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学习目标】
1.认识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的词人的风格与作品、了解元曲出现;学会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了解宋元时期的书画名家。
2.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对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学习,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资治通鉴》的体例、内容、特点和史学意义?
2.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
3.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是什么?
?
4.宋元时期的著名绘画家和书法家有谁?代表作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
1.《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2.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
通过讨论填写表格,展示如下: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时间
文体
内容
(二)学以致用
1.展示材料: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取来一块圆木,用工具把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会从木枕上滑下来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自己,加紧编写《资治通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档案,还搜集了许多小说,笔记资料。司马光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
2.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3.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不过,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类别
概况
人物
作品、特点
史 学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叙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文 学
宋词
唐朝出现
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辛弃疾
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
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关汉卿
《窦娥冤》
绘 画
宋元特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两宋特色: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n《秋郊饮马图》
他的画被称颂为“神品”
书 法
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
“宋四家”
苏轼
蔡襄
米芾
黄庭坚
四、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2.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3.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
二、连线题:把下面古代文学家和他的作品用线连起来。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五、课外拓展
选一首你喜欢的宋词,配上一幅山水式景物画,几位同学合作办一期介绍宋词的小画报。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1)编年体通史。(2)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3)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4)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李清照
苏轼:生活在北宋,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两宋之交,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
辛弃疾:南宋时期,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3.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
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
4.《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赵孟? “神品”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頫n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探究比较
1. 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
2.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司马迁
司马光
时间
汉朝
北宋
文体
纪传体
编年体
内容
记叙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记叙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二)学以致用
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
成功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
要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
做学问,要有严谨认真的作风。
2.
3.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四、巩固练习
一、1.B 2. C 3.D
二、连线题: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课件40张PPT。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了解宋元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
绘画和书法成就。
2.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透过历史背景阐述历史现象的
能力。
4.领略文人风采,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学习目标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两宋词人、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难点:正确理解编年体、宋词等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你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么?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司马光
字君实,号迂叟,
北宋陕州夏县人,世
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年,主编《资治通鉴》。1.体例:编年体通史2.内容: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3.特点:取材广泛, 叙事明晰, 文笔生动。4.意义: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资治通鉴》自主学习快速抢答1. 《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对比 《史记》 《资治通鉴》作者:时间:文体:内容:司马迁司马光汉朝北宋纪传体编年体记叙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记叙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2.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体例特点优点缺点纪传体编年体以时间
为中心以人物
为中心便于记载
人物活动明白事情的
先后顺序
前后联系无法照顾
时间顺序、
事件联系人物生平、事迹不完整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讲练结合 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取来一块圆木,用工具把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会从木枕上滑下来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自己,加紧编写《资治通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档案,还搜集了许多小说,笔记资料。司马光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
动脑筋二、宋词和元曲念奴娇·赤壁怀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李清照 宋词始于唐朝,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宋词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
2.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
自主学习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豪放派:婉约派:苏轼2.作品:《念奴娇 ? 赤壁怀古》3.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1.时期:北宋李清照2.作品:3.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时期:两宋之交2.作品:3.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辛弃疾1.时期:南宋时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元曲 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
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不过,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讨论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腊梅山禽图 1.两宋的绘画特点。
2.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及其作者?
3.元代著名的画家是谁?人们怎样称颂他的作品?绘画自主学习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
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北宋 张择端赵 孟 ? 赵孟睿?泄???难Ъ摇⒒?摇⑹榉?摇4?阑?S小肚锝家?硗肌返龋??淖髌繁涣形?吧衿贰? 。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睿壕⑿阈劢 ⒐αι詈袷榉?1.“宋四家” 指的是哪四个书法家?
2.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唐朝楷书宋元:行书苏轼作品“宋四家”书法黄庭坚作品米芾作品蔡襄作品《资治通鉴》《念奴娇?赤壁怀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如梦令》 《窦娥冤》《清明上河图》“神 品”编年体通史《秋郊饮马图》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慷慨激昂
豪迈悲凉委婉清新、感情真挚一、选择题
1.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2.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A.陶渊明 B.王昭君 C.李清照 D.辛弃疾3.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声声慢》 B.《资治通鉴》
C.《念奴娇》 D.《窦娥冤》二、连线题:把下面古代文学家和他的作品用线连起来。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课外拓展
选一首你喜欢的宋词,配上一幅山水式景物画,几位同学合作办一期介绍宋词的小画报。展示才艺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你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么?
