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盐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取某化合物X的水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酚酞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溶液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对X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加入物质 酚酞溶液 Na2CO3溶液 FeCl3溶液
现象 变红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A.该溶液一定为黄色溶液 B.该化合物可能是氯化钡
C.该溶液中阳离子一定是Ca2+ D.该化合物的阴离子是OH-
2.某化肥厂生产丁(尿素)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②分别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B.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D.丁为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3.实验室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混合物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碳酸钙高温下才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一共为3种
B.图中x=7.6
C.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D.某时刻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此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4.一定温度下,向ag含HCl和FeCl3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此过程中NaCl未达到饱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时,L=b-a
B.Q点对应的混合物导电性几乎为零
C.生成Fe(OH)3沉淀的质量为(a-c+M)g
D.R点为NaOH的饱和溶液
5.某小孩将零食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放入盛有水的塑料瓶中,盖紧瓶盖后摇一摇,竟然发生爆炸。下列有关CaO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B.作干燥剂能有效避免食品氧化变质
C.与水反应得到的生成物微溶于水
D.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将转化为Ca(OH)2
6.化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 B.NH4Cl C.KCl D.Ca3(PO4)2
7.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
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 [Ca(OH)2溶液]
8.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活泼金属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9.下列除杂质所用的药品、所用的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加药品 操作
A NaCl溶液 Na2CO3 过量稀盐酸 加稀盐酸,过滤,蒸发
B CuO粉末 C 足量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Zn CuCl2固体 适量水 加水搅拌后,过滤
D K2SO4溶液 CuSO4 适量氢氧化钾溶液 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0.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乙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一种有毒气体
B.若甲是硫酸钠,乙是烧碱,则丁可以是硝酸钡
C.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乙可与一种碱反应转化为丁
D.若甲是碳酸钙,则丁可以是一种酸
11.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更高。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Cl B.KCl C.Ca(H2PO4)2 D.(NH4)2HPO4
12.有一包不纯的Na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3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4g CO2,则所混杂质可能是
A.BaCO3[197] B.K2CO3[138] C.CaCO3[100] D.MgCO3[84]
二、填空与简答
13.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氯化锌,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 (填序号);
(2)图中⑤处应补充的一种与图中已有信息不重复的文字是 ;
(3)若盐是硫酸钡,则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4.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给物质用途在Na、O、H、Cl、C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物质 用途
① 用于制作肥皂、炉具清洁剂
②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③ 用于公路上消除积雪
(2)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为煤、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的 (填一种)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
(3)氢氧化钴是一种粉红色固体,主要用作玻璃和搪瓷的着色剂。制取氢氧化钴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4)乙炔(C2H2)在空气中燃烧温度可达3000℃以上,常用来焊接金属。乙炔燃烧会生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5.掌握初中化学中物质间反应规律是继续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①⑥”,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 “;”相隔)
①CO2②KNO3溶液 ③Ag ④CuSO4溶液 ⑤稀H2SO4
⑥NaOH溶液 ⑦Fe ⑧NaCl溶液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
16.某废液M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①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M中一定没有 。
③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 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
Ⅱ 取Ⅰ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Ⅲ 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Ⅳ 向Ⅲ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
试剂X是 (选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Y是 溶液。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 ;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 。(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
17.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其中C属于单质,F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反应①和反应②均属于复分解反应,且生成两种颜色不同的沉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H的化学式: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18.氧化锌(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而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 。操作A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是常见的化学肥料之一该物质在化肥分类上属于 。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的研磨仪器是 。
(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科学探究题
19.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
(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
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Ⅰ.硅酸钠;
Ⅱ.硅酸钠和碳酸钠;
Ⅲ.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第1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认为猜想① 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②
第2组 第一步 产生白色沉淀 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
第二步 ③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
【反思交流】
(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④ ;
(2)氢氧化钠溶液必项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
四、计算题
