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统计的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整理本单的知识,加强应用,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2.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现实统计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4.感受整理与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些天,老师带你们当了一次素质检察官,在我们的校园里进行了一次师生素质大调查,真是过足了检察官的瘾,不仅这样,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数据。今天,我们就把收集的这些数据运用起来吧!
老师邀请所有的同学做老师的小统计员,把我们收集的数据整理起来好吗?
【设计意图】统计课需要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离学生较远,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
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但如果这些数据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说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那么效果将会大不相同。针对这一点,课前带学生利用课间,体育课等时间到各班收集数据,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到课堂上,便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回顾整理。
谈话:不过,做一个小统计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让我们先来回想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吧!
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⑴生活中经常用到平均数,我知道怎样求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⑵在进行统计时,要简洁明了地看出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⑶进行分段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合理的进行分段。
……
课件出示同学们检查视力情境:
谈话:看来啊,同学们对统计这部分的知识还记忆犹新呢,你们看——这是我们为三年级一班同学检查视力时收集到的数据:
男生(22人)
5.1 5.2 5.0 4.6 4.8 5.3 5.1 5.2 5.1 5.2 5.0 5.0 5.1 5.1 4.6 4.8 5.1 5.1 4.0 5.2 5.0 5.1
女生(22人)
5.0 5.1 4.9 4.6 4.7 5.2 5.1 5.0 5.1 4.9 5.0
5.0 4.9 5.1 4.6 4.8 5.1 5.2 4.3 4.2 5.0 4.9
你能将上面的数据整理,填写下表吗?试试看。
4.9及4.9以下 5.0—5.1 5.2及5.2以上
男生
女生
①你能计算出男生的平均视力是多少吗?
②这个班级中,男生视力好,还是女生视力好?
谈话:通过统计,你能告诉老师,你觉得统计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⑴可以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下来,这样容易记;
⑵通过统计图或统计表,可以一下子比较出谁的视力好一些,谁的实力差一些;
⑶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了解这个班级同学大体的视力情况,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谈话:你觉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统计方法与以前相比,怎样?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⑴复式统计表比以前学过的统计表更容易进行比较;
⑵复式统计表是将以前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
……
谈话:那么现在就请小统计员们动起来吧!咱们来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三)走进生活,拓展运用。
1.学生身体素质大检查
课件出示:体育课上,同学们锻炼的情境
谈话:体育课上,同学们个个都是体育健将。瞧!他们正劲头十足,锻炼身体呢,这是我们在五年级一班体育课上收集到的数据: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单位:个)
45 57 39 44 47 49 28 37 37 41 50
46 49 37 38 47 40 42 40 55 26 43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下表。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哪个成绩范围的人最多?
⑶平均成绩是多少?
谈话:这是四年级二班男生跳远时我们收集到的数据。
下面记录的是四年级二班男生跳远成绩。(单位:米)
2.7 2.8 3.1 2.5 2.6 3.2 2.7 2.8 2.8 3.3
2.8 3.0 2.8 3.2 3.4 3.2 2.9 3.1 2.6 2.9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填入下表。
成绩(米) 3.0以上 2.9—3.0 2.7—2.8 2.7以下
人数
⑴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⑵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学习素质大检查
课件出示:学生生古诗比赛情景
谈话:咱们学校的同学不仅是体育健将,而且个个都是学习小能手呢。瞧!这是我们为二年级的小朋友组织的古诗比赛。我们收集了下面的数据:
二年级古诗背诵情况统计表。
姓名 背诵的故事的数量 姓名 背诵的故事的数量 姓名 背诵的故事的数量 姓名 背诵的故事的数量
宏玉 22 万祥 18 睿睿 20 志超 15
文莲 8 宇航 23 靓靓 22 显超 6
大龙 5 陆一 18 文静 23 乐乐 10
健健 13 林妍 15 静宜 11 明明 24
天娇 9 安安 10 贝贝 17 良琦 16
9及9首以下 10—20首 21及21首以上
男
女
⑴将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填入表格
⑵分析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调查了这么多班级,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咱们班级的同学怎样呢?老师想做一次素质测验怎样?
要求:测验你的口算速度怎样?
限时5分钟
学生在5分钟内尽量多的口算
互动: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合作统计男生、女生各12名的速算成绩。
组织交流:出示学生自己制作的统计表。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至少提出两个,并解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运用,在互动中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为课堂增添了一份生气。
3.教师素质大检查
谈话: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老师们也不示弱哦!请看:
课件出示:老师们正在进行基本功比赛呢!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数据。
我校教师打字速度测试成绩:
⑴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自制一份分段统计表吗?试试看
谈话;进行分段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合理的进行分段。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怎样分段更合理呢?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以下统计表:
等级 不达标(每分钟30字以下) 合格(每分钟30—39字) 良好(每分钟40--49字) 优秀(每分钟50字以上)
人数
⑵你能根据自制的统计表解决什么问题?
(四)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为你们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五)作业
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一定会发现你身边的数学问题。今天的第一个作业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到生活中去收集数据,整理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第二个作业,请你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问题,并且仿照这种统计形式,利用两星期的时间收看青岛的天气预报或空气质量监测预报等,制作一个统计表,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1999年北京日照时间统计表
月份 日照时间(小时) 月份 日照时间(小时)
1 217 7 233
2 225 8 210
3 160 9 215
4 237 10 176
5 264 11 134
6 258 12 138
⑴北京市1999年平均每月日照时间约是多少?(可用计算器)
⑵拉萨市平均每月日照时间约235小时,上半年平均每月日照时间约243小时,下半年平均每月日照时间约是多少小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