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国开中学高一下学期清明后摸底生物试卷 6.已知 A与 a、B与 b、C与 c 3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一、单选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A. 表现型有 8种,Aa Bb Cc 个体的比例为 1/8
要求。 B. 表现型有 4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的处理是( ) C. 表现型有 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8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②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如 D. 表现型有 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植株的高茎和矮茎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还有较高的直接经济价值 ④在花成熟前 7. 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去雄,然后套袋 ⑤雌蕊成熟后可以传粉,然后进行再一次的套袋处理 ①体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卵母细胞 ④精子 ⑤精原细胞 ⑥受精卵
A. 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A. ①②⑤ B. ①②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⑤⑥
2.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 8.下图为三个处于不同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乙可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A.F2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为 1∶2∶1 B.F2的性状表型比为 3∶1 B.乙、丙两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为 1∶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四条染色体
3.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R、r 表示)。从下表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9.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
一 红花 A×白花 B 全部为红花 A.2种和 2种 B.4种和 2种
二 红花 C×红花 D 红花∶白花=3∶1 C.2 种和 4种 D.8种和 4种
A.红花 A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Rr B.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C.白花 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Rr D.红花 C与红花 D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A)对黄色(a)为显性,果肉酸味(B)对甜味(b)为显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 AaBb、aabb 的两个个 11.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
体杂交,其子代的表型比例是( ) 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9∶3∶3∶1 B.1∶1∶1∶1 C.3∶1∶3∶1 D.1∶1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5.蝴蝶紫翅(P)对黄翅(p)为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遗传,某生物小组用 Pp 紫翅绿眼 Gg 和 Pp 紫翅白眼 gg 的蝴蝶进行杂交,F 出现的性 12.一种鱼的雄性个体不但生长快,而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高得多的经济价值。科1
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学家发现这种鱼 X 染色体上存存一对等位基因 D-d,含有 D 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
A.亲本的基因型是 PpGg×PPgg 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 )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B.F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 PPGG 个体占 1/8 A.X X ×X Y B.X X ×X Y C.X X ×X Y D.X X ×X Y
C.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 13.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的个体占 1/2 A.活体转化实验中,R 型菌转化成的 S 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D.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 B.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 R 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 S型菌
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 2/3 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 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
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 DNA酶处理的 S 型菌提取物不能使 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
{#{QQABYQSEggiIAJBAABgCUQFwCEKQkAECAAoGRFAAMAABCQFABAA=}#}
14.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 19.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可用 15N代替 32P 标记 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 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15.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
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 DNA分子 X射线 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 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B、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机率为 1/4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C、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 20.下列关于探索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6.如图为鼠的毛色的系谱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 DNA是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A.1、2 号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3、6 号的遗传因子组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 T2噬菌体的 DNA 是用 32P 直接标记的
成相同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 DNA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4 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2/3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C.4、5 号再生一个黑色母鼠的概率为 3/4
21.(12 分)某植物的花色由遗传因子 A—a 控制,现有以下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D.7号与 4号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为 2/3
亲本:红花(甲)×红花(乙)→F1红花(丙)、紫花(丁)。
17.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规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在红花、紫花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花,红花(甲)的遗传因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为实验材料,豌豆植株还具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
子组成是 ,为验证红花(甲)的遗传因子组成,可利用 F 中的 花植
B. 1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株与红花(甲)杂交,这种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作 。
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数量关系、
(2)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均与紫花(丁)杂交,则理论上子代的性状表现及
特征等)
比例为 。
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
(3)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子代植株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
18.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分子数
例为 (用分数表示)。
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2.(10 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 B 和 b、F 和 f 控制的,如下图所
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A.①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②细胞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C.③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D.④细胞一定处于减数分裂 I
{#{QQABYQSEggiIAJBAABgCUQFwCEKQkAECAAoGRFAAMAABCQFABAA=}#}
(1) 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定律。 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还可以推断突变型对野生型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若用
(2) 纯合橙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基因型 bbFF 植株的花色为_________色。 B、b表示该基因,F1 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现有基因型为 BbFf 的该植株自交,其子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橙色花 (3)若要进一步验证以上推断,可从 F2 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 F2 中
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若杂交一
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断成立。
23.(7分)下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 25.(13 分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在
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图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乙图细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染色单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
体。 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乙图对应丙图的________段,乙图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2)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 32P 或 35S 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
(3)丙图 bc 段,细胞中 之间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的 之 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变化。
间常发生相应片段的交换。cd 段 DNA 数量_____(大于、小于、等于)de 段 DNA 数量。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
24.(13 分)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种野生型雌、雄品系与纯种突 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
变型雌、雄品系(均未交配过),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图,回答下列问题: 所以搅拌时间少于 1 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
P ♀突变型 × ♂野生型 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 35S 和 32P 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 80%和 30%,证
↓
F1 雌雄相互交配 明_______ 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
↓ 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 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F2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 突变型
80 : 82 : 76 : 79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中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1)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常或 X”)染色体
{#{QQABYQSEggiIAJBAABgCUQFwCEKQkAECAAoGRFAAMAABCQFABAA=}#}国开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清明后摸底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5 DCDBD 6-10 ADABD 11-15 BBDC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 AD 17 BD 18 ABC 19 BC 20 BD
二、非选择题
21.(12 分,每空 2 分)
(1) 红花 Aa 紫花 测交
(2) 红花:紫花=2:1
(3) 1/9
22.(10 分,每空 2 分)
(1) 自由组合
(2) BBFF 白色
(3) 9 9 /16
23.(7 分,每空 1 分)
(1) 4 0
(2) de 极体
(3) 同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等于
24.(13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1) X 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F2 的性状分离比是 3:1,与结果不相符
2 B b b( ) 隐性 X X 、 X Y
(3) 野生型雌、雄 (突变型雌蝇和野生型雄蝇) 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
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1:1(野生型雌蝇:突变型雄蝇=1:1) (3 分)
25.(13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1 分)
(1) 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 DNA(核酸)
(2) 用分别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 32P 或 35S 标
记的大肠杆菌 (3 分) DNA 和蛋白质的位置
(3)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较低
DNA 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32P
(4) DNA (3 分)
{#{QQABYQSEggiIAJBAABgCUQFwCEKQkAECAAoGRFAAMAABCQ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