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16: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学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1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
1.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的值为( )
A.-4 B.4 C. D.
2.在等差数列中,,其前项和为,则的值为( )
A.25 B.55 C.100 D.-55
3.已知下表:
则的位置是( )
A.第13行第2个数 B.第14行第3个数
C.第13行第3个数 D.第17行第2个数
4.数列中,若,则这个数列的第10项( )
A.19 B.21 C. D.
5.已知数列,且,则数列的前32项之和为( )
A.128 B.64 C.32 D.16
6.设,则( )
A. B. C. D.
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中,最大的项为( )
A. B. C. D.
8.已知数列满足:,若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数列的前项的和是( )
A. B.
C. D.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在公比为等比数列中,为其前项和,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数列是等差数列
C.数列是等比数列
D.数列是等比数列
1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为中的最大项
C.
D.
11.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用沙粒和小石子来研究数,他们根据沙粒或小石子所排列的形状,把数分成许多类,如图中第一行图形中黑色小点个数:称为三角形数,第二行图形中黑色小点个数:1,4,9,16,...称为正方形数,记三角形数构成数列,正方形数构成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1225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
C.
D.,总存在,使得成立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且成等差数列,则__________.
13.数列中,,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
14.《孙子算经》中提到“物不知数”问题.如:被3除余2的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即,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验算步骤)
15.(13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16.(15分)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17.(15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对任意正整数,均有,求正整数的最大值.
18.(17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与满足,其中是与无关的常数,且.
(1)求;
(2)求和的关系式;
(3)猜想用和表示的表达式(须化简),并证明之.
19.(17分)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某林业公司种植速生林木参与碳交易,到2022年年底该公司速生林木的保有量为200万立方米,速生林木年均增长率,为了利于速生林木的生长,计划每年砍伐17万立方米制作筷子.设从2023年开始,第年年底的速生林木保有量为万立方米.
(1)求,请写出一个递推公式表示与之间的关系;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为等比数列,如果存在求出实数;
(3)该公司在接下来的一些年里深度参与碳排放,若规划速生林木保有量实现由2022年底的200万立方米翻两番,则至少到哪一年才能达到公司速生林木保有量的规划要求?
(参考数据:)
参考答案:
1.B
【分析】利用等比中项性质列式求解
【详解】等比数列中,.
故选:B.
2.A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利用求和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等差数列中,,
.
.
故选:A
3.C
【解析】根据表可得,第行的第一个数的下标为,然后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表可得,第行的第一个数的下标为所以时,第13行的第一个数的下标为79
所以的位置是第13行第3个数
故选:C
4.C
【详解】整理所给的递推关系:,
即:,且,
即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据此可得:.
本题选择选项.
点睛: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1)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2)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 变形,变成等差 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 累乘法 迭代法求通项.
5.C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可得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构成等差数列,分组求和即可.
【详解】数列中,,且,
则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
因此数列的奇数项构成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构成首项为0,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则.
故选:C
6.A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可得,结合题意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因为,
所以.
故选:A.
7.C
【分析】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及不等式性质分析可得.
【详解】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解得:,解得:,
所以,
所以,
所以为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又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综述:这四个选项中,最大.
故选:C.
8.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由此可知,进而,两式相减即可求出,由此可得,再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两式相减得:,

当时,,
即满足上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数列的前项的和,①

故选:A.
9.ABC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判断作答.
【详解】因为等比数列的公比,又,则,而,解得,A正确;
前项和,则,数列是等差数列,B正确;
又,则,有,数列是等比数列,正确;
因,则,显然不是常数,数列不是等比数列,不正确.
故选:ABC
10.A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由求得,然后根据等差数列求和,以及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对于:当时,;当时,,
经检验,当时,,故,A正确;
对于B:令,则,故当时,,故和为中的最大项,B错误;
对于C:正确;
对于D:
错误.
故选:AC
11.BCD
【分析】根据给定信息,求出数列的通项,再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即可判断作答.
【详解】依题意,数列中,,
于是得满足上式,
数列中,,
于是得满足上式,因此,
对于A,,则,A不正确;
对于B,因为,则,又,则,B正确;对于,
则,C正确;对于,取,则,所以,总存在,使得成立,正确.
故选:BCD
【点睛】易错点睛:裂项法求和问题,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12.
【分析】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到关于的方程,解方程求出代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即可.
【详解】因为成等差数列,
所以,
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

所以,
解得或,
因为,所以,
所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中项的性质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熟练掌握等差中项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是求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3.
【分析】依题意可得,即可得到是以2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从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因为,所以,又,所以,所以是以2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则.
故答案为:
14.19
【分析】根据题意,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即可得到,再由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知,数列是以2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
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19.
故答案为:19
15.(1)
(2)
【分析】(1)结合作差法可直接求解;
(2)由错位相减法可直接求解.
【详解】(1)当时,;当时,,
当时,满足上式,所以;
(2)由(1)知,
所以①,
②,
①-②得,
所以.
16.(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定义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构造方程组求得,进而确定;
(2)利用裂项相消法可求得,整理即可证得结论.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成等比数列,,即,
又,则由得:或,
当时,,不满足成等比数列,舍去;
.
(2)由(1)得:,

.
17.(1)
(2)11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列出方程组,求得首项和公差,即可求得答案;
(2)由(1)可得的表达式,结合二次函数性质求得其最小值,由任意正整数,均有可得,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得答案.
【详解】(1)由题意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设首项为,公差为,
故,即,
解得,故;
(2)由(1)可得,
当时,取到最小值-100,
故对任意正整数,均有,可得恒成立,
即,解得,
故正整数的最大值为11.
18.(1);(2);(3)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分别令,化简即可得结果;
(2)由可得,两式相减化为,从而可得结论;
(3)根据前三项,利用归纳推理可猜想,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1)由,①
当时,代入①式,得,
当时,代入①式,得.
(2)当时,
由①式,得,②
①-②得,,
即与的关系为,③
(3)由(1)得:;
由③得:;
猜想④,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④成立.
(i)当时,,所以当时,④式成立;
(ii)假设时,④式成立,即,
当时,由③得
所以,当时,④式也成立,
由(i)(ii)可知,对于,④式都成立,即通项为:
.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应用以及数学归纳法证明,属于难题.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结论的步骤是:(1)验证时结论成立;(2)假设时结论正确,证明时结论正确(证明过程一定要用假设结论)(3)得出结论.
19.(1)(万立方米),.
(2),理由见解析.
(3)至少到2032年底才能达到公司速生林木保有量的规划要求.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及递推关系;
(2)假设存在,则有,据(1)中的递推关系可求,再证明此时为等比数列;
(3)令,根据题设中给出的数据可得至少到2042年底才能达到公司速生林木保有量的规划要求.
【详解】(1)(万立方米),
又即.
(2)若存在实数,使得数列为等比数列,
则存在非零常数,使得,整理得到,
而,故即.
当,则,
而,故即,
故为等比数列,故存在常数,使得为等比数列.
(3)由(2)可得是首项为138,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故即,此时为递增数列.
令,则,
当时,,
当时,,
故至少到2032年才能达到公司速生林木保有量的规划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