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推断题
推断题解题步骤和一般思路
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1.物质的特征颜色。黑色的物质:CuO、C、Fe3O4、MnO2、铁粉。紫红色溶液:KMnO4 溶液。红色的单质:Cu 或红磷。红棕色:铁锈(或 Fe2O3)。红褐色沉淀: Fe(OH)3。绿色的物质:Cu2(OH)2CO3(铜绿)。浅绿色的溶液:含有 Fe2+的溶液(如:FeSO4、FeCl2、Fe(NO3)2溶液)。蓝色的溶液:含有 Cu2+的溶液(如:CuSO4、 CuCl2、 Cu(NO3)2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 CuSO4 5H2O);蓝色沉淀: Cu(OH)2 。黄色的单质:硫磺(S)。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Fe2(SO4)3、FeCl3、 Fe(NO3)3 溶液)。白色沉淀:CaCO3、BaCO3、 Mg(OH)2 、 Al(OH)3、BaSO4 、AgCl(不溶于酸)。
2.物质的用途特征:氧气 O2 可作助燃剂、供给呼吸;二氧化碳 CO2 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 CO、氢气 H2、碳 C 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 Ca(OH)2 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 CaCO3 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 HCl是胃酸主要成分帮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 NaCl 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 NaHCO3 可制作发酵粉等。
3.元素的特征: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 CO2 和 CO;O2 和 O3;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 H2O2 和 H2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 FeO、Fe2O3、Fe3O4 等。
4.典型反应条件:“通电” 指水 H2O 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 H2 和氧气 O2;“高温”①指碳酸钙 CaCO3 高温分解成氧化钙 CaO 和二氧化碳 CO2;②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例:一氧化碳 CO 还原氧化铁 Fe2O3;“MnO2 作催化剂” 指双氧水 H2O2 在二氧化锰 MnO2 催化下分解的反应。
5.物质的典型性质:浓硫酸 H2SO4 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 NaOH 溶于水温度升高额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 CaO 与水反应放热;硝酸铵 NH4NO3 溶于水温度下降;氢气 H2 是最轻的气体;氧气 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酸铜 CuSO4 遇水变蓝;二氧化碳 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 CuO 变红(或红色 Fe2O3 变黑)的气体是 H2 或 CO,固体是 C;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的反应等。反应特殊现象:镁 Mg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木炭 C 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白磷、红磷P 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 Fe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等;硫 S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SO2、HCl、 H2S。
6.元素或物质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 C;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H;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最常用的溶剂是 H2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一、推断题解题方法之顺推法
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
例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废弃金属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从废旧电器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铜和银,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在预处理的产品中,四种金属里最活泼的金属是 。
(2)步骤I中溶液A呈 色。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Ⅲ中反应结束后溶液C的质量 溶液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设计步骤IV的目的是 。
【答案】(1)镁(Mg)
(2)浅绿色
(3)Cu+2AgNO3=Cu(NO3)2+2Ag
(4)小于
(5)完全除去固体铁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镁>铁>铜>银,在预处理的产品中,四种金属里最活泼的金属名称是镁(或Mg);
故填:镁或Mg;
(2)溶液A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硫酸亚铁是浅绿色,故溶液呈浅绿色;
故填:浅绿色;
(3)步骤Ⅱ中发生的反应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
故填:Cu+2AgNO3=Cu(NO3)2+2Ag ;
(4)步骤Ⅲ中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NO3)2=Fe(NO3)2+Cu 可知,每56份质量可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反应结束后溶液C的质量小于溶液B;
故填:小于;
(5)固体乙中含有铁、铜,加入过量稀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除去铁,得到铜,因此,设计步骤IV的目的是完全除去固体铁。
故填: 完全除去固体铁 ;
【分析】流程图分析:废旧电器的某些部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镁>铁>铜>银,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银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溶液A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固体甲中含有铜、银,加入适量的硝酸银,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加入过量的金属铁,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固体乙中含有铁、铜,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得到铜。
1.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许多化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常见液体,C、D为气体,且C有毒,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 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
(2)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 。
(3)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答案】(1)CO2
(2)作燃料##用于冶炼金属(合理即)
(3)C+CO22CO;化合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解:A通电就是指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故B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 C、D为气体,且C有毒,那么C是一氧化碳,CD两种气体可以相互转换,则D是二氧化碳。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是碳酸钙。而B可以转换成一氧化碳,又可以转换成二氧化碳,则B是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1)、根据分析得出D是二氧化碳,该化学式为: CO2 。
