了密度的测量后,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靳依钟同学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A甲所示,请你指出靳依钟同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她需要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3)当天平平衡后,靳依钟同学将石块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调节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A乙所示,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由如图A丙和如图丁可知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4)本次实验中,若发现20g砝码有些磨损,游码与其它砝码都准确。则所测石块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靳依钟同学利用石块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已知石块密度为2.5g/cm3),石块吸入液体后,体积保持不变;(此时已更换新砝码)
①先用天平称量烧杯和适量液体的质量m1=102g,在液面处标记a,如图B甲所示;
②然后将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在液面处标记b,调平天平后读数m2=152g。如图B乙所示;
③将石块取出(假设取出石块时,外表面不带出液体),添加该液体至标记b,用天平测得质量为m3=113g。如图B丙所示;
④然后将取出的石块放到天平上称量,如图B丁所示,其质量为______,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若步骤③取出石块时,石块外表面带有少量液体,则所测液体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体积为20cm3时,mA>mB;由可知: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所以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当A的体积为20cm3时,A的质量大于20g,所以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当B的体积为20cm3时,B的质量为5g左右,所以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
故选C。
2、C
【详解】
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系,从地球上带到空间站“天宫”上的笔记本“悬浮”于舱内,它的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它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矿泉水瓶中的水喝掉一半后,水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
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水的特性是体积缩小,因此密度逐渐变大,4℃水的密度大于1℃水的密度,故C正确;
D.密度与温度有关,质量与温度无关,同种物质温度发生改变,它的质量不变,它的密度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防止冷藏车内温度上升,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做成,故A错误;
B.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正确;
C.白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因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较小,故单独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误差较大,可以利用累积法先测量出若干枚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大头针的数量,就可以得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设这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分别为甲球、乙球,由题可知m甲=m乙;ρ甲:ρ乙=4:1。所以可得物体的实心部分的体积比为
即:V乙实=4V甲实,又因为有V甲:V乙=1:5 所以可以看出乙的体积比实心的变大了,所以乙球是空心的,甲是实心的,所以有:V甲=V(甲实),V乙=5V甲,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空=V乙-V乙实=5V甲-4V甲=V甲=V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 等于 照相机 大于水球的二倍焦距
【详解】
[1]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水球在太空中的质量等于它在地球上的质量。
[2][3]因为这个时候的水球变成了一个凸透镜,且物距大于凸透镜二倍焦距,所以人到水球的距离,应满足大于水球的二倍焦距,航天员经水球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 2 2×10 3 2
【详解】
[1][2][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状态、位置无关,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带到月球上质量也不变,是2kg。
熔化成水后质量为2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所以体积
3、 铜的导电性比铁好 通常使用铜丝制作导线
【详解】
[1]由题意可知,通过比较两种物质某一属性的差异,举出一个对应的应用实例,所以可选择:铜的导电性比铁的导电性能好。
[2]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铁好,而制作导线的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可举应用实例为:通常使用铜丝制作导线。
4、 不变 小
【详解】
[1]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质量不变,还是
m=1731g=1.731kg
[2]航空产品特殊的工作环境,对航空材料的性能要求集中表现在“轻质高强、高温耐蚀”。所谓“轻质高强”是指,要求材料的比强度高,即要求材料不但强度高而且密度小。航空工业有一句口号叫做“为每一克减重而奋斗”反映了减重对于航空产品的重大经济意义。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5、 800 1.4
【详解】
[1]由可得水的体积
因为左图中瓶子下面是圆柱体,所以
由图中倒置时空白部分的体积
则瓶子的容积
[2]由题意可知,塑料球的总体积
塑料球的总质量
m塑料球=14×20g=280g
则塑料球的密度
三、计算题
1、(1)3g/cm3;(2)5cm;(3)0.12kg
【详解】
解:(1)圆柱体体积
VA=SAhA=10cm2×6cm=60cm3
圆柱体密度
(2)酒精的体积为
甲容器的底面积为
当圆柱体A竖直缓慢放入甲容器内,下沉至底部时,酒精的深度为
由于酒精的深度5cm小于圆柱体A的高度6cm,故以上计算得出的酒精深度h酒精'=5cm成立。
(3)将圆柱体A竖直缓慢放入乙容器内,下沉至底部时有36g液体溢出,且h乙=10cm大于hA=6cm,故此时A浸没在液体中,溢出液体的体积为
由题意可知,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与圆柱体A体积之和等于乙容器的容积与溢出液体的体积之和,即
V液+VA=V乙容积+V溢

S乙h液+VA=S乙h乙+V溢
代入数据有
S乙×8cm+60cm3=S乙×10cm+30cm3
解得:S乙=15cm2,乙容器的容积为
V乙=S乙h液=15cm2×10cm=150cm3
乙容器装满酒精的质量为
m酒=ρ酒V乙=0.8g/cm3×150cm3=120g=0.12kg
答:(1)圆柱体A的密度是3g/cm3;
(2)此时甲容器中酒精的深度是5cm;
(3)若用空的容器乙装酒精,最多能装0.12千克。
2、(1)1.25×103kg/cm3;(2)500cm3;(3)1.83×103kg/m3
【详解】
解:(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2)豆腐中水的质量
豆腐中冰的质量
豆腐冰冻后,冰的体积
(3)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
