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17 22:26:18

文档简介

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生物学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下图所示图像(仅显示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B.该时期细胞核中的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
C.该时期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D.统计多个视野发现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少于处于间期的细胞数
如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细胞周期中的部分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心体复制后在①时期移向两极
B.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②时期
C.图示③→②→①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③中细胞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为1∶1
探究香烟烟雾水溶物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极体中染色体数目与卵原细胞相同
B.第一极体由初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产生
C.带过滤嘴香烟烟雾水溶物抑制作用强于无过滤嘴
D.吸烟可能导致育龄妇女可育性降低
下图甲是某雄性果蝇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注:细胞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图甲中的AB段
B.图乙细胞③中1号和2号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C.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甲的CD段,DE段代表受精作用
D.图乙细胞②是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共有4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动物细胞分裂时,粘连蛋白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水解酶可水解粘连蛋白,该酶在间期DNA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SGO蛋白,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GO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B.SGO蛋白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C.SGO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粘连蛋白水解后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XdY的高等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⑥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相关的基因或染色体,已知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本题中不考虑其他基因)(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①形成②和③的过程中
B.正常情况下该动物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
C.若将图示①细胞中的相关基因用荧光标记,则⑤和⑥中荧光点的个数不同
D.②细胞分裂后期含2条Y染色体
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一个正在分裂的果蝇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该果蝇是雌果蝇
B.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C.当荧光点移动到③所示位置时,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末期
D.图甲所示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对应图乙的EF段
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在该实验中闭眼抓球,将降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B.重复100次实验后,抓到Bb组合的概率约为32%
C.据容器中豆子颜色及比例,能够确定亲代基因型及比例
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目能够模拟亲代等位基因的数目
M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编码毒蛋白,该毒蛋白对雌配子无影响,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同株水稻不含M基因的花粉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实验小组让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隐性性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6.下列说法错误是( )
A.上述亲本植株中含m基因的花粉有1/2会死亡
B.基因型为Mm和mm的植株正反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同
C.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5
D.F1个体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16
下图为某植物(2n=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取该植物的子房制成临时装片,才能观察到上面的图像
B.图甲、乙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均有48条姐妹染色单体
C.与图丙细胞相比,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均加倍
D.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最可能为AB、Ab、aB、ab
某植物的抗病与不抗病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一纯合抗病植株与一纯合不抗病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抗病,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13∶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病与不抗病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与纯合不抗病植株杂交,子代中不抗病植株占1/2
C.F2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D.F2中不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且都为纯合子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翅外展黑檀体果蝇与野生型纯合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B.菱形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F1中雄蝇均为野生型,雌蝇均为菱形眼
C.基因型为RaraEe的果蝇,减数分裂可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
D.痕翅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
摩尔根将控制白眼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后,用F1中的红眼雌蝇(X+Xw,+代表红眼基因,w代表白眼基因)与亲代中的白眼雄蝇进行回交,开展后续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回交实验的后代中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3:1:3:1
B.若用回交获得的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则后代中雌蝇都为白眼,雄蝇都为红眼
C.若用回交获得的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交配,则所有后代都是红眼,且都能稳定遗传
D.若用回交获得的雌蝇和雄蝇进行自由交配,则其后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为7:9
人的ABO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的。其中基因1A和IB都对i为显性,IA和IB等位基因的存在,分别让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或B抗原,进而使个体的血型表现为A型或B型;当IA和IB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血型为AB型;基因型为ii的个体,表现为O型。只有红细胞表面有由基因H编码的物质H存在时,A抗原和B抗原才可以存在于红细胞表面;基因型为hh个体由于无法形成正常功能的物质H,会使得个体表现为O型,无论IA或IB存在与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型均表现为O型的父母,其亲生子女的血型表现不可能为A型或B型
B.基因型为IAiHh和IBiHh的父母,生下血型为AB型的孩子的概率为1/16
C.一位A型血的女士跟一位AB血型的男士结婚,其孩子血型可为A型、B型、AB型或O型
D.A型血的女士的两个儿子分别是O型血和B型血,其丈夫一定是B或AB型血
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及其适用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B.真核生物生殖时,细胞核内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下图 1 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图示部分染色体);图 2 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 DNA 含量变化关系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的细胞甲的名称是 ,该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图 1 中的细胞乙所处的时期是 ,该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单体。图 2 中曲线bc 段对应的 M 值应为 。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 基因与 a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 2 中 段。
(4)细胞丙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基因A和a的控制,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黄色。这种黄色植株能长出幼苗,但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会在成熟前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绿色植株(Aa)能够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请用孟德尔分离假说的核心观点解释原因: 。
(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让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得F1,再让F1中的成熟植株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幼苗的表现型有 种,F2成熟植株中的杂合子占 。
(3)基因型为AA的植株若在光照较弱时发育成熟,则表现为浅绿色。现有一浅绿色植株,为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最简便的遗传实验方案,并简要描述实验思路: 。
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但在遮光条件下培养,两者均发育为黄色,这一现象说明