(2)、C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途是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3)、D转换成C的方程式为: C+CO22CO 。该反应属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有毒,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化合反应的概念来解答。
2.(2024九上·德庆期末)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场太空科普课。在空间站,汗液和尿液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可以满足航天员们的饮水和卫生用水需求,还能利用电解水制取所需气体。电解产生的气体还有其它用途,见“题图”。请回答:(提示:反应Ⅳ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1)C的化学式为① ,F的名称是②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Ⅰ③ ,反应Ⅴ④ 。
(3)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⑤ ;反应Ⅳ是⑥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在空间站上电解水,所产生的气泡不能从水中逸出的原因是⑦ 。
【答案】(1)O2;二氧化碳
(2)2H2O2H2↑+O2↑;CO2+Ca(OH)2=CaCO3↓+H2O
(3)化合反应;放热
(4)失重条件下,气泡在水中没有浮力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根据题中推断可知, C 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F 是二氧化碳。
故填: O2;二氧化碳
(2)反应 I 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反应 V 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故填: 2H2O2H2↑+O2↑ ;CO2+Ca(OH)2=CaCO3↓+H2O 。
(3)反应 II 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反应 IV 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填: 化合反应 ;发热。
(4)在地面上,水的自重而产生的压强在气泡周围不均匀,总体上,下侧压强比上侧压强大,净力为向上的浮力,浮力大于气体自重,气泡上浮;而在微重力的空间站中,压强差不再明显,浮力无法体现,此时水的表面张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气泡被表面张力约束,就不会逸出到水球外。
故填: 失重条件下,气泡在水中没有浮力 。
【分析】推断过程:A 液体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B 气体和 C 气体,则 A 是水; C 气体和酒精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A 和 F ,则 C 是氧气, B 是氢气, F 是二氧化碳; A 和 D 生成 E , E 和 F 生成 G 固体,则 D 是氧化钙, E 是氢氧化钙, G 是碳酸钙,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2024九上·八步期末)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和C常温下是液体,A和C、E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D和F都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H是一种红色的金属(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
【答案】(1)H2O2;C
(2)用作医疗(合理即可)
(3);CO##一氧化碳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解析】【解答】 A和C常温下是液体,A组成元素相同,A可生成C和B,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水,B为氧气,E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D和F都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则D为碳,E为一氧化碳,G为二氧化碳,H是一种红色的金属,一氧化碳和F生成H和二氧化碳,则F为氧化铜,H为铜。
(1)A化学式为 H2O2 。D化学式为C。
(2)B为氧气,可用作医疗急救。
(3) 反应③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还原剂为一氧化碳。
【分析】(1)先由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间反应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化学式书写解答。(2)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
4.(2024九上·文山期末)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 性。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CuO
(2)CO2+Ca(OH)2=CaCO3↓+H2O;还原
(3)不同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 A、B为两种黑色粉末,A和B高温反应生成C和D,C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E,D为红色单质,则A和B为碳和氧化铜,C为二氧化碳,D为铜,E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可生成F,F与B生成铜,则F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A为碳。
(1)B为氧化铜,化学式为 CuO 。
(2) 反应②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上述反应中A(碳)、F(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3) 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一氧化碳有毒,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
【分析】(1)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确定各物质,由此写出化学式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的反应,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
(3)根据 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一氧化碳有毒分析。
二、推断题解题方法之逆推法
逆推法就是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例2.(2023九上·武汉月考)A~E都是初中化学1~6单元常见的物质,且它们的组成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已知D是单质,另外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转化(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D的化学式为 。
(2)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和C,则A的化学式为 。
(4)关于以上图中各物质及相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C和E都是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 ②E→C和C→E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相同
③E→C的反应中E发生还原反应 ④C→B反应可以用来检验C
⑤A在常温下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答案】(1)O2
(2)
(3)H2CO3
(4)②④⑤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A~E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D是单质,另外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B和C能反应,且B和D能相互转换,水和氧气能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水,则推断B为水、C为二氧化碳、D为氧气;
根据C和E能相互转化,且D、E能反应,D能转化为E,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则推断E为一氧化碳,五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1)由分析可知,D的化学式为O2。
