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第1课时(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第1课时(青岛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6-21 08: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乘法分配律第1课时
一、课前游戏 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两个物体运动时会出现哪些情况,你想知道吗?下面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看哪个同学观察的最仔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身临其境使学生感受到两个物体在运动时应从出发的时间、地点、方向、结果四个方面来考虑,并且对运动中的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1.创设情境(伴随音乐出示动态图)
瞧,刚才我们看到高速公路的建设场景,同学们都非常激动,那你们了解我们山东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吗?
(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A 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
B 相遇时大客车比小客车多行市驶了多少千米?
(2)分组讨论
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A 可以先求每辆车分别行驶的路程,然后把两辆车行驶的路程合在一起。
B 也可以先求两辆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再求2小时共行的路程。
(4)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5)学生独立列式,并回答,师板书。
110×2+90×2 (110+90)×2
=220+180 =200×2
=400(千米) =400(千米)
3.总结规律
(1)学生观察比较
刚才我们求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算式不同,结果相同)。
(2)引发猜想
根据刚才的发现,你有什么想法?(这可能又是一个规律)。
(3)验证猜想,发现规律
刚才同学们猜了很多,是不是象同学们猜想的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好吗?
A 小组合作,举例验证
B 学生汇报交流
C 进一步完善发现的规律。
(4)师总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你们发现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的规律,我们叫它乘法的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
生答师板书:(a+b) c=a c+b c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探究与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在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过程中,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应用规律,巩固新知
1.找朋友
(15+6)×7 325×(99+1)
325×99+325 34×17+34×13
34×(17+13) 15×7+6×7
23×24+23×16 23×(24+16)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13×(4+8)=13×4+13×8 ( )
(2)(a+b)·c=a+(b·c) ( )
(3)12×4×4×13=4×(12+13) ( )
(4)78×101=78×100+78 ( )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80+70)×5=80×□+70×□
(a+b)×9=a×□+□×□
236×3+236×7=□×(□+□)
m×153+m×47=□×(□+□)
[设计意图]在充满儿童情趣的找朋友,火眼金睛辨对错的游戏中,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乐趣。
四、感悟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反思,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