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5 19: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以“成长的经历”为主题,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www.21-cn-jy.com
本课讲述了美国战地记者史沫特莱深入鄂豫边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日根据地采访时,与她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 课文选取了:生活上的细心照顾,战场上的全力掩护,分别时的抉择,和再回首已是永别,沈国华已牺牲在战场上这四个具体事例。赞颂了史沫特莱和沈国华之间的深厚情谊,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21·世纪*教育网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他们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对于准确体会一些词句的韵味,及蕴含在字里行间情感的能力还有欠缺。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如下几点:www-2-1-cnjy-com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所要求掌握的兼、沈等10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课文内容。2-1-c-n-j-y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倾听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人物的思想境界,受到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是:感悟沈国华的毅然选择以及为国献身的高尚行为。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将主要采用点拨引导法、朗读感悟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法上,我贯彻“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21教育网
三、说教学过程。
本堂课,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你们了解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战争吗?在这场浩劫中,中国人民被大肆屠杀,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奋勇抗战,为国捐躯。很多国际友人也向中国人民伸出了友好的援助之手,和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动人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去看看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21cnjy.com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因为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因此,在初读课文后,我首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我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沈国华的“沈”是前鼻音,牺牲的“牲”是后鼻音,兼顾的兼字中间长横右端要出头。这样做,既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语,并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同时思考问题本课讲了什么内容?21·cn·jy·com
环节三:研读赏析,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环节,我将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读贯穿始终,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学法自学的能力。我采用引、扶、放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第一步、“引”首先,我引导学生学习第1-3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接下来我将采取范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下问题:1、史沫特莱和沈国华分别是什么身份?他们是怎样走到一起的?2、沈国华是怎样悉心照顾史沫特莱的,史沫特莱又是如何帮助沈国华的?让学生边读边圈划出采访、照顾、忠于职守、端茶倒水、暖暖和和、识字读报等关键词语,我引导学生了解史沫特莱是美国的战地记者,她深入鄂豫边区采访时遇到了小勤务兵沈国华,沈国华在生活上对史沫特莱的悉心照顾主要表现在:端茶送水,打扫住房,叠被褥、烧炭取暖等事上。而史沫特莱一有空就教他读书识字,告诉他世界上的一些大事。在生活的点滴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第二步、“扶”。小组合作学习第4-10段。完成以下问题:1、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2、在战斗中沈国华是如何掩护史沫特莱的?学生讨论交流,我总结评价,告诉学生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沈国华为保护史沫特莱,被荆棘划得满脸伤痕。第三步、“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余下的部分;让学生重点体会在“抉择”和“送别”中,对于心理、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感悟沈国华的毅然选择,并体会再回首已是永别,沈国华已牺牲在战场的残酷事实。师生共同总结、评价,评价以自评为主,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法为辅。对于分析问题全面、准确的同学我会给予表扬!对于问题解决不理想的同学,我也会给予鼓励。2·1·c·n·j·y
环节四:质疑问难,鼓励探究
我启发学生: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待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环节五: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沈国华的英雄事迹只是抗日战争中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缩影,还有无数英勇献身的英雄,他们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我让学生课下去收集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说板书设计。
本堂课,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
史沫特莱 沈国华
(母爱) (抉择)
深厚情谊
本堂课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念,将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此外我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再现画面,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相信会对课堂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斧正!
履行职责
教授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