(2)C→E的反应为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和C,而碳酸能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则化学式为H2CO3。
(4)① C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但二氧化碳不属于,故错误;
② 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两个反应均属于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则均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③ E→C的反应为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反应,一氧化碳得到了氧,则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④ C→B可为二氧化碳可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⑤ 氧化铜可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也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且碳酸能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A可为氧化铜或碳酸或甲烷,则A在常温下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正确。
故答案为: ②④⑤ 。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2023九上·霍林郭勒期中)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能改变反应②的速率,气体D能供给呼吸, E和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G是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的反应条件没有标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气体H的化学式为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黑色固体C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
【答案】(1)SO2
(2);催化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C能改变反应②的速率,C为黑色固体,C是二氧化锰,气体D能供给呼吸,D为氧气,E和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E为过氧化氢,F为水,G是淡黄色固体,G为硫,H为二氧化硫。
(1)气体H的化学式为SO2;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分析】根据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是过氧化氢和水,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淡黄色的固体是硫,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
2.(2023九上·乌兰察布期中)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B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G 。
(2)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和所属基本反应类型:B+D→F: 、 。
【答案】(1)C;P2O5
(2)O2+CCO2;化合反应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A、C是无色液体,B是无色气体,A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B和C,所以推断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水;
根据D是黑色固体,F是无色气体,D和氧气反应生成F,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碳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推断D是碳,F是二氧化碳;
根据E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磷在氧气中燃烧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推断E是磷,G是五氧化二磷;
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推断H是氢气;
代入转化图,验证正确。
(1)由分析可知,D是碳,化学式为:C;G是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P2O5。
(2)B是氧气,D是碳,F是二氧化碳,则B+D→F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3.(2023九上·天门月考)A为纯净物,B常温下为液体,D、E 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图中部分物质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物质的颜色为 ,A物质的名称是 ;
(2)写出途径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4)通过途径⑤提供M在自然界中被称为 作用。
【答案】(1)黑色;高锰酸钾
(2)
(3)分离液态空气
(4)光合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推推测,M气体为O2, 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 且是实验室制备O2,应该均为分解反应,B为液体H2O2,C为KClO3, 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A为KMnO4,生成N为MnO2;
(1)N物质是黑色的二氧化锰,所以A为KMnO4(高锰酸钾);
(2);
(3)工业上制备氧气,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
(4)自然界中的氧气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分析】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氧气的工业制法进行分析。
三、推断题解题方法之分层法
分层法是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
例3.“胜哥”在实验室中将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加热后制取无色气体,并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物质名称:F ;
(2)写出下列反应文字表达式:① ;② ;
(3)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为 。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C可以选择反应①和③,二者比较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 ,理由是: 。
【答案】(1)水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
(3)催化作用;③;操作简单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蜡烛燃烧实验;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F的名称是水;
(2)反应①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反应②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3)B是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加快反应的速率;反应①制取氧气是氯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③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反应③的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则反应③较好。
【分析】
实验室用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加热后制取无色气体,白色的氯酸钾在黑色二氧化锰催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则A是氯酸钾,B是二氧化锰,C是氧气,D是氯化钾;无色液体E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F,则E是过氧化氢,F是水;蜡烛和氧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G是二氧化碳;黑色固体H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则H是碳;据此分析解答。
