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可能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113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大家初步了解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等稍复杂可能性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使大家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向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下过跳棋吗?下棋前,你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走棋?
大家交流,导入新课。
(以“下跳棋”这一大家比较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充分地利用大家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大家主动参与活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谈话:(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思考:图中两个同学是怎样约定谁先走棋子的?(大家回答)
师谈话:图中有两个袋子,你认为他们用哪个袋子来摸棋子公平?说明你的理由。
(大家回答,师随机评价)
师谈话:在甲袋中,红、蓝棋子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回答)
师谈话:请同学们猜猜,用甲袋来摸棋子,摸到红棋子和蓝棋子的可能性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大家回答)
师谈话:摸到红、蓝棋子的可能性到底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还需要怎样验证?(大家回答)
师谈话:对。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摸棋子来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小组摸棋子验证猜想)
师谈话:哪个小组想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大家交流)
师生小结:在甲袋中,红、蓝棋子各占总数的,所以摸到红、蓝棋子的可能性也都是。
师谈话:根据刚才的学习,谁能分析一下摸乙袋棋子为什么不公平?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小组交流)
师谈话:谁想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交流)
师生小结:在乙袋中,红棋子占总数的,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是;蓝棋子占总数的,摸到蓝棋子的可能性是,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蓝棋子的可能性小。
师谈话:根据前面的探究,你认为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大家回答)
师生小结: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关系;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发生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
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可能性的大小与游戏规则公平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大家回答)
师生小结:对每个游戏者的机会均等,游戏规则才公平,否则不公平。
充分利用大家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大家对可能性大小做出合理判断。同时引导大家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分析总结,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用分数来判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使大家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求可能性大小最基本的练习。(练习时,师可引导大家根据经验作出判断,再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4题。
这是一道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题目。(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充分交流,之后师继续设问“要使规则公平,该怎样修改转盘”,深化大家对知识的理解)
3.自主练习第3题。
这是一道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教师要引导大家明确“开锁人不知道哪把钥匙能打开门”(大家独立思考,交流订正)
4.自主练习第6题。
先让大家独立思考,再交流回答,教师要引导大家分类。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大家巩固基础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1.注重大家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大家对“摸哪袋棋子公平”作出合理判断。
2.注重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大家以熟悉的游戏活动“下跳棋前,摸棋子决定谁先走”的生活问题展开教学,使大家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地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物。
3.让大家充分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本节课一方面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另一方面,通过“摸哪袋棋子公平”的问题,引导大家用概率去猜测,通过思考验证,总结得出可能性的大小与概率的关系,大家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