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8.2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1课时
吞噬作用
细胞壁
溶解
先阅读教材P79~P82,理解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再完成课堂导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第一道:______和______。它们不仅能够______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
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______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_____
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第二道:体液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
破坏许多种病菌的________,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器官(淋巴结,
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第三道:__________(如胸腺、淋巴结和脾)和__________(如淋巴细
胞,白细胞的一种)。能产生______,清灭______。
皮肤
黏膜
阻挡
杀菌
清扫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细胞壁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抗体
抗原
2.抗体: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刺激______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
体的特殊________。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______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3.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
其特点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
有防御作用,叫__________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4.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
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________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淋巴
蛋白质
抗体
非特异性
特异性
探究主题:人体的三道防线
探究步骤:认真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和结合教材P79~P82内容,回答故事中所提出的问题。
1.一群不怀好意的病原微生物正在空气中飘荡,寻找合适的地方栖身。忽然这群病原微生物落到了小明身体上。病原微生物首先落到皮肤上。但是两小时后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都被消灭了。为什么?
[答案] 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
2.病原微生物也不肯罢休,它们找到了鼻孔,试图“穿孔而入”,它们能“随心所欲”么? 另外一群病原微生物找到了进入身体的另一个入口——口腔。它们能轻易成功吗?为什么?
[答案] 不能。
因为黏膜也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呼吸道上有黏膜,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粘住病原微生物,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可清除病原微生物,形成痰,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口腔中的唾液和胃中的胃液都有溶菌酶能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使它们溶解。
3.一群“幸运”的病原微生物还是穿过了第一道防线,抵达小明肺部的毛细血管。它们又会遇上什么麻烦呢?还有部分病原微生物进入了小明刚刚不小心弄伤的伤口,过几天还化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 吞噬细胞也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病原微生物抵达毛细血管也不能得逞,因为血液中吞噬细胞,可以将它们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进入伤口后,机体内的吞噬细胞可以包围它们,将其消化分解,“脓”是吞噬细胞与病原微生物的战斗后,双方的“尸体”。
4.病原微生物在穿过第二道防线的时候“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可是它们当中的一小支“精锐部队”——水痘病毒,却能够逃过这两道防线,到达小明的咽喉部细胞并攻击细胞。小明患上水痘,一周之后终于痊愈了。今年他的弟弟也患上了水痘,还经常与他一起玩耍,他却安然无恙。为什么?
[答案] 因为小明患过水痘,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这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水痘病毒是抗原,抵抗水痘病毒的物质是抗体。
探究小结:
1.列表比较人体的三道防线。
名称 组成 作用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病原体侵入、 杀菌、清扫异物 __________免疫
(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和吞噬细胞 杀菌、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 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 原 ________免疫
(后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
特异性
2.抗原、抗体及免疫器官之间的关系
3.列表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____________反应 对____________反应
形成 __________ 后天形成的
作用 弱 ____
体外异物都
一种异物有
生来就有
强
1.免疫的类型
2.区分抗原和抗体
(1)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如接种的抗毒血清。而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移植的器官、注射的疫苗、异种动物血清、引起人体过敏的花粉和食物等。
(2)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3)入侵机体的细菌、寄生虫、病毒等从免疫角度看它是抗原,但从传染病角度看它是病原体。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在无菌病房里治疗,这是因为严重损伤了人体免
疫的 ( )
A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第四道防线
2.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属于人体
的第几道防线和免疫类型依次是 ( )
C
A.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3.下列不属于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是 ( )
D
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骨骼
4.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B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
C.注射乙肝疫苗 D.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5.人体具有免疫防线,下图是某种病毒先后在Ⅰ、Ⅱ两个时间点两次侵
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二、非选择题
6.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会影响人体健康。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这是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科学界的基本判断。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保护自身健康。
(1)新冠疫苗的研制是战胜新冠病毒的根本之策。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
原理是:疫苗进入人体内相当于______,可刺激人体内的__________产
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注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时,
针刺入皮肤,皮肤属于保护人体的第____道防线。针刺处要用无菌棉棒
按压,一段时间后,针刺部位会自动止血,这与血液成分中________的
功能有关。
抗原
淋巴细胞
一
血小板
(2)“良好卫生习惯,有效预防新冠。”教室一天三扫、开窗通风、定
期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
切断传播途径
(3)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的阻截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______________。
减少实验误差
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防护能力最强的
是_ ____口罩。
③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
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