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
科目:历史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本试题卷共7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否则后果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姓
名
准考证号
祝你考试顺利!
机密★启用前
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约12000一8000年,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
的人工栽培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这可以
说明
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的起源地
B.湖南先民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
D.湖南的先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2.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
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
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据此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
A.各民族间的血缘联系日益密切
B.华夷之间以文化礼仪为区分标准
C.奠定了汉民族形成的初步基础
D.华夏族融合了周边各个少数族群
3.东晋宋齐北边的疆域,大致以淮水为界,几度北伐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
近,随后又退回到了准水一线:梁陈只能保有长江以南。这
A.源于江南经济的初步开发
B.符合古代政局变迁的整体趋势
C.说明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
D.导致了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4.“官家”最初是指朝廷或官府。晋唐五代,偶尔用来称呼皇帝。两宋时期,从官府
到民间皆称呼皇帝为“官家”。这
A.体现了皇权的世俗化趋势
B.缘于程朱理学的发展
C.体现了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D.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丁狗仔欺负14岁的丁乞三仔,丁乞三仔拾土回掷,致其殒命;雍正下旨“丁乞三仔
情有可原,着依例从宽免死”。9岁幼童因讨要葫豆不得而殴毙同龄人:乾隆认为
幼童因一件小事就有了杀人的冲动,危害性极大,须依《大清律例》,处以绞刑,不
得宽减。据此可知,清朝
A.律例合编保护了未成年人
B.矜老恤幼体现了礼法合一
C.君主专制达到了历代巅峰
D.司法审判融入了理性因素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7页)】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 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早期文明的农业状况.玉蟾岩遗址距今约12000-8000年,出土了最早
的栽培稻和承装器皿陶器,栽培稻是农业生产成果,陶器是服务粮食生产和储藏的物品,这能
说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故选 A;材料没有涉及同其他地区的对比,无法判断湖南
是否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排除B;长江流域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中原才是主要源头,
排除C;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定居生活,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开始定居的结论,排
除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民族认同.材料提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这一现象.华
夏认同的加深促使华夏民族在这一阶段不断发展、吸收和融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从而为两汉时期发展到汉民族奠定初步基础,故选 C.中国古代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文化认
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民族尚未发生密切的血缘融合,排除 A;材料主旨是周边少数民族认同
华夏文化和政治实体,而非强调区分华夏和少数民族的标准,排除B;材料强调华夏族是作为
独立主体,得到周边民族认同,而非华夏族融合了周边民族,排除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政局.南方在南北竞争中渐趋衰落,这符合中国古代在分裂走向
统一的过程中,整体上是由北方统一南方的政局变迁趋势,故选B;南方的开发增强了南方的
势力,不符合南方政权只能保有南方的逻辑,排除 A;材料强调的是南北对比,C项只侧重于
北方,排除C;门阀政治的衰落与南弱北强没有关联,排除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政治风气.官家与酒家、医家等职业称呼类同,少了天子之类的神秘化,
更具备世俗气息,故选 A;理学起源于宋朝,用“官家”称呼皇帝在五代时期已经出现,排除B;
皇帝的世俗倾向不等于平民化,排除C;君主生活同商品经济没有关联,排除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法制思想.乾隆皇帝按未成年人的犯罪动机量刑,而非单凭年龄,这是
对司法体系的一种理性思考,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故选 D;乾隆皇帝将犯罪的未成年人判处
极刑,并没有因为其年龄小而偏袒保护,且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律例合编,排除 A;材料没有体
现矜老,排除B;君主专制到达顶峰的标志是雍正时期创立军机处,与材料无关,排除C.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思想革新.根据材料中“道光中叶”时间点和“边徼或域外地理学”关键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1页(共6页)】
{#{QQABIQQAogAAAIAAABhCUQWQCkAQkBACCKoGwEAMMAABCRNABAA=}#}
词,判断“显学”指向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具体包括 四洲志 、 海国图志 和 瀛环志略
等.这体现社会环境变化下,知识分子试图了解、学习西方以达到自强御侮的效果,是传统的
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故选 A;边疆危机指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中国边疆地区出现的安全
