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2.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3.认识成吉思汗的杰出贡献和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民族气节。
【学习重点】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
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年, 族召开大会,推举 为大汗,尊称他为 , 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忽必烈继承汗位,于 年建立元朝 , 年,元军占领 ,南宋灭亡。抗战派大臣 继续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他 ,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2.行省制度:
(1)目的: 。
(2)措施: 元世祖在中央设 ,地方设 ,简称“行省”。我国 的设立,始 于 。元政府加强对 的管辖, 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 、 、 的管辖。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元朝时,许多 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包括 ,大量迁入 ,同 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 的 和 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 人、 人,信仰 ,他们同 、 、 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 ,促进了 。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
1. 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
2. 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表现,那么文天祥抗元是否应给与肯定?
3. 元代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二)学以致用
你能说出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大致几个阶段吗?
三、归纳总结(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四、巩固检测
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回鹘 B.藏族 C.蒙古族 D.回族
4.下列各项中属于元朝的是( )。
①组织军队灭西夏②灭亡南宋 ③杀害文天祥 ④灭亡金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5.(2013·山东泰安)下列哪一项是“一代天骄”的业绩?( )
A.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灭亡金朝
6.(2013·山东莱芜)在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7.(2013·江苏泰州)元朝政权建立的时间是( )
A.1206年 B.1271年 C.1276年 D.1272年
8.(2013·山东滨州)元朝时期,我们称台湾为( )。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台湾
9.(2013·山东枣庄)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 )
A.地方行政机构 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 D.咨询机构
10.(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于( )
A.1127 B.1141年 C.937年 D.1206年
学案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1206年,蒙古贵族,铁木真,成吉思汗,蒙古国。
(二)1.1271年,1276年,临安,文天祥,坚贞不屈。
2.(1)为了对全国的实行有效的统治。
(2)中书省,行中书省,行省制度,元朝,西藏,琉球
(三)汉人,蒙古族,中原,汉族,黄河流域,契丹,女真,唐朝,波斯人,阿拉伯人
汉、蒙、畏畏儿,回族
意义人口流动,各族经济、文化发展与融合。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
1.(1)成功的客观因素:①部落混战;②民族压迫;③人民渴望和平安宁;
个人因素:坚强意志、机敏果敢
(2)成吉思汗的贡献: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及中国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 (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3. 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
(二)学以致用
大致分秦汉 魏晋南北朝 五代辽宋夏金元…这几个阶段。
三、归纳总结
元朝的建立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外交往
行省制度
民族融合
忽必烈 1271年;南宋灭亡1276年;文天祥抗元斗争
①元世祖重视农业②水陆交通运输③商业——大都繁荣④中外交往频繁
目的:为对全国有效的统治;内容: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①汉族外迁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③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④回族形成
四、巩固检测
1.B 2.B 3.D 4.D 5.B 6.D 7.B 8.C 9.B 10.D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听着美妙的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观看一组展示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图片,并设问: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产、生活?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蒙古族。
一个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如何兴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课: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这样展示蒙古族风情,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提出问题] 对于“一代天骄”统一蒙古这一目内容,整合了以下两个史料。首先是动画视频史料《中华上下五千年》第219集《成吉思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简单扼要回答明确学习目标,直接指明思维方向,指导学生看书,构建知识整体结构,(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再加以总结补充)
设计这样的动画视频史料,学生乐看、乐学、乐思,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史料了解成吉思汗的贡献,并总结出来。
[提出问题](1)毛主席曾称哪一位历史人物是“一代天骄”?
(2)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历史功绩?
