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部编版)24.唐诗三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部编版)24.唐诗三首(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7 22:06:49

文档简介

24.唐诗三首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挂罥(juàn) 翩翩(piān) 邺城戍(shù)
B .塘坳(ào) 老妪(yù) 口称敕(chì)
C .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 .布衾(jīn) 幽咽(yè) 风怒号(háo)
2 .下列诗句,与原文书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唇焦口躁呼不得 B .布衾多年冷似铁
C .心忧炭贱愿天寒 D .老翁逾墙走
3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
民的深切同情。
B .“把”“称”“ 叱”“牵” ,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
掠夺。
C .“手把文书口称敕” 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
有“文书”和“敕” ,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
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4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
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买花(白居易)
帝城①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
灼百朵红,戋戋②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
习为俗, 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 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 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
花③ ,十户中人④赋!
【注释】①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长安。 ②戋(jiān)戋:细小,微少的样子。 ③ 深色花:指红牡丹。 ④中人:即中户,中等人家。唐代按户口征收赋税,分为上中下
三等。
对以上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卖炭翁》中的“辗”字既写出路面结冰, 天气寒冷, 也写出牛车的重量, 表现了卖炭
翁的辛苦和勤劳。
B .《买花》前十四句写京城贵族买花, 后六句写田舍翁感叹买花。全诗行文晓畅, 讽刺
辛辣,具有较深的社会意义。
C .《卖炭翁》中伐薪烧炭的卖炭翁受欺凌受压榨却不敢反抗; 《买花》中田舍翁偶尔才
来买花的地方,低头长叹是因为他无法理解达官贵族的生活方式。
D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卖炭翁》以“夜来城外一尺雪”与“ 晓驾炭车辗冰辙”对 比, 反映出“ 宫市”掠夺的残酷;《买花》把“一丛”花与“十户”赋等同起来, 揭露了封建社
会达官贵人挥霍人民血汗、纵情享乐的事实。
5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 .杜甫的“三吏”是指《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
和《垂老别》。
B .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知《石壕吏》中“急应河阳役” 的“河阳”
应在黄河之北。
C .《石壕吏》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以及对社
会造成的极大破坏。
D .如《石壕吏》这种用韵宽泛,句数可长可短,格律要求较宽松的诗,叫格律诗。
二、综合性学习
6 .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诗海泛舟” 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下列
问题。
(1)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 从朝代、称号、诗风、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等方
面对其进行介绍。
(2)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 (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不少
于 50 字)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7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加以概括。
8 .同样是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
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
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
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你认为画线句中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
的理由。
10 .简要概括诗中“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并分析
其作用。24.唐诗三首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挂罥(juàn) 翩翩(piān) 邺城戍(shù)
B .塘坳(ào) 老妪(yù) 口称敕(chì)
C .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 .布衾(jīn) 幽咽(yè) 风怒号(háo)
【答案】D
【详解】D.“布衾” 的“衾”应读“qīn”。故选 D。
2 .下列诗句,与原文书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唇焦口躁呼不得 B .布衾多年冷似铁
C .心忧炭贱愿天寒 D .老翁逾墙走
【答案】A
【详解】A.有误。应为:唇焦口燥呼不得。故选 A。
3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
民的深切同情。
B .“把”“称”“ 叱”“牵” ,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
掠夺。
C .“手把文书口称敕” 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
有“文书”和“敕” ,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
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A 项正确;B 项正确;C 项正确;D 项不正确,应为:“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
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4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
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买花(白居易)
帝城①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 灼百朵红,戋戋②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 习为俗, 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 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 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
花③ ,十户中人④赋!