危机,排除B;材料并不涉及学科体系调整,排除C;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并未将其思想付诸实
践,无法直接推动经济近代化,排除D.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根据材料,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五大的会议仍
然主张与小资产阶级继续联合推进国民革命,说明党中央仍然受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故选
B;材料中强调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但并未明确主张夺取革命领导权,排除 A;国
民革命统一战线包括四大阶级的联合,排除C;这一决议体现右倾错误,其分析并不符合中国
国情,排除D.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国民党消极抗战,于1941年发动皖南事变,中共的敌后抗日游击战进入十分艰难的时刻.在
这一新形势下,中共中央边区政府采取精兵简政的策略,避免过度消耗,与日军持久抗战,故
选C;材料中“中央军委”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排除 A;材料不能反映对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维护,排除B;1938年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D.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中共
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提高农业比重),减少城
市人口以降低粮食负担,因而有这一阶段的上山下乡,故选 A;该举措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
复,排除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于1958年提出,强调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与材料所述
时间及内容均不吻合,排除 C;大量无生产经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加重了农村地区的负
担,无法直接推动农业经济复苏,排除D.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要在对外开放上迈步,需要对国际环境的安全性和开放性形成新的认知,因此80年
代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积极推进中美、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这都在
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故选 A;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但材料所
述事件和观点转变均无法开启中国外交新纪元,排除B;这一时期观念转变主要基于自身发
展需要而非外交环境变动,排除C;中苏关系在戈尔巴乔夫时代才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向正
常化,排除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国家的发展.两次公民人数调查相隔87年,且公元前131年罗马疆
域大大扩展,但公民数量只增加了4万人,如此低增长并不正常,公民人数过少不利于罗马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2页(共6页)】
{#{QQABIQQAogAAAIAAABhCUQWQCkAQkBACCKoGwEAMMAABCRNABAA=}#}
对新政府地区的基层治理,亦或者有大量公民未能被统计出来,这也能反映基层治理存在问
题,故选B;罗马奴隶制的繁荣建立在对外扩张之上,奴隶来源并非是罗马公民,排除 A;罗
马在对外扩张中掠夺了大量土地、奴隶和财产,此时罗马国力仍在上升,排除C;公民登记数
量增长缓慢并非由于户籍登记这一制度效率低,排除D.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时期西欧的城乡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城市需要大量粮食,
庄园主因此而扩大粮食生产并向城市出售,庄园自给自足的特征逐渐瓦解,封建庄园制度受
到冲击,故选 A;粮食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扩大粮食生产不等于粮食价格上涨,排除B;材
料现象反映城市和乡村的联系越发加强,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而非二元体制,排除 C;材料并
没有体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发生于商业革命后,排除D.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主张. 百科全书 对 圣经 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进行了带有讽刺
意味的解析,实际上以科学质疑宗教说教,这是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性去思考问
题,而不是被权威操纵,故选 A; 百科全书 不是为了完善基督教义,排除B;新教伦理并不
会质疑 圣经 中的记载,排除C;对诺亚方舟的解析不是体现信仰,排除D.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由材料可知,建筑工人收入明显增加,农场工人收入
增长缓慢,手摇织机工人收入明显下降,蒸汽机的普及使手摇织机工人的竞争力下降,导致
收入减少,而运用先进生产力的建筑业迎来转型步入现代化,其行业的工人收入也得以增
加,故选D;善用蒸汽动力的行业和工人竞争力增强,不能适应先进生产力的行业和工人竞
争力减弱,排除 A;数据图中部分工人收入水平降低,部分工人收入水平提升,B项以偏概
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政治诉求,排除C.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根据图片中文字信息可知,漫画反映了华盛顿会议中
关于五国海军军备的讨论,根据图中人物的高矮、站位和动作,虽然三者合力砍树,但分居左
右的英美对小个子用手压住其肩膀,这体现了英美对日本的打压,故选B;20世纪20年代后
远东局势并没有步入缓和,排除 A;漫画反映的是 五国海军公约 而非针对中国的 九国公
约 ,排除C;D项不符合材料时间.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苏联经济模式.电影由行政部门牵头,调动下属的国营企业来配合电
影拍摄,且此过程中承担了巨额成本,计划经济体制容易为了实现政治性的目标而不计经济
成本和效益,故选C;战后苏联工业发展没有改变重工业过重的状况,排除 A;材料主旨是拍
摄电影过程中的情况,而非与美版竞争,排除B;此时苏联并没放开市场体制,行政部门控制
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排除D.