1.(2023九上·蕲春期中)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组成元素相同,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物质F的化学式是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② ;④ 。
(3)下列属于物质B的用途的是 。
①作燃料 ②气割、气焊 ③炼钢 ④植物光合作用 ⑤食品防腐剂 ⑥保护气
【答案】(1)CO2
(2);
(3)②③##③②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 已知A、C组成元素相同 ,且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成B和C,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 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F是二氧化碳; 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生成无色气体G,则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生成无色气体G是二氧化硫气体。
(1)、物质F的化学式是 CO2 。
(2)、②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④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物质B氧气具有氧化性,氧气的用途的是 ② 气割、气焊 ③炼钢。
故答案为: ②③ .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用途来解答。
2.(2023九上·郑州月考)小红对暗紫色晶体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G 。
(2)写出A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3)由B生成E的符号表达式为 。
【答案】(1)KClO3;H2O2
(2)KMnO4K2MnO4+MnO2+O2
(3)Fe+O2Fe3O4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由分析知F为KClO3 ,G为 H2O2 ;
(2) A受热分解 产生产生氧气和二氧化锰以及锰酸钾, 符号表达式为
KMnO4K2MnO4+MnO2+O2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四氧化三铁,B为氧气, E为四氧化三铁由B生成E的符号表达
式为 Fe+O2Fe3O4
【分析】暗紫色粉末A,粉末A为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和二氧化锰以及锰酸钾,B为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四氧化三铁,E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可以做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白色固体F为氯酸钾,无色溶液G为双氧水。
3.(2023九上·武汉期中)扎西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请你帮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G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①固体C和F混合加热 。
②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O2;MnO2;H2O2
(2)KClO3KCl+O2;Fe+O2Fe3O4;化合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生成固体物质和无色气体B,则A是高锰酸钾为暗紫色固体,B是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E;固体物质加水过滤得到固体C和溶液D,固体C与无色液体G接触会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则无色液体G为过氧化氢,固体C为二氧化锰;固体C与白色固体F加热生成氧气,则白色固体F是氯酸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为 O2 ;C为 MnO2 ;G为 H2O2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①固体C和F混合加热: KClO3KCl+O2 ,
②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 Fe+O2Fe3O4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化合反应的概念来解答。
四、推断题解题方法之剥离法
剥离法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例4.(2024九上·江宁期末)图中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F、H 分别由一种元素组成,其余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常温下 A、B 均为气体且能产生温室效应, F是紫红色固体、I 是红棕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 ,C 。
(2)写出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B 与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填写“放热”或“吸热”)反应。
【答案】(1)CH4;H2O
(2)
(3);吸热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可知,A是甲烷,化学式是:;C是水,化学式是:;
(2)根据分析可知, H→F 即铁转化为铜,根据金属活动性则铁和铜盐反应能生成铜,如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
(3) B 与 D反应 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需要高温条件,故是吸热反应。
【分析】F是紫红色固体,可推出F为铜;I是红棕色固体,可推出I为氧化铁;常温下A、B为气体且能产生温室效应,A能转化为B,可推出A为甲烷,B为二氧化碳; D、F、H 分别由一种元素组成 ,B能与D反应, D能转化为F,可推出D为碳;I能转化为H, 可推出H为铁, G能转化为F,G能与反应,可推出G为一氧化碳;F能转化为E, E能转化为C,A能转化为C,可推出C为水, E为氧化铜,F是铜,代入验证, 符合题意,据此分析解答。
1.(2024九上·南岗月考)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粉末,侯德榜先生为E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用两圆间的短线“一”表示两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A ;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F溶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写出B溶液与E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中产生 。
【答案】(1)CO2
(2)
(3)置换
(4)大量气泡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B是HCl,E为碳酸钠,因为ABCDE为不同物质,现在B为酸,E为盐,所以还剩下碱、氧化物、单质,根据B可以生成A,酸可以生成氧化物二氧化碳,所以A为二氧化碳,又因为A与D可以发生才反应,所以D为碱,D为氢氧化钠,再根据C为单质,并且为黑色,还和酸发生反应,所以推测C为铁粉,又因为F既可以和铁发生反应,又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还可以和碳酸钠发生反应,可以推出F为硝酸银;
(1)根据以上分析,故答案为:。
(2)铁与盐酸的反应,故答案为:。
(3)铁与硝酸银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
(4)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现象会产生大量气泡,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大量气泡。
【分析】本题对物质推断及物质类型进行分析。
2.(2023九上·杜尔伯特月考)如图甲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F都是氧化物,E、A、D是酸、碱、盐,炉具清洁剂中含有A,E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F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1)分别写出A、B物质的化学式A: B: 。
(2)E的稀溶液与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NaOH;CO2
(2)Mg(OH)2+2HCl=MgCl2+2H2O