【注释】①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长安。 ②戋(jiān)戋:细小,微少的样子。 ③ 深色花:指红牡丹。 ④中人:即中户,中等人家。唐代按户口征收赋税,分为上中下
三等。
对以上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卖炭翁》中的“辗”字既写出路面结冰, 天气寒冷, 也写出牛车的重量, 表现了卖炭
翁的辛苦和勤劳。
B .《买花》前十四句写京城贵族买花, 后六句写田舍翁感叹买花。全诗行文晓畅, 讽刺
辛辣,具有较深的社会意义。
C .《卖炭翁》中伐薪烧炭的卖炭翁受欺凌受压榨却不敢反抗; 《买花》中田舍翁偶尔才
来买花的地方,低头长叹是因为他无法理解达官贵族的生活方式。
D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卖炭翁》以“夜来城外一尺雪”与“ 晓驾炭车辗冰辙”对 比, 反映出“ 宫市”掠夺的残酷;《买花》把“一丛”花与“十户”赋等同起来, 揭露了封建社
会达官贵人挥霍人民血汗、纵情享乐的事实。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 《卖炭翁》以‘夜来城外一尺雪’与‘晓驾炭车辗冰辙’对比”有误。《卖炭翁》以“一车炭,
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反映出“ 宫市”掠夺的残酷。
5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 .杜甫的“三吏”是指《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
和《垂老别》。
B .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知《石壕吏》中“急应河阳役” 的“河阳”
应在黄河之北。
C .《石壕吏》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以及对社
会造成的极大破坏。
D .如《石壕吏》这种用韵宽泛,句数可长可短,格律要求较宽松的诗,叫格律诗。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用韵宽泛、句数可长可短,格律要求较宽松的诗,叫古体诗。
二、综合性学习
6 .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诗海泛舟” 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下列
问题。
(1)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 从朝代、称号、诗风、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等方
面对其进行介绍。
(2)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 (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不少
于 50 字)
【答案】(1) 示例: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 其诗沉郁顿挫, 饱含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后人称 为“诗史”。其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
想。
(2)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的“诗海泛舟”活动圆满结束了。在这次活动中, 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最后我们用两句古诗与大家共勉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 ”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浇灌自己的理想之花,独领风骚。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人相关文学常识的把握。首先确定自己 最喜欢的诗人是谁, 然后从朝代、称号、诗风、代表诗作及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介绍即 可。(2)设计活动结束语, 要紧紧围绕“诗海泛舟”这一主题, 对本次活动情况进行小结
并提出希望,还要至少引用一句古诗,注意字数要求。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7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加以概括。
8 .同样是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
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7 .山林晴夜、雨后流急 8 .本诗通过雨后湍急的溪流侧面写出山雨的猛烈; 《茅屋》除了“床头屋漏无干处” 的侧面描写, 还有通过描摹“ 雨脚如麻” 的景象对雨的猛
烈进行正面描写。
【解析】7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所描写的画面的概括。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 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 一般为“通过…… 等景物, 描绘出一幅…… (意境特征) +时令+地点图景。本诗前两句描绘的是山间静夜 图;后两句描绘的是清晨雨后图。前者描绘了星月清辉、无云无雷的情形,后者描绘了
溪流湍急的情形。
8 .试题分析:比较阅读。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 正面描写;而本诗没有。这是两首诗歌在写法上最大的不同。作答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
诗句和所描绘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
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
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你认为画线句中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
的理由。
10 .简要概括诗中“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并分析
其作用。
【答案】9 .示例: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怒号”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了,读的
时候好像听到秋风咆哮, 风势极猛, 声音极大。 10.诗中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冷的画面;
渲染出了阴暗、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凄伤、愁苦的心情。
【分析】9 .本题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语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意思是: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
好几层茅草。 “怒号”本指愤怒地大声号叫;在此是形容狂风肆虐产生的声响;此句赋予 狂风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此时风势之猛,声音之大; 重读“怒号” ,使人有声临其境之感, 更加深切的体会到诗人眼睁睁茅草屋上的茅草纷飞
的无奈。
10 .本题考查诗文展现的画面及诗句的作用。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意思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 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秋天”本就凄凉;“墨色”形容云的颜色,预示着将降 大雨;此句运用环境描写,展现一幅阴沉暗淡的画面,营造暗淡愁惨的氛围;联系诗文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可知, 为下文
在漏雨之屋居住难以入眠做铺垫,烘托出诗人的凄伤、愁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