20.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生成氯化银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2)当稀盐酸的质量滴加至20.0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由于向X的水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碱性,且向X的水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而碳酸钠与钙离子或钡离子能结合为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向其中加入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氯化铁能与氢氧根结合为氢氧化铁沉淀,则X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详解】A.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均为无色,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该化合物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不可能是氯化钡,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该溶液中的阳离子可能是钙离子,也可能是钡离子,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该化合物的阴离子是氢氧根,该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D。
2.D
【分析】根据微粒示意图可知,转化①反应是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O2N2H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 CO2N2H6;转化②反应CO2N2H6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O(NH2)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2H6CO(NH2)2+H2O。
【详解】A、转化①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转化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整个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共有2种氧化物,说法正确;
C、根据转化①、②化学方程式可知,整个转化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说法正确;
D、丁为尿素,其中没有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能与草木灰混用,说法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根据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碳酸钙高温下才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说明了氢氧化镁没有完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没有分解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分解生成的MgO和没有分解的Mg(OH)2,一共为3种,故A说法正确;
B、设氢氧化镁质量为m,
解得m=2.9g,则碳酸钙质量=12.9g-2.9g=10g,设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质量为y,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质量为z,
解得y=2g;
解得z=5.6g;
图中x=5.6g+2g=7.6g,故B说法正确;
C、c点是碳酸钙和氧化镁的混合物,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则有
解得n=4.4g,即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4.4g,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即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氢氧化镁完全反应时,生成氧化镁质量是2g,碳酸钙恰好开始分解时,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酸钙完全分解时,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5.6g,碳酸钙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如果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此时碳酸钙部分发生分解,则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镁、氧化钙、没有分解的碳酸钙,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4.B
【详解】A、由题意知,向HCl和FeCl3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HCl先与NaOH发生反应,OL段表示HCl与NaOH反应,故溶液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故P点时,L=b-a,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LM段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分析图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P点开始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到Q点不再产生沉淀,则沉淀的质量应等于消耗的总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去溶液增加的质量,故生成Fe(OH)3沉淀的质量为(a-c+M)g,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题知,在Q点原溶液中的HCl和FeCl3都已完全反应,说明氢氧化钠已经过量,R点溶液质量不再增加,说明已经饱和,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氧化钙俗称生石灰,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作干燥剂,但是不能吸收氧气,不能有效避免食品氧化变质,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符合题意;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会将其转化为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KNO3中含有N、P、K中的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复合肥;
B、NH4Cl中含有N、P、K中的含有氮元素,属氮肥;
C、KCl中含有N、P、K中的含有钾元素,属钾肥;
D、Ca3(PO4)2中含有N、P、K中的含有磷元素,属磷肥。
故选D。
【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7.B
【详解】A、三种物质加水后,如果由块状变为粉未状,同时放出大量热,则是CaO;如果固体不能溶解,则是CaCO3;如果固体能溶解,且无明显放热现象,则是KCl。加水后能一次区别,不符合题意;
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Ba(OH)2溶液,如果无明显变化,则是C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是Na2CO3或K2SO4溶液,这两种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现象相同,无法一次区别,符合题意;
C、Cu、Fe、CuO三种固体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后,如果无明显变化,则为Cu;如果有气泡产生,则为Fe;如果固体溶解,溶液显蓝色,则为CuO。现象不同,可以一次区别,不符合题意;
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Ca(OH)2溶液后,如果产生蓝色沉淀,则为CuCl2溶液;如果无明显变化,则为NaNO3;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为K2CO3。现象不同,可以一次区别,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则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泼金属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但是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可能为Na2CO3、CaCO3等碳酸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为盐溶液,如Na2CO3的溶液呈碱性,Na2CO3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碳酸钠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加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可以除去氯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B、 稀盐酸能和氧化铜反应,而不能和碳反应,故选项错误;
C、 锌和氯化铜固体加水后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故选项错误;
D、 氢氧化钾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后需将产生的沉淀过,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乙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溶剂,则乙为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丙为氧气,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甲为氧化铜,则丁为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选项正确;
B、若甲是硫酸钠,乙是烧碱,丙为碳酸钠,则丁可以是硝酸钡,四种物质满足上述反应关系,选项正确;
C、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甲为碳酸钠,乙为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与碱反应转化为丁(氢氧化钙),选项错误;
D、若甲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丁可以是一种酸,选项正确,故选C。
11.D