17.【答案】(1)问题:江南税负过重(南北税负不均衡).(2分)影响:江南农民贫困(影响江南农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3页(共6页)】
{#{QQABIQQAogAAAIAAABhCUQWQCkAQkBACCKoGwEAMMAABCRNABAA=}#}
民生产积极性);影响江南工商业发展(影响新经济因素成长);经济转型潜力不足.(6分)
(2)看法:黄宗羲认为一条鞭法利小弊大.(2分)
评析:黄宗羲认识到一条鞭法并税后不断增加税种以及赋税征银会加重农民负担(进而认识
到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2分)体现了黄宗羲作为传统
士大夫的民本精神、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1分)
但黄宗羲没有认识到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危机和统治危机并存的背景下实行一
条鞭法的必要性.(2分)没有认识到一条鞭法放松人身控制,顺应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白
银货币化和社会转型趋势.(2分)体现了黄宗羲的阶级和时代局限.(1分)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赋税制度.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江南地区基于其占全国7.37%的土地,承担着16.92%的赋税,
可见江南地区赋税沉重,南北地区税负不均衡的问题;特定的事件发生在特定的时空才会产
生特定的影响,从这一时空基本阶段特征来看,清朝江南地区已出现新的经济因素,社会潜
藏着转型的可能,基于这一背景,可以得出:过度剥夺江南地区白银(税银),对农业经济、工
商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向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2)第二问是单一观点评析题,可以从是什么(看法内容),为什么(产生看法原因),和怎么看
(对看法的评价)三个层面来作答.根据材料“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后世者大矣”
可知黄宗羲认为一条鞭法利小弊大.根据材料“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
非所出’之害 ”可知黄宗羲得出上一看法的基本理论依据.评价层面,以辩证的基本原
则,既要看到这一观点背后所体现的黄宗羲本人及其代表的士大夫群体的品质,包括民本精
神、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也要能客观分析其观点的局限性及产生局限的原因.
18.【答案】示例:1917年一战接近尾声,战争形势趋于明朗(协约国即将赢得胜利);远东地区政
治格局发生变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为日本所占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辛亥革命后,形式
上的民主政治与政党政治建立,各派政治力量寻求国家出路.
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主张中国参战.其态度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双
重考量,认为参战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段及其背
后的皖系军阀获得政治资本,增强自身实力,实现武力统一中国的目标.他的态度一定程度
体现了爱国精神,也促成了中国的最终参战,但客观上加剧了府院之争的激烈化,导致了张
勋复辟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发生.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进步党人:主张中国参战.主要基于避免中国进一步被列强瓜分的国家
利益和巩固个人及政党政治地位的需求.其态度也体现了爱国精神,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
参战进程.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反对中国参战.主要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一战的非正义性及
可能引发的盲目排外.该观点把握了一战的本质,但是割裂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联系.
北洋政府最终推动中国加入一战,为协约国一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这也是中国积极主动
外交的发端,为中国提出和解决外交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机会.但由于中国此时仍处于军阀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4页(共6页)】
{#{QQABIQQAogAAAIAAABhCUQWQCkAQkBACCKoGwEAMMAABCRNABAA=}#}
割据混战的状态,国力贫弱,中国利益并未得到列强重视,巴黎和会上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
败,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并未随之解除.弱国无外交,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发展综合国力,才能
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外发出中国声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评分参考】时代背景2分(任答两点即可);三人的态度、分析原因、评价分别各占4分(态度
1分;原因2分;评价1分);总结启示2分.