答:(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
(2)海绵豆腐内孔洞的总体积为500cm3;
(3)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为。
3、(1)6s;(2)塑料;(3)5.4g
【详解】
解:(1)已知s=30m,v=5m/s,需要的时间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一支螺旋桨的质量m=12g,则螺旋桨的密度为
所以螺旋桨材料为塑料
(3)由题意可知,外层包裹了4.5g碳纤维的体积为
则内层木的体积为
V木=V-V碳=10cm3-2.5cm3=7.5cm3
内层木的质量为
m木=ρ木V木=0.72g/cm3×7.5cm3=5.4g
答:(1)无人机从地面飞到30m的空中最少需要的时间为6s;
(2)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塑料;
(3)内层木的质量是5.4g。
4、(1)这个铜球是空心的;(2)5cm3;(3)7.32g/cm3
【详解】
解:(1)根据知铜球中铜的体积为
因为
V球>V铜
所以此球为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铜=25cm3﹣20cm3=5cm3
(3)根据知注入水的质量
m水=ρ水V空=1g/cm3×5cm3=5g
球的总质量
m总=m+m水=178g+5g=183g
此注水铜球的平均密度为
答:(1)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为5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注水铜球的平均密度是7.32g/cm3。
5、(1)符合;(2)偏小
【详解】
(1)牛奶的质量
且,则牛奶密度
因为在范围内,所以小丽喝的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2)小丽测出的牛奶的密度的测量值偏小,因为盒内不可避免要残留有牛奶,质量的测量值偏小,在体积一定时,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答:(1)小丽每天喝的盒装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2)小丽所测牛奶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四、实验探究
1、 水平 左 110.2 50.5 2.02 偏大 2.0 0.002
【详解】
(1)[1][2]天平使用前要调节平衡。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线的右侧,根据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2)⑤[3]再向烧杯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所作标记处为止,如图丁所示。并用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戊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0.2g,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杯和水=50g+50g+10g+0.2g=110.2g
(3)[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石块的质量为
m石块=140.5-90g=50.5g
[5]根据③可知,从烧杯的水中取出石块后,轻轻擦干石块装面的水后,测出此时石块的质量为55.3g,说明石块吸水的质量为
m吸=55.3g -50.5g=4.8g
根据甲、丁两图结合石块吸水的质量为4.8 g,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m排=110.2g -90g+4.8g=25g
则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
则石块的密度为
(4)[6]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时,同小组成员提议使用丙和丁两幅图中的数据,可知丁图比丙中多的水的质量为
m多=110.2g -83.2g=27g>25g
得出石块排开水的质量大于实际排开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故这样测得的石块体积值偏大。
(5)[7]烧杯质量为20g,丁图中水的体积为
由于天平的最大测量值是200g,则烧杯中能装液体的质量
m最大=200g-20g=180g
由于液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则利用该装置和标记a可测出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
[8]由于图戊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即天平的最小测量值是0.2g,则烧杯中能装液体的最小质量
m最小=0.2g
由于液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则液体的最小密度为
即理论上,用此天平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0.002g/cm3的液体。
2、 右 32 无影响 28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天平指针向左偏,他应该将天平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2]游码在标尺对应的刻度值为2g,小石块的质量为
m=20g+10g+2g=32g
(2)④[3]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排开水的质量为
m水=m2﹣m1
由密度公式得小石块的体积
故小石块密度
[4]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在上述第③步骤中,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了较多的水(细线不吸水),因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对m2的测量没有影响,根据小石块体积表达式,对小石块体积的测量值无影响。
[5]托盘在使用时应将物体放入左盘,砝码放入右盘,当物体与砝码放反时,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故小石块质量
m石=20g+10g﹣2g=28g
3、 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右 27 10 偏大 61 1.1×103 偏大
【详解】
(1)[1]在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而靳依钟同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了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一步骤。
(2)[2]图A甲中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横梁就平衡了,如果将游码调零,则指针会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3]天平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g,石块的质量
m物=20g+5g+2g=27g
[4]图A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物体的体积
V物=V物水-V′=30mL-20mL=10mL=10cm3
(4)[5]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质量时所加的砝码数目就增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所以测量的质量偏大,体积没有变化,由密度公式可知,所测石块密度偏大。
(5)④[6]由图B丁可知,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1g,可知石块和石块内部带出的液体的总质量
m4=50g+10g+1g=61g
[7]石块的质量
m石=m2-m1=152g-102g=50g
所以,石块取出后加至标记b的液体的质量
m=m3+m4-m2=113g+61g-152g=22g
石块的密度ρ石=2.5g/cm3,由密度公式变形得,石块的体积
添加液体的体积
V=V石=20cm3
所以液体的密度
[8]若步骤③取出石块时,石块外表面带有少量液体,则加液体至标记b需要的液体质量大,即与石块同体积的液体质量大,由可知,计算出密度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