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讲师:xxx
专题六 遗传与进化
2024
中考二轮复习讲练测
目录
01
考情分析
02
知识建构
03
专题突破
2 大考点
7 大考向
7 类核心提炼
3 类新命题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跨学科】【新情境】【跨领域】【跨领域】
【新情境】【新情境】【跨领域】
考点二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考点一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考向0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考向02 遗传的物质基础
考向03 性状的遗传
考向04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考向05 生物的变异
提炼一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提炼二 遗传的物质基础
提炼三 性状的遗传
提炼四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提炼五 生物的变异
考向01 生命的起源
考向02 生物的进化
提炼一 生命的起源
提炼二 生物的进化
01
考情分析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考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 考点 考向 命题预测
理解遗传信息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遗传信息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逐渐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能够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高频考点有:生物的生殖方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转基因技术、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判断基因的显隐性、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的历程、自然选择等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中考命题重点,常以选择题或者非选择题单独考查,特别是“基因与性状”这一难点在复习时要结合遗传图解加以突破
遗传的物质基础 性状的遗传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02
知识建构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知识建构
03
专题突破
考点01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例1(2023 宜昌)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可靠的基石。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A器官是睾丸,只能产生精子
B.B细胞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输卵管
C.B细胞移动到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D.B细胞8周左右发育成胚胎
B
受精卵经过两个月的发育,长度可达22毫米,从外形上看已初具人形,因此,到第8周左右的胚胎就叫作胎儿
A器官是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细胞是受精卵,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输卵管
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例2(2023 呼伦贝尔)科学家将某些植物细胞如嫩茎切成的碎片培育成胚状体,再用营养物质和其它必要成分将其包裹起来,制成人工种子,可直接在田间播种,萌发成幼苗。如图1、图2分别为人工种子和菜豆种子模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使用人工种子可以节约大量粮食
B.人工种子的繁殖方式和菜豆种子不同,属于无性生殖
C.菜豆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是①②③④,人工种子的是胚状体
D.人工胚乳和菜豆种子中的结构⑤,都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C
人工胚乳和菜豆种子中的结构⑤子叶都能储存营养,都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使用人工种子可以节约大量粮食
人工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菜豆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是胚,它由①胚轴、②胚根、④胚芽、⑤子叶组成,人工种子的是胚状体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2 遗传的物质基础
例3(2023 常州)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
A.染色体、基因、性状
B.基因、细胞核、性状
C.染色体、性状、基因
D.基因、性状、细胞核
A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染色体、基因、性状。
解析思路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2 遗传的物质基础
例4(2023 兰州)下列关于遗传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B.DNA分子上的片段叫作基因,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C.细胞中都有DNA,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细胞中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基因是DNA分子上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DNA,如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DNA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3 性状的遗传
例5(2023 盐城)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一个无酒窝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无酒窝孩子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A
若用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一个无酒窝的孩子,此夫妇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Bb,遗传图如上,由此可见,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无酒窝孩子的可能性是
解析思路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Bb
B
b
BB
Bb
bb
Bb
B
b
Bb
×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3 性状的遗传
例6(2023 泰安)如图是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人的遗传病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个体3、4的基因组成均为Aa
B.个体9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C.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
D.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几率为
D
个体11的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个体11,患病的概率为,生男生女的比例为,因此,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
AB、个体3、4的后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Aa,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Aa,
9号个体正常, 基因组成是AA或Aa
个体9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个体10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几率为0
由此可看出:个体9是Aa的几率是,个体9、10生第2
个孩子患病的几率为:×=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4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例7(2023 孝感)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相同(雌性大熊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为XY)。某地发现了一只没有“黑眼圈”,通体白色的大熊猫,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的各种性状表现只与基因有关
B.通体白色大熊猫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C.以性染色体为依据,雄性大熊猫只有一种精子
D.大熊猫的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
B
大熊猫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大熊猫的各种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某地发现了一只没有“黑眼圈”,通体白色的大熊猫,这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雄性大熊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Y,因此雄性大熊猫能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X染色体的精子,另一种含Y染色体的精子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4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例8(2023 朝阳)家猫顽皮、可爱,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家猫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猫的X染色体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B.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18条+XY