(3)蒙古政权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成吉思汗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提出问题]二、搜集展示文字史料:《沁园春?雪》。先是展现原版的《沁园春?雪》。
既能紧扣课本的标题“一代天骄”,又能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比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评价,还能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在“探”这一环节,可探究: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
这个探究题目避免了像“成吉思汗”的贡献这样白开水式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组织学生分小组探究,小组长记录探究要点,并由发言人将本小组的观点阐述一下。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课件展示要点。
这样学生就能对成吉思汗的的贡献和蒙古的兴起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师总结: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其孙子忽必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其在中国的封建专政,建立了元朝。那么,元朝是如何建立的?哪一年建立,都城在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第二部分的内容,元朝的建立。(由此过渡到下一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提出问题]对于“忽必烈建立元朝和元朝的统一”这一目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我把元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整合为一个动画视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叙述元朝统一的过程。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这样的动画演示,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通过动画演示,再一次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整体把握。
[提出问题]通过看动画视频,请说出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1271年,忽必烈,大都。)元朝在哪一年灭南宋?(1276年)
教师总结: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获南宋皇帝,南宋灭亡,但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请大家讲讲文天祥的故事。(由此过渡到下一目)
[提出问题]文天祥抗元部分是本课的非重点内容,我让学生在听诗朗诵《过零丁洋》后,学生再集体大声朗诵《过零丁洋》。
这样既有背景朗诵烘托,学生再自己朗诵体验,有利于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提出问题]通过听诗朗诵《过零丁洋》后,我们应该从文天祥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崇高的气节?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有人说,他太傻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什么不退一步再说?何况忽必烈很赏识他的才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情况可以课下以开辩论会的形式进行)
教师要对大胆发言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必要的肯定与鼓励,提醒其注意语言的概括性、条理性。
三、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
[提出问题]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自主学习即可。对于元世祖开凿两段新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我先动画演示元朝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区别。
这样做的意图是为了与隋朝大运河进行知识整合,动画演示,形象生动,印象深刻。
[提出问题]接着再让学生概括元朝的大运河和隋朝的大运河有什么不同?元朝的对外交往较为简单,学生自主学习即可。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展示马可波罗画像,给学生直观感觉,非重点内容,学生了解名称即可。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归纳元朝在农业、水路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大都、中外往来等几方面的相关情况?通过合作探究,完成。
准备时间:3分钟;
学习方式: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讨论内容:合作探究题目
比赛方式:小组派代表自由答题;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学生合作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准备3分钟,采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并且小组派代表自由答题。
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合作探究问题,问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学科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要有合作探究的价值,避免简单的无效的问题。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学习小组长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农业方面,简述蒙古贵族对农业的破坏,以突出元世祖对农业的重视。交通运输业结合地图,强调开通运河的直接目的及作用,结合地图,使学生了解粮食运输的另一条途径海运。商业以元大都为例,强调它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来自亚洲、东欧、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
[提出问题]行省制度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突破的方式是展示动画版元朝地图,特别突出中书省和西藏、台湾等地区。首先让学生在观察动画版元朝地图的基础上,再结合课本内容,自主学习:概述行省制度的内容。
动画版元朝地图直观、形象,学生动眼、动脑,自我总结,锻炼识图、概括能力。
[提出问题]对于元代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提出问题]民族融合的发展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对于民族融合发展的表现,让学生自主学习, 锻炼学生自我提炼概括能力。而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发展的典型,设计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了解回族:展示回族形成动画演示材料,学生简述回族的形成。
目的是生动的史料让学生印象深刻,问题设计让学生了解史实的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个环节走进回族:请班内一个叫金泽锋的回族学生现身说法,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来到临朐来到学校学习生活的感受。
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己的同学,活生生的材料,学生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民族平等团结的观念油然而生,扎根心底。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引领学生用身边的材料来进行评价,学生热情参与,从中得到答案。
教师总结: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学习本课,并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下一课做铺垫。
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统一的时间
2.蒙古统一的人物
3.蒙古统一的意义
二、元朝的建立
1.元朝建立的时间及
南宋灭亡的时间
2.元朝的建立者及都城
3.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三、元朝的社会经济和对外交往
1.元世祖重视农业
2.水路交通运输
3.商业—大都繁荣
4.中外交往频繁
5.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表现:
2.作用: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认识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成吉思汗的史实让我们懂得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道理,从而要努力学习,同时培养坚强意志。从文天祥身上我们又领略了一个坚持信仰,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的气概。这都将使百万富翁获益匪浅。学习历史不但要了解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要的是从历史当中汲取养分,这样才能真正有提高、有收获。
简单和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就是对所学内容作一总结,让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印象,提高课堂效率。
【布置作业】将课堂中展示的学习成果,形成文字并编写历史小报,继续探究性讨论会。
课件24张PPT。12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入新课(最炫蒙古风)一、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认识元朝民族融合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对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观念,体会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结合行省制度中西藏和台湾问题,培养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明确目标,学有方向二、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三、学习难点:行省制度
史海遨游,获取新知(一)铁木真统一蒙古三、http://video.sina.com.cn/v/b/9837395-1345051460.html
成吉思汗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尊成为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伟人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合作探究一 成吉思汗的贡献: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对蒙古及中国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成功的客观因素:
1.部落混战;
2.民族压迫;
3.人民渴望和平安宁;
个人因素:
坚强意志
机敏果敢收获成功吐蕃诸部西 辽西 夏金蒙 古三、史海遨游、获取新知(二)1.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形势图元朝统一全国蒙古(元)元2.流芳百世文天祥合作探究二 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表现,那么文天祥抗元是否应给与肯定?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收获成功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隋朝大运河新知识学习(二)3.元世祖发展经济 元朝的大运河和隋朝的大运河有什么不同?独立思考一: 隋朝的大运河经过洛阳,呈弯曲状;元朝的大运河不再经过洛阳,截弯取直新知识学习(二)4.对外交往新知识学习(二)5.行省制度 元代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合作探究三收获成功 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
忽必烈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1.汉人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内迁。
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4.回族开始形成。
新知识学习(三)民族大融合汉 族波 斯维吾尔族阿拉伯人蒙古族回族回族的形成120612711276统一蒙古建立元朝行省制度(宋亡)文天祥忽必烈成吉思汗收获成功四、 你能说出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几个阶段吗?元朝的民族融合的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历史放大镜六、学以致用欢迎您到蒙古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