【详解】A、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复合肥,NH4Cl只含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
B、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复合肥,KCl只含钾元素是钾肥,不是复合肥。
C、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复合肥,Ca(H2PO4)2只含磷元素是磷肥,不是复合肥。
D、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复合肥,(NH4)2HPO4含有氮磷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
综上所述:选择D。
12.D
【详解】
不纯的Na2CO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3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4g CO2,由于5.3g纯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2g<2.4g,则等质量的杂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应该大于2.4g;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杂质可能是碳酸镁;
故选D。
13. ④⑥ 金属氧化物+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 (或,合理即可) 复分解
【详解】(1)若盐是氯化锌,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④⑥,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盐溶液和该较不活泼金属,都属于置换反应;
(2)依据酸碱盐的性质可知,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能生成盐,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能生成盐,图中⑤处应补充的一种与图中已有信息不重复的文字是金属氧化物+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
(3)若盐是硫酸钡,则②中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或稀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属于 复分解反应。
14.(1) NaOH NaHCO3 NaCl
(2) 石油 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
(3)CoCl2
(4)
【详解】(1)①用于制作肥皂、炉具清洁剂的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②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③氯化钠与雪混合后,雪的凝固点降低。用于公路上消除积雪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SO2)或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
(3)根据可知,反应后含有1个钴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钠原子和2个氯原子,反应前含有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钠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故X中含有1个钴原子,2个氯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oCl2;
(4)乙炔燃烧会生成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种氧化物水和二氧化碳,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⑤⑦;④⑦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合理即可)
【详解】(1)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常温下,铁和硫酸铜、稀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组合有⑤⑦;④⑦;
(2)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以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16. Na2CO3+2HCl=2NaCl+H2O+CO2↑ 硫酸钠 硝酸钡 硝酸银 步骤II: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步骤IV: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详解】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钠、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
②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实验中加入硝酸钡后得无色溶液,说明没有硫酸钠。
③试剂X是硝酸钡溶液;试剂Y是硝酸银溶液,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硝酸钡,使碳酸钠转化成碳酸钡沉淀而除掉。静置;向步骤II: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向步骤IV: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向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氯化钠。
17.(1)H2SO4
(2)
(3)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F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且F可以转化为单质C,所以F是硫酸铜,C是铜。
F硫酸铜通过复分解反应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或硫酸钡沉淀,H能与GE反应,F可以与G反应生成沉淀,F可以转化为沉淀E ,所以E为氢氧化铜沉淀,G为氯化钡或硝酸钡,H为硫酸。
E氢氧化铜可以转化为D,D可以转化为C铜,根据题目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可知D为氧化铜。
G(氯化钡或硝酸钡)可以和B反应,B可以和C铜反应,且A、B、C(单质)、D(氧化物)、E(碱)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所以B是硝酸银,G为氯化钡。
A为酸,可以与B硝酸银,D氧化铜反应,所以A是盐酸。
【详解】(1)物质H是硫酸,化学式H2SO4。
(2)反应①是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CuCl2+BaSO4↓。
(3)A盐酸与B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所以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18. H2C2O4 氮肥 过滤 研钵
【详解】(1)由图中草酸铵的化学式可知,草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1个草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草酸的化学式写为H2C2O4;
由图可知,操作A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中含有铵根离子,铵根中含有氮元素,则含有铵根离子的化肥属于氮肥,故填氮肥。
(2)“沉锌”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草酸铵与锌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铵和草酸锌沉淀,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ZnCl2+(NH4)2C2O4=2NH4Cl+ZnC2O4↓。
(3)操作A将草酸锌沉淀与溶液进行了分离,能够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除操作是过滤,即操作A是过滤,故填过滤;
实验室常用的研磨固体的仪器是研钵,故填研钵。
(4)由化学式可知,草酸锌中含有锌、碳、氧三种元素,草酸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气体混合物,且其中的某种气体有毒性,则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ZnC2O4ZnO+CO↑+CO2↑。
19. Ⅰ Na2CO3+2HCl═2NaCl+H2O+CO2↑ 酚酞溶液不变色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详解】【实验探究】①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猜想Ⅰ不成立;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③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第1组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猜想Ⅰ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第2组第一步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第二部③酚酞溶液不变色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20.(1)2.87g(2)HNO3、HCl
(3)解:设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为x
所以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6.8%;
答: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8%。
【详解】(1)恰好完全反应时,应该是图像当中的拐点。由图象可以看出,加入10.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87g,故填:2.87g;
(2)当稀盐酸的质量滴加至20.0g时,通过图像可以分析出,当滴加到10.0g时,稀盐酸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则稀盐酸过量,此时的溶质应为反应生成的硝酸和过量的盐酸,故填:HNO3、HCl;
(3)见答案。
【点睛】解答涉及反应图像、过量问题,应当牢牢抓住图像的拐点,含义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并根据纯净物、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进行计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