C.其生殖细胞的常染色体组成是9对
D.此猫的性别是雄性
D
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中表示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猫,雄性的猫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一条性染色体X来自母亲;另外一条性染色体Y来自父亲
图中表示雄猫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18对常染色体+XY
雄猫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是18对常染色体+XY,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18条常染色体+X或18条常染色体+Y
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中表示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猫,雄性的猫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一条性染色体X来自母亲;另外一条性染色体Y来自父亲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5 生物的变异
例9(2023 南通)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与普通甜椒相比,太空椒果型增大,产量提高20%以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普通甜椒种子进入太空后,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改变
B.经太空漫游的普通甜椒种子,播种后都可培育成太空椒
C.培育的太空椒新品种性状稳定,不会再发生新的变异
D.未进入太空的普通甜椒种子不会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A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太空漫游后播种,培育出了产量高的“太空椒”,是太空环境引起普通椒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这种育种方法改变了甜椒的遗传物质。从而导致性状改变。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DNA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思路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5 生物的变异
例10(2023 烟台)变异现象普遍存在。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
B.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
C.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
D.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
D
“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均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思路
一、生物的生殖方式
受精卵
精子
卵细胞
种子中的胚
新个体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雄蕊花药产生的花粉
雌蕊子房里的胚珠
后代特点: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果、产生种子)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后代特点: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有性
生殖
易于产生变异,后代适应环境能力强
不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优点
缺点
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无性
生殖
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后代适应环境能力差
优点
缺点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二 、人的生殖
性别 结构 功能
男性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精囊腺、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女性 卵巢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 月经流出,胎儿由此产出
1.生殖系统的组成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产生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它们分别含有男性和女性的遗传物质。
受精卵发育成胚泡
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受精
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发育过程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胚胎的发育
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
分娩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胎儿的发育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2.发育过程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归纳总结
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有许许多多的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01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人的细胞中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
02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项目 概念 举例
遗传 亲子间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 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1.生物的性状
(1)遗传和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实现的。遗传是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内因,变异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2)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特征等统称为性状,包括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3)相对性状
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举例
番茄果实的红果与黄果
人眼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鸡的光腿与毛腿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性状的遗传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很多性状很明显地表现为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转基因生物的培育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亲代遗传给子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了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在1858年开始了一系列豌豆实验,在八年时间里他一共研究了28000株豌豆,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发现了重要的遗传规律。
2.实验材料是豌豆,选择豌豆的原因有:
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
01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为闭花授粉,容易获得纯合子
02
原因
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F2
P
×
F1
×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孟德尔实验的解释:
(1)相对性状具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如图,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如图所示: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由于雌雄生殖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有DD、Dd、dd三种,表现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可见,子一代(Dd)中,隐性基因d控制的性状虽然没有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只有子代的基因组合是两个隐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
02
人类的许多疾病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有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之分。显性遗传病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容易察觉,但是隐性遗传病比较复杂。
03
如果家族中出现过某种遗传病或携带致病基因,其后裔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大,如果有亲缘关系的后裔之间结婚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几率就增大。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二、禁止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0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一、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