某种牧草有叶片含氰(有剧毒)和不含氰(无毒)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该相对性状受多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现有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种不含氰植株,育种工作者对它们做了以下两组人工杂交实验:
实验一:甲与乙杂交,子代(F1)全为含氰,F1自交得F2含氰与不含氰之比为1170:910
实验二:乙与丙杂交,子代(F1)全为含氰,F1自交得F2含氰与不含氰之比为810:630
相应基因依次用A/a,B/b,C/c,D/d……表示,不考虑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牧草含氰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当至少有 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有剧毒。
(2)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丙的基因型为 ,在实验一中,让F2中的不含氰植株自交,其中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为 。
(3)该植物的花色同时受Y、y与R、r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Y_rr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yyR_的植株开黄花。将自然状态下的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出现这种分离比的原因是F1产生的配子中 ,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果蝇属于小型蝇类,卷翅基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缺陷造成的,卷翅纯合会使果蝇胚胎死亡,卷翅与正常翅用A/a表示,科学工作者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组实验可知卷翅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卷翅亲代的基因型分别是 ;根据分离定律推理,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应该为 。
(2)想要通过另外一组杂交实验验证某只卷翅雄蝇为杂合子,现有卷翅、正常翅雌蝇作实验材料,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思路:
结果预测:若后代出现卷翅:正常翅= ,则能证明卷翅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和a两种类型,且比例为1:1。
实验结果显示,统计的数量足够大,无论卷翅与卷翅杂交还是卷翅与正常翅测交,结果都偏小,科学家研究发现,卷翅基因的外显率只有90%,即Aa基因型的个体有10%为正常翅(外显率指某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正常翅基因纯合的个体的外显率为100%,甲组实验中子代实际性状及分离比是 。
1909年摩尔根从红眼果蝇种群中发现了第一个白眼果蝇,并用它做了杂交实验(如甲所示)。
(1)果蝇适合选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特点有: (写两个即可)。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中,分析F1的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分析F2的结果,你的推测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提示:不考虑X与Y的同源区段)。
(3)若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推测是否正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的杂交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子代雌雄均为红眼,则基因在 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 ,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 ,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
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CAABB 6-10 CBBDB 11-15 BBDC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初级精母细胞 不一定相同(2分)
(2)有丝分裂后期 0 1/2
(3)bc
(4)极体(或第二极体)和卵细胞(2分)
17.(每空2分,共10分)
(1)浅绿色植株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A和a)分离,进入不同配子中
(2)3 1/2
(3)让该植株自交,将获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4)叶绿素的合成既受基因控制,也与光照条件(环境条件)有关
18.(每空2分,共12分)
(1) 两 2
(2) aabbCC 0
(3) 雄配子Yr致死 YYrr、Yyrr
19.(每空2分,共12分)
(1)显性 Aa、Aa 卷翅:正常翅=2:1
(2)利用该卷翅雄蝇与正常翅雌蝇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1:1
(3)卷翅:正常翅=3:2
20.(每空2分,共12分)
(1)容易饲养,染色体少,相对性状稳定且容易区分,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
(2)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X
(3)常 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 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