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走进商场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走进商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6-21 11: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走进商场
教材简析:
学生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本节课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选取的素材是生活场景,这样的素材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观察与交流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同时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回忆旧知
1.课件出示走进商场——观察物体(信息窗1,只有冰箱),复习辨认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
谈话:同学们经常逛商场,这个场景你们见过吗?图中的冰箱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3种形状学生选择)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课件出示信息窗1(有冰箱和冰柜两个实物)
谈话:只有冰箱我们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和辨认,现在图中有冰箱和冰柜两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又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板书课题:观察一组物体)
[设计意图]从简单一个实物的观察到复杂的两个实物,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操作观察 合作交流
1.借助经验 大胆猜测
谈话:(课件出示3组形状)请同学们猜猜每组形状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呢?
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2.模拟观察 验证猜测
谈话: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两个纸盒来代替冰箱和冰柜,按照信息图中冰箱和冰柜的摆放放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面垂直,(教师边讲边演示怎样观察)并把观察到冰箱和冰柜一组的形状和课件出示的形状进行对照,看看课件中的每一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
3.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
5.想、画,进一步明确形状。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画一画冰箱和冰柜这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学生画,教师指导)
6.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另一组学具(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体)摆放的位置不同,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哪组形状。(课件出示形状,学生分组观察,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观察——验证这一探究过程,通过设置模拟情境,学生亲自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合作交流,充分感知一组物体,建立一组物体形状的表象。同时老师及时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和合作交流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四、拓展应用。
1.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第1题。
2.看一看,连一连。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想一想,摆一摆。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先想象,在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交流。为信息窗2做铺垫。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既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拓展,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谈话:请同学们谈谈你、老师或你的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这样的小结,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关注学生的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