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 看云识天气》精品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 看云识天气》精品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5 15: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课文导读】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如何看云识别天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法的科普文。作者凭自己多年的观察体验,抓住“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特征,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不同的云上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最后指出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局限性。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学习重点】
1.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比喻的妙处,摘抄、背诵文中的佳词妙句、语段,积累丰富的词汇。
3.培养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学法指导】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涉及的内容多、术语多,但文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学习这篇课文既要练习快速阅读,通过列图表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又要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同时多看看天上的云的,积累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并运用于生活中,以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给带点的字注音。
点缀( ) 轻盈( ) 绫纱( ) 冰雹( ) 圆弧( )
谚语( ) 弥漫( ) 晕圈( ) 峰峦( )
2.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 )
A.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B.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D.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3.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 )
①天空渐渐出现了一层薄云,②卷层云慢慢向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进,③卷云聚集着,④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⑤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⑥天气就要转阴。⑦这种云叫卷层云。
A.⑤③④①②⑦⑥ B.⑤③①④⑦②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4.辨析同义词含义,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空白处。
(1)那最 (轻快 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2)卷云丝丝缕缕地 (飘浮 起伏)着。
(3)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 (清楚 清晰)。
(4)云能够帮助我们 (识别 辨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5.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二、精段阅读
(一)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6.本段的中心句是:
7.“招牌”用的贴切、准确,请回答这是用的是什么修辞 其作用是什么
8.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9.与省略号省略的内容相呼应的是( )
A.天上的云 B.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C.姿态万千 D.变化无常
10.“姿态万千”是说云的 ,“变化无常”是说云的 。
11.文中运用了许多比喻,说说它们的重要作用。
( 二 )
①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它们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暮,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③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降临了。 ④夏天,雷雨来到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哗啦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2.解释。
(1)象征:
(2)预兆:
13.语段①同②、③、④段是什么关系 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14.语段中的②段介绍了哪几种云 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15.按介绍顺序将各种云的名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6.本语段对云的说明极其生动,这与对云的动态说明有密切关系,请举出一例。
三、拓展训练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这道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载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两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种美丽的天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 、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据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亿兆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种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色彩,而且因为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 “短晕”),未来12小时至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时(俗称“长晕”),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
17.从文章的内容和行文的语气考虑,将合适的句子填在第⑦段中的横线处。
1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第①段在诠释“晕”的概念时,从
和 两个方面说明了晕和虹的区别。
19.第③段中加点的“它们”指代 ,与“它们”相对应的一个词是 。
20.第⑤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21.对第④段中“晕”的成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B.晕是阳光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C.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D.晕是光线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晕”是云上的一种光彩现象,请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或“晕”的诗句或谚语。(不少于两句)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1.zhuì yínɡ línɡ báo hú yàn mí yùn luán
2.C
3.B
4.(1)轻盈 (2)飘浮 (3)清晰 (4)识别
5.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6.最后一句。
7.比喻,形象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8.总一分一总。
9.C
10.形态,特征。
11.形象说明云的形态之多。
12.(1)这里指用“薄云”这个具体事物表现天气的晴朗。(2)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13.总分,在内容上概括和提示下文。
14.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共同点:都是很美丽的。
15.卷云一卷积云一积云一高积云一卷层云一高层云一雨层云一积雨云。
16.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哗啦啦地下起暴雨来。(答案不止一处,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17.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8.晕 鲜亮的程度 色彩的排列
19.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各自
20.举例子  列数字  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21.A
2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炮台云,雨淋淋”;“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黑云压城城欲摧”(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