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7 16: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 目 语文 年 级 二年级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单 元 六 课 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课时,共 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目 标 1.能采用多种方法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4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课文中介绍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结构。
板 书 设 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过程
学与教(以教导学,以学定教) 研讨记录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词语表中的词语。 2.再读课文。回顾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二、品读课文 (一)太阳 1.请同学们自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用手比划一下方向。 2.说说太阳是怎样给我们指引方向的,太阳——中午——南边,树影——北方。 3.晴朗的日子里,中午时分,高挂在南方天空的太阳,会让树影一直指向北方,这是不会变的。因此,文中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1)忠实:联系上下文猜猜意思,换一个词语——忠诚。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意思的一个好方法。 请用“忠实”尝试说一个句子。 (2)向导:用换词的方式猜意思,导游。向导:领路的人。 (3)感受拟人的作用。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4.感谢太阳帮助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来赞美它,请读第二小节。 (二)北极星 1.白天我们可以通过看太阳来辨别方向,那晚上该怎么办呢?请你和老师一起读第三小节。 2.从文中看出,北极星是指路灯,和太阳一样也能为我们辨别方向,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无论是向导,还是指路灯都说明它们有指示方向的作用,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让我们感觉更有趣,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字的魅力。 3.看图解读。现在我送给大家一个找到北极星的方法。北极星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来辨认,将勺边两颗星星天枢和天璇之间的距离延长五倍,就可以找到北极星。拓展星座。 4.让我们赞美一下黑夜里为我们指路的北极星吧,请读第三小节。 (三)大树 1.晴朗的白天和夜晚,我们都有办法,但是阴雨天怎么办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四小节。 2.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你发现了什么?是的,把大树当作人来写,还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联系“稀”猜测“稠”的意思。 看到“稀”字,你会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哪个词语呢?稀饭、稀粥。 稀: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你能从这句话中,借助反义词,猜出“稠”的意思吗?稠:多而密。(配树的图片) 4.为什么树叶的稠稀也能辨方向 原来大树的南面受太阳光照射多,枝叶就茂密;北面光照比较少,枝叶就稀少。 5.让我们一起感谢一下大树吧。(读第四小节) (四)积雪 1.自读。 2.分辨:与第一小节的“辨别”意思相近。这两个词语再次验证了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或者相近的意思让文字更加有趣。 3.看图解读。冬天,太阳从南边射过来,沟渠里的积雪在北面的,阳光照射时间长,化得快;在南面的,太阳照不到,雪化得慢。 4.小拓展。怎样通过高山上的积雪来辨别方向呢?出示图片。 5.带着感激读第五小节。 (五)点明主旨。 请你读一读本首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小节与第一小节相似,前三行是完全一样的。第一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最后一小节则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指南针,需要细细观察,多多去想。这正是首尾呼应。是啊,大自然的奥秘,只有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三、回顾总结 1.使用框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第二人称“你”,仿佛作者就是一个真诚的朋友,把大自然的秘密向我们娓娓道来,感觉更加亲切。 四、巩固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可以辨别方向的办法?上节课已经布置大家请教周围的人,或者查阅资料了。请你来说一说吧。 2.补充。年轮、苹果树上的苹果等。 五、课后作业 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 必做:尝试做一个表格,作为锦囊妙计,送给喜欢野外探险的亲朋好友。 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别中午太阳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方北极星大树积雪……
选做:1.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2.查阅资料并思考:本文所写的辨别方向的方法,适用于地球每一个地方吗? 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对文本更加熟悉,带着感情读课文
研 讨 小 结
1.写会本课生字和词语表中的词语。 2.读熟课文,读给家人听。 3.请教周围的人或查找资料,了解除了文中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外,还有哪些“天然指南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