(3)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 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F都是氧化物,E、A、D是酸、碱、盐,炉具清洁剂中含有A,所以A是氢氧化钠,E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所以E是硫酸,F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氧化铁,盐D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硫酸会转化成D,所以D是硫酸钠,氧化物B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B是二氧化碳,C会与氧化铁反应,会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所以C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故答案为:A:、B:。
(2)稀硫酸与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本题对物质推断和各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
3.(2024九上·大冶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与E都由2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的化学式:C ;E 。
(2)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答案】(1)CaCO3;CO2
(2)
(3)做燃料(或者冶炼金属等)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C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E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A和B发生反应,即碳与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分析,物质D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故D可用作燃料或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推断C是碳酸钙;
根据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推断E 是二氧化碳;
根据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与二氧化碳都由2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所以推断D 是一氧化碳;
根据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A是碳,B是氧化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推断题
推断题解题步骤和一般思路
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1.物质的特征颜色。黑色的物质:CuO、C、Fe3O4、MnO2、铁粉。紫红色溶液:KMnO4 溶液。红色的单质:Cu 或红磷。红棕色:铁锈(或 Fe2O3)。红褐色沉淀: Fe(OH)3。绿色的物质:Cu2(OH)2CO3(铜绿)。浅绿色的溶液:含有 Fe2+的溶液(如:FeSO4、FeCl2、Fe(NO3)2溶液)。蓝色的溶液:含有 Cu2+的溶液(如:CuSO4、 CuCl2、 Cu(NO3)2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 CuSO4 5H2O);蓝色沉淀: Cu(OH)2 。黄色的单质:硫磺(S)。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Fe2(SO4)3、FeCl3、 Fe(NO3)3 溶液)。白色沉淀:CaCO3、BaCO3、 Mg(OH)2 、 Al(OH)3、BaSO4 、AgCl(不溶于酸)。
2.物质的用途特征:氧气 O2 可作助燃剂、供给呼吸;二氧化碳 CO2 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 CO、氢气 H2、碳 C 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 Ca(OH)2 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 CaCO3 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 HCl是胃酸主要成分帮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 NaCl 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 NaHCO3 可制作发酵粉等。
3.元素的特征: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 CO2 和 CO;O2 和 O3;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 H2O2 和 H2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 FeO、Fe2O3、Fe3O4 等。
4.典型反应条件:“通电” 指水 H2O 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 H2 和氧气 O2;“高温”①指碳酸钙 CaCO3 高温分解成氧化钙 CaO 和二氧化碳 CO2;②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例:一氧化碳 CO 还原氧化铁 Fe2O3;“MnO2 作催化剂” 指双氧水 H2O2 在二氧化锰 MnO2 催化下分解的反应。
5.物质的典型性质:浓硫酸 H2SO4 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 NaOH 溶于水温度升高额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 CaO 与水反应放热;硝酸铵 NH4NO3 溶于水温度下降;氢气 H2 是最轻的气体;氧气 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酸铜 CuSO4 遇水变蓝;二氧化碳 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 CuO 变红(或红色 Fe2O3 变黑)的气体是 H2 或 CO,固体是 C;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的反应等。反应特殊现象:镁 Mg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木炭 C 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白磷、红磷P 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 Fe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等;硫 S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SO2、HCl、 H2S。
6.元素或物质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 C;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H;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最常用的溶剂是 H2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一、推断题解题方法之顺推法
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
例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废弃金属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从废旧电器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铜和银,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在预处理的产品中,四种金属里最活泼的金属是 。
(2)步骤I中溶液A呈 色。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Ⅲ中反应结束后溶液C的质量 溶液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设计步骤IV的目的是 。
1.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许多化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常见液体,C、D为气体,且C有毒,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 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
(2)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 。
