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5 18: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可是,她的实验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 无怪乎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制作:林志鹏 丁肇中(1936——),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 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得到知识。
彷徨: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掌握字词掌握字词肇( )埋没( )彷徨( )
格物致知:彷徨:修身::清谈:袖手旁观:不知所措:一帆风顺:zhào mòpáng huáng探究事物得到知识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 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文学常识: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出自《礼记》儒家经典研讨课文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出自《 》,
大 学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那么何谓“格物致知”?意思是: 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
然科学的实验精神。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举例论证)四、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原因:一些中国学生仍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五、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实验的方法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是不可缺少的。七、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方法: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2)小 结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层 层 深 入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学会质疑(有何疑问)示例: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 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证明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有关实践的格言名句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丁肇中作业:1、思考并讨论:“中国本土为何至今 得不到诺贝尔奖”。
2、完成学案课外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