【解析】本题是针对同一时空下同一事件的多观点复合型评析题.从基本时空来看,材料立
足于1917年这一时间点,参与一战这件事既关乎外交,也涉及内部政治争夺,因而对各派势
力的评析应当基于对1917年整个时代背景的总体认识.可以从国内环境-国际环境两个
层面进行阐述.但本题的重点是对各方态度进行评价与分析,总背景部分不必过多着墨.
从设问“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并结合材料,可知应当从北洋军阀(段)、进步党人(梁)、革命党
人(孙)三派进行评析,这也是本题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基本原则是分别阐述其内容(态度)、
分析(态度)产生原因或目的,评价这一态度及其带来的影响.原因部分既要考虑他们的言
论所陈述的理由,也可以运用阶级分析法,从阶级属性、政治立场、政治利益等相关角度分析
其态度;评价部分要注意辩证的评价方法,也要关注各方政治势力的态度对促进最后事件结
果的影响.最后,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应当明确了解参战这一结果和战争后续相关事宜,站
在当代人的立场上,可以从预想与实践的相同与差异层面上对三派观点进行总体性评价,并
得出相关启示.
19.【答案】(1)史料类型:实物史料;(2分)史料价值:罗塞塔石碑发掘涉及英法两国对其争夺,可
用于研究英法两国的争霸或拿破仑远征埃及;罗塞塔石碑中的象形文字被破译,可以用于研
究古埃及的历史;破译罗塞塔石碑经历了多个阶段,可以用于研究埃及学的发展;罗塞塔石
碑中象形图案和字母有关联,可以用于研究字母文字的发展;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
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可用于研究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文化多样性和
文明交流.(6分,任答三点即可)
(2)示例:罗塞塔石碑被发掘于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最早为法国所拥有,最终为英国所获得
并收藏于大英博物馆.19世纪欧洲近代考古学大热,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一大批学者投身
到古文明的研究之中.罗塞塔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
容,为近代考古学家解读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可能.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自身具备坚实的
语言文字学功底,并且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发现了埃及象形文字的规律,并最终破解了
象形文字.商博良的成就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埃及学,为人们研究上古埃及历史提供
了有力工具,体现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历史文物具有
国家属性,但考古研究应该开放包容,集众人之智慧,探索人类文明的流变.(对该事件背景
的分析4分,对该事件内容的分析2分,作答该事件的影响及启示4分)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历史文物的考古研究.
(1)第一问首先指出史料类型,罗塞塔石碑是出土文物,因此是实物史料.此次分析史料价
值,根据材料“法军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拉希德村发掘出了罗塞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被运往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5页(共6页)】
{#{QQABIQQAogAAAIAAABhCUQWQCkAQkBACCKoGwEAMMAABCRNABAA=}#}
伦敦,后移至大英博物馆”可知,罗塞塔石碑背后涉及英法两国的战争,因此它可以作为研究
英法争霸的佐证;罗塞塔石碑是古代埃及的重要文物,因此可以用于研究古埃及文明,同时
罗塞塔石碑的破解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埃及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罗
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有相互关联,因此也可以作为文字学研究的史料.
(2)第二问评析商博良对罗塞塔石碑的破译.评析历史事件应当分析该历史事件发生的背
景,该事件本身的表现以及该事件的影响和该事件对后人的启示.罗塞塔石碑被发现于
1799年,此时欧洲正处在法国同反法同盟的战争之中,同时英法两国都十分重视对文物的研
究.商博良在一批先行者的基础之上,为象形文字的解读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他的研究成果
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从该事件得到的启示,可以多角度分析,即可以从对待考古研究的态
度入手,也可以着眼于文物保护与利用,还可以落脚于人类文明多样性领域.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6页(共6页)】
{#{QQABIQQAogAAAIAAABhCUQWQCkAQkBACCKoGwEAMMAABC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