(3)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2.(2024九上·德庆期末)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场太空科普课。在空间站,汗液和尿液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可以满足航天员们的饮水和卫生用水需求,还能利用电解水制取所需气体。电解产生的气体还有其它用途,见“题图”。请回答:(提示:反应Ⅳ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1)C的化学式为① ,F的名称是②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Ⅰ③ ,反应Ⅴ④ 。
(3)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⑤ ;反应Ⅳ是⑥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在空间站上电解水,所产生的气泡不能从水中逸出的原因是⑦ 。
3.(2024九上·八步期末)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和C常温下是液体,A和C、E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D和F都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H是一种红色的金属(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
4.(2024九上·文山期末)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 性。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同”)。
二、推断题解题方法之逆推法
逆推法就是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例2.(2023九上·武汉月考)A~E都是初中化学1~6单元常见的物质,且它们的组成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已知D是单质,另外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转化(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D的化学式为 。
(2)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和C,则A的化学式为 。
(4)关于以上图中各物质及相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C和E都是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 ②E→C和C→E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相同
③E→C的反应中E发生还原反应 ④C→B反应可以用来检验C
⑤A在常温下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1.(2023九上·霍林郭勒期中)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能改变反应②的速率,气体D能供给呼吸, E和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G是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的反应条件没有标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气体H的化学式为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黑色固体C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
2.(2023九上·乌兰察布期中)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B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G 。
(2)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和所属基本反应类型:B+D→F: 、 。
3.(2023九上·天门月考)A为纯净物,B常温下为液体,D、E 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图中部分物质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物质的颜色为 ,A物质的名称是 ;
(2)写出途径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4)通过途径⑤提供M在自然界中被称为 作用。
三、推断题解题方法之分层法
分层法是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
例3.“胜哥”在实验室中将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加热后制取无色气体,并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物质名称:F ;
(2)写出下列反应文字表达式:① ;② ;
(3)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为 。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C可以选择反应①和③,二者比较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 ,理由是: 。
1.(2023九上·蕲春期中)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组成元素相同,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物质F的化学式是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② ;④ 。
(3)下列属于物质B的用途的是 。
①作燃料 ②气割、气焊 ③炼钢 ④植物光合作用 ⑤食品防腐剂 ⑥保护气
2.(2023九上·郑州月考)小红对暗紫色晶体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G 。
(2)写出A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3)由B生成E的符号表达式为 。
3.(2023九上·武汉期中)扎西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请你帮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G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①固体C和F混合加热 。
②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
四、推断题解题方法之剥离法
剥离法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例4.(2024九上·江宁期末)图中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F、H 分别由一种元素组成,其余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常温下 A、B 均为气体且能产生温室效应, F是紫红色固体、I 是红棕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 ,C 。
(2)写出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B 与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填写“放热”或“吸热”)反应。
1.(2024九上·南岗月考)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粉末,侯德榜先生为E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用两圆间的短线“一”表示两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A ;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F溶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写出B溶液与E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中产生 。
2.(2023九上·杜尔伯特月考)如图甲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F都是氧化物,E、A、D是酸、碱、盐,炉具清洁剂中含有A,E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F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1)分别写出A、B物质的化学式A: B: 。
(2)E的稀溶液与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24九上·大冶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与E都由2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的化学式:C ;E 。
(2)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