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我学会了吗(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我学会了吗(青岛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6-21 11: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学会了吗
教材简析:
本节“我学会了吗”是对本单元——乘法运算律知识的梳理和运用,教材呈现的是某市市区绿化的5年计划远景图,在信息呈现上既有文字信息,也有图表信息,通过解决该市和小区绿化的面积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乘法运算律掌握的水平。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和不足,以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乘法运算律,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活动主题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简洁语言揭示本节活动主题,激起学生回顾与整理本单元知识的兴趣与愿望,让学生树立回顾与反思意识。
二、解决问题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1.创设情境
瞧,为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市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市区绿化措施。(出示情境图及相关信息:计划每月绿化13公顷)作为热心小市民,你能帮忙计算几个问题吗?
2.解决问题一
出示第一个问题:我市5年共需绿化多少公顷?
你想怎样列算式?生交流:
(1)13×12×5 (2)13×(12×5) (3)5×12×13 ……
观察这些不同的算式,你想说点什么?(这几种方法都对,算式虽然不同,但得数相同)你能用本单元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奥妙吗?(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是什么意思?用字母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a·b)·c=a·(b·c) a·b= b·a
这三种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运用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可以使一些运算比较简便。)
3.解决问题二
热心小市民当得不错,让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出示问题2)
学生独立解答,展示不同解法
做完这个题,你想说点什么?(不同的解法正好体现了乘法分配律极其简便性)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乘法分配律吗 用字母怎样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乘法分配律
(a+b)·c=a·c + b·c
(a-b)·c=a·c - b·c
4.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对照板书:这就是我们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乘法运算律,主要包括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完成网络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解决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把本单元的3种乘法运算律的复习贯穿其中,浑然一体,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系统的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改变以往先复习知识点再做题的模式。
三、应用知识,巩固提升
计算:
8×(25×15) 600÷25÷4 156×65+156×36-156
[设计意图]在构建了本单元知识网络基础上,再次练习,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师: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表现,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对自己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都有一个合理的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促进其自我完善与发展。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 b·a
乘法分配律
(a+b)·c=a·c + b·c
(a-b)·c=a·c - b·c
乘法运算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