(1)图解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二、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性别 体细胞(23对) 生殖细胞(23条)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22对 1对(XY) 22条 1条(X或Y)
22对 1对(XX) 22条 1条(X)
1.男、女体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生殖过程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N(体细胞)→N(生殖细胞)→2N(受精卵)
02
生男生女由男性决定(或由精子的类型决定)
04
体细胞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01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0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三、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女性的生殖细胞只有一种(22条常染色体+X),男性的生殖细胞有两种(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当含有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生女孩,当含有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生男孩。生男生女的几率为1: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易错提醒
精子≠一定含Y染色体,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性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只是数目不同。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一、变异的类型
1.变异的概念
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现象。自然界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有利,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利。
变异的概念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2.变异的类型
(注:变异根据其对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利,还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变 异
可遗传变异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
如红绿色盲。
不可遗传的变异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如经常在太阳底下工作的人,皮肤黝黑。
01
0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人工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转基因育种
通过生物繁殖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不断从中选择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如人工选育高产奶牛
不同种群、不同基因组成的个体间进行杂交,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培育纯合品种
如杂交水稻
通过采用射线照射和药物处理等手段,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如太空椒、无籽西瓜
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内,使被转入细胞表现出新基因的特性
如转基因猪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
考点总结
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如人类的镰刀型贫血症等。
由环境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就不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思路点拨:植物的生殖方式和语文学科的诗词歌赋相结合
【跨学科】植物的生殖方式和语文学科的诗词歌赋相结合
1.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①酵母菌的出芽生殖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③克隆羊的诞生④玉米种种下长出玉米幼苗⑤鸡蛋孵化出小鸡
⑥根状茎节上的芽长成新竹⑦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
A.①②③⑤ B.①⑤⑥⑦
C.①③⑥⑦ D.②③④⑤
【答案】C
①酵母菌的出芽生殖、③克隆羊的诞生、⑥根状茎节上的芽长成新竹、⑦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无性生殖;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④玉米种种下长出玉米幼苗、⑤鸡蛋孵化出小鸡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思路点拨:遗传物质与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
【新情境】遗传物质与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
2.2023年8月,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实验室正式投入启用。育种人员将大豆、小麦、油菜等种苗放到加速器底部接受X射线的辐照,经过选择获得优质品种。下列育种方式与上述育种原理相同的是( )
A.将毒蛋白基因转至普通棉花中培育抗虫棉
B.将普通甜椒种子送入太空培育出太空椒
C.经过多代选择培育出高产奶牛新品种
D.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答案】B
A、将毒蛋白基因转至普通棉花中培育抗虫棉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A不符合题意;
B、将普通甜椒种子经卫星搭载送入太空选育出的太空椒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为基因突变,B符合题意;
C、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经过多代选择、繁育,培育出高产奶牛新品种,属于人工选择育种,C不符合题意;
D、将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择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属于杂交育种,D不符合题意。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思路点拨:遗传学知识与“基因型身份证”新技术相结合
【跨领域】遗传学知识与“基因型身份证”新技术相结合
3.“科劳斯”辣椒有黄、橙、红三种颜色,在网络上爆红,科学家经研究得知其果皮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为红(BB)、橙(Bb)、黄(bb),现科学家将橙色辣椒的花粉授到黄色辣椒的柱头上,则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基因组成以及胚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A.黄bb,Bb/bb B.橙Bb,bb/bb
C.橙色Bb或黄色bb,Bb/bb D.黄bb,bb
【答案】A
辣椒果皮的颜色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和基因组成是黄色bb。综上可知,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基因组成以及胚的基因组成分别为黄bb,Bb/bb,A正确。
辣椒有黄、橙、红三种颜色,将橙色辣椒(Bb)的花粉授到黄色辣椒(bb)的柱头上,基因随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则胚的基因组成为Bb或者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思路点拨:遗传学知识与航空重大事件相结合
【跨领域】遗传学知识与航空重大事件相结合
4.“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2020年9月郑州市民李广利先生正式领取了他的基因型身份证。与李广利先生这张“基因型身份证”上的信息相关的遗传知识概念图如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质、染色体、DNA、遗传信息
B.细胞质、染色体、性状、DNA
C.细胞核、染色体、性状、DNA
D.细胞核、DNA、染色体、性状
【答案】C
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②染色体,它是由④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种③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因此ABD错误,C正确。
考点02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1 生命的起源
例1 (2023 滨州)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关于这一学说及其实验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米勒实验支持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D.米勒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现象
A
米勒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现象
大多数学者认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与现代大气相比没有氧气
米勒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1 生命的起源
例2 (2023 聊城)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 帕博通过古人类化石的基因组研究,发现现代人类祖先与其他古人种发生了广泛的基因交流,获得其他古人种有益的基因馈赠,让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祖先能够快速适应非洲以外的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现代人类的祖先获得的其他古人种基因都是有益的
