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课标要求】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
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4.通过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学习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
【学习难点】
苏联解体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赫鲁晓夫改革”。第二部分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三部分为“苏联的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阅读教材,找出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作用、结果。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95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已经接近1 ( http: / / www.21cnjy.com )940年的水平,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还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粮食生产停滞不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50年全苏联的粮食产量仅有81 200万吨,比1940年还少440万吨。……1950年后,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下降,工业消费品严重不足,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你认为苏联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当时的苏联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结果?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阅读教材,找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2.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戈尔巴乔夫即将下台之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自我辩解道:“我明白,开始一场如此规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那是极其困难、甚至是冒险的事情。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
改革是必要的,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却令人痛心。你的看法呢?为什么?
三、苏联的解体
1.阅读教材,说出苏联解体的时间。
2.阅读材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一 列宁晚年已深切感受到对党和国家官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监督,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防止个人专断问题的重要性,可惜列宁逝世过早,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后来则逐渐背离了十月革命为建立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民主的原则:党的民主空气缺乏、严格的等级制度、领袖个人专权常常导致一些重大决策的失误;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党内特权阶层产生,引起党群关系的恶化;僵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常使国有财产被视为“无主人财产”;生产成果分配的不合理使群众丧失发展生产的兴趣;工农的主人地位仅仅成为宣传中的口号──苏共的演变不仅逐渐失去了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更为后来的反对派反共反社会主义提供了借口。
──《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材料二 1991年12月2 ( http: / / www.21cnjy.com )7日,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二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说:“造成苏联今天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的解体是公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
【自主建构】
【直击中考】
1.【2014江苏南京】20世纪8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www.zz&^s#tep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 .【2014江苏连云港】某小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来&%源:^中~教@网]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www.z%^*z~step.co#m]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2014江苏淮安】“它结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对 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 45 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德国分裂 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C.苏联解体 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4.【2014江苏无锡】《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巨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5.【2014巴中】“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该材料生动的描述了: ( )
美国的历史 B.苏联的历史 C.英国的历史 D.法国的历史
6.【2014雅安】“当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 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直接“毁灭”这个超级大国的苏联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7.【2014江苏扬州】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 2014年3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经历解释“改革红利”(收益)。
——《中华网》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材料四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请回答:
(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一城市?其性质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名称及时间。使农民获得“改革红利” 直接得益于什么政策?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赫鲁晓夫改革
2.(1)苏联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2)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3)他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2.戈尔巴乔夫对改革的自我辩解是苍白无力的。
原因:①从其改革进程与方向来看,戈尔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乔夫改革仓促不稳,方向错误。他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因阻力太大、成效低下,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既带来了社会混乱,也使苏联原有的民族矛盾激化。
②从改革后果来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突然剧变、解体,导致了经济衰退、政治动荡、社会混乱。
三、苏联的解体
2.历史原因:缺乏有效的民主政治建设:个人专权;党内特权阶层;干群关系恶化;僵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分配的不合理。
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的混乱。
【直击中考】
1.C 2.D 3.C 4.A 5.B 6.C
7.(1)城市:彼得格勒
性质: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或社会主义革命、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2)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
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3)后果:苏联解体
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答对其中1点即可)
(4)启示: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