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展示司马光的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年,主编《资治通鉴》。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讲述故事,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回忆与之有关的信息,感受情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讲授新课】
第一目——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 阅读课本第一目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 《资治通鉴》的体例
2. 《资治通鉴》的内容
3. 《资治通鉴》的特点
4. 《资治通鉴》的史学意义
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自学后展示学习成果,(1)编年体通史。(2)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3)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4)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快速抢答] 1.《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2.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资治通鉴》的意义,通过列表比较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提高学生比较、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这两部史学领域最杰出的著作的特点、地位和区别。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能从书中找到吸取历史教训的答案,但不能逐字解义。教师引导补充:资治:帮助统治。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
通过讨论填写表格,展示如下: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司马迁
司马光
时间
汉朝
北宋
文体
纪传体
编年体
内容
记叙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记叙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提出问题]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那么编年体和纪传体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能通过理解课本文字,认识到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但对于优缺点比较不太明晰。教师通过展示表格加以补充。
体例
特点
优点
缺点
编年体
以时间为中心
明白事情的先后顺序前后联系
人物生平、事迹不完整
纪传体
以人物为中心
便于记载人物活动
无法照顾时间顺序、事件联系
[讲练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通过讲练结合的时间段示意图,让学生更明确《史记》和《资治通鉴》记叙的时间段。明确这些时间段的重要历史大事件。
展示材料: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取来一块圆木,用工具把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会从木枕上滑下来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自己,加紧编写《资治通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档案,还搜集了许多小说,笔记资料。司马光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提出问题] 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回答:学生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学生2: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
学生3:成功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
学生4:要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
学生5:做学问,要有严谨认真的作风。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认识到做学问要勤奋、认真、持之以恒。
第二目——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媒体展示:《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提出问题] 宋词始于唐朝,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
2.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
通过阅读课文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宋代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李清照
多媒体展示:苏轼:生活在北宋,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两宋之交,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
辛弃疾:南宋时期,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二、元曲
[提出问题] 1.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
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
[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片段: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不过,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提出问题]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所学内容,通过分析《窦娥冤》片段,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综合分析材料和理解能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第三目——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一、绘画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宋代有一位曾经被俘虏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画家。这就是宋徽宗。
多媒体展示 宋徽宗 作品《腊梅山禽图》《芙蓉锦鸡图》
[提出问题] 1.两宋的绘画特点。
2.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及其作者?
3.元代著名的画家是谁?人们怎样称颂他的作品?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1.两宋绘画特点:(1)宋元时期: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2)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2.《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3.赵孟? “神品”
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活动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多媒体展示赵孟畹摹肚锝家?硗肌贰?
二、书法:
[提出问题] 1. “宋四家” 指的是哪四个书法家?
2.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頫n多媒体展示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欣赏到书法家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课堂小结】
类 别
概 况
人 物
作品、特点
史 学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叙
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文 学
宋词
唐朝出现
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辛弃疾
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
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关汉卿
《窦娥冤》
绘 画
宋元特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两宋特色: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n《秋郊饮马图》
他的画被称颂为“神品”
书 法
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
“宋四家”
苏轼
蔡襄
米芾
黄庭坚
类别
名家
名作
体裁、风格
史学
司马光
宋词
苏 轼
辛弃疾
李清照
元曲
关汉卿
绘画
张择端
赵孟頫n书法
“宋四家”
【板书设计】
一、史学——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二、文学——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绘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n三、艺术——
书法:宋四家、赵孟頫n【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在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学习完相关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对所学知识通过表格加深记忆。 史学发展最卓越的成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的发展,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在绘画上,绘画创作题材广泛,尤其突出的是宋代风俗画的兴起,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杰出的代表。书法名家众多,各有创新,以“宋四家”和赵孟钭钗?怀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