B.现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通过化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
D.现代人类的祖先比其他已灭绝古人种更加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A
现代人类的祖先比其他已灭绝古人种更加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现代人类的祖先获得的其他古人种基因不都是有益的
现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是进化的结果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化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2 生物的进化
例3(2023 淄博)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原始鸟类为适应不同环境而进化成现存的各种鸟类
B.深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况受自然选择影响
C.猿和人的上肢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相似,可推断他们具有共同的祖先
D.草原上猎豹与斑马的奔跑能力都越来越强,这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A
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体现了不同生物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始岛类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不同特点,进化为原始的各种鸟类,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岛类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
不同区域的生存环境不同,不同体色的桦尺蛾在不同区城的分布状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采用比较法对猿和人的上肢骨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其组成及排列方式相似,推测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向02 生物的进化
例4(2023 青岛)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结核杆菌等病菌中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不再敏感的“超级细菌”。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
B.滥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变异
C.滥用抗生素使细菌群体中耐药菌的比例增加
D.“超级细菌”是抗生素对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环境变化
B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超级细菌”是抗生素对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A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只是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耐药菌存活并繁殖下去,A正确,B错误
滥用抗生素,细菌群体中耐药菌存活下来,不耐药菌被淘汰,这样,耐药菌一代代地繁殖下去,比例增加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1、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甲烷、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02
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
01
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原始大气
03
反应后的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04
米勒实验的结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3、米勒的实验:
2、原始生命起始于原始海洋,而不是海洋。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4、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推测法
原始大气
(水蒸气、氨、氢气、甲烷等)
有机大分子
(蛋白质、核酸等)
原始生命
(能生长、生殖、遗传)
原始地球火山喷发
有机小分子
(氨基酸等)
独立的多分子体系
(外包原始界膜)
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物质条件
(原始大气,其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01
能量条件
(紫外线、雷电、高温)
02
环境条件
(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03
原始地球为生命提供的三大条件
物 质
能
量
环境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一般而言,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化石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
总体趋势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
已成为选育农作物和家禽家畜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人工选择可以加速生物演变的历程。
人工选择
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说
(1)过度繁殖;(2)遗传和变异;(3)生存斗争;(4)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原因
01
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来的,而是由藻类植物进化来的
02
哺乳类不是由鸟类进化来的,而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04
生物进化的历程不包括体型由小变大
03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爬行类而不是两栖类
05
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遗传和变异是基础,适应者生存是结果
06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选择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温馨提示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思路点拨:生物的进化与考古新成果相结合
【新情境】生物的进化与考古新成果相结合
1.木薯含有氰苷类毒素,煮熟后才能食用。木薯产生氰苷类毒素能防御食草动物,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分析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动物的食用使木薯产生了氰苷类毒素
B.早期木薯中存在能产生和不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
C.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木薯更容易存活
D.动物对木薯的选择使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增多
A
A、变异是本来就存在,而不是因为动物的食用使木薯产生了氰苷类毒素,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A错误。
B、早期木薯中存在能产生和不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符合自然选择学说,B正确。
C、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木薯能防御食草动物,更容易存活,体现了适者生存的结果,符合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
D、木薯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动物对木薯的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可使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生存下来,并逐代积累、增多,符合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思路点拨:生命的起源与火星探测相结合
【新情境】生命的起源与火星探测相结合
2.海底透明鱼(如图)的体表色素已退化,可直接看到内脏和骨骼。下列关于透明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透明特征无法遗传给后代
B.海底环境对透明性状进行了选择
C.海底环境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D.色素性状的表现与基因无直接关系
B
A.海底透明鱼的透明特征是由基因决定,该性状可以遗传,A错误。
B.出现透明性状,是由于海底环境对该个体进行了选择;身体透明的个体更加适应海底环境,经过数代的选择,就出现了海底透明鱼,B正确。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既有适应海底环境的有利变异,也有不适应海底环境的不利变异,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海底透明鱼的体表色素等已经退化,这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思路点拨:生命的起源与航天科技成果相结合
【跨领域】生命的起源与航天科技成果相结合
3.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
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
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地雀喙的特征与遗传无关
D
A、地雀喙的形态或大小的改变与取食类型有关,A正确。
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B正确。
C、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不同的野生地雀喙的形状有明显差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不同地雀的性状不同其基因组成也不同,地雀喙的特征与遗传有关,D错误。
感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