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化学人教新课标9.2《溶解度》教与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化学人教新课标9.2《溶解度》教与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0-26 18: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化学人教新课标9.2《溶解度》教与学导学案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了解固体物质溶液度的含义;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或溶解性表获取相关信息。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条件的改变,让学生逐步建立用辨证的观点、发展的思维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利用溶液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P33-39,在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时,注意其对应的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它们间的相互转化;对溶解度的理解也要注意对应的影响因素;在溶解度曲线中,要能准确把握所对应点的意义,对于两曲线的交点,要深刻理解交点的含义。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 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2、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3、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① ;② ;③ 。5、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二、我的疑惑: 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的概念。把自己在自学中遇到问题写下来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完成实验9-5、9-6,做好书中对应的记录。1、通过实验探究和对现象的分析,进一步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概念。2、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思考:1、在上述两个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这种溶质”?2、如何辨别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3)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中组成的变化?(从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来分析) (4)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比哪个浓度大?二、溶解度(一)、固体溶解度:思考:在相同情况下,等体积的水(例如20ml)中,溶解氯化钠、硝酸钾等各种溶质的质量是否相同?这里的相同情况应指哪种情况相同?为什么?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1)由溶质和溶剂本身性质决定(内因)(2)温度(外因)思考:怎么样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比较呢?2、溶解度:(1)概念:(2)溶解度的意义:3、物质溶解能力相对大小:比较的条件:4、溶解度曲线:分析:(1)从溶解度曲线中能获得哪些信息?(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是怎样变化的?(3)各种情况下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怎样转变?(4)各类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二)、气体溶解度:分析:1、在饮用汽水时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这是为什么?2、喝了汽水后一会儿会打嗝,烧水时水还未沸腾,就有汽泡冒出,这又是为什么?3、上述两个问题说明影响气体在水里溶解能力的因素是什么?在比较气体的溶解度时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完成教材P30练习与应用1,2,3,4,5,6【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哪些/【课后反思,自悟自励】完成同步资料相应内容 小组协作完成,或教师演示完成(注意观察,并把所看的现象记录在相应的位置)组内交流完成,汇报小组讨论结果组内交流完成,汇报小组讨论结果独立完成对本节课的内容做自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