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七课《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6张ppt含朗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课《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6张ppt含朗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5 16:44:37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陶渊明(365--427)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看图猜诗句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看图猜文朗读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想象诗歌所绘之景,体会诗人心境第一阶段 品读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归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从何而归官场 尘网、樊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羁鸟、池鱼 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作者为什么要回归田园?(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 守拙归园田
为何而归 找出诗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归向何 处诗人写了哪些景物?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感官?视角有何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景 语情 语恬淡
舒畅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
和平
宁静
归去如何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宁静、闲适、喜悦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归隐后的情感的诗句和词语。小结:本诗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以及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热爱之情.
第二阶段 赏析彼得.梅尔
英籍知名作家,曾任国际大广告公司的高级主管。但他厌倦了城市生活的压力,带着妻子和爱犬来到普罗旺斯,过着几乎隐逸的生活。并开始创作生涯。在彼得.梅尔的笔下“普罗旺斯”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名称,更代表了一种简单无忧、轻松慵懒的生活方式。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从诞生之日起,就谨慎地保守着她的秘密,直到英国人彼得·梅尔的到来,普罗旺斯许久以来独特生活风格的面纱才渐渐揭开。第三板块:拓展延伸《普罗旺斯的一年》四月
薄雾如纱,在湛蓝天空下笼罩着山谷的早晨。我们散步归来,狗儿们身上沾湿了露水,胡须映着阳光闪闪生辉。它们首先看见那陌生人,勇猛地绕着他打转,作出狰狞攻击的样子。    自行车骑士
不过,前几公里也没什么,我们让轮子滑动,只管欣赏风景。樱桃开始红了,葡萄藤包覆着绿叶,不再是冬天的枯朽模样;山色青苍柔婉;轮子在地面摩擦出规律的声响。偶然有迷迭香、薰衣草或百里香的气味飘过。这比散步有趣,又比开车安静、健康,不算太累人,可挺让人愉快。以前我们怎么 没骑?以后我们天天骑好不好?薰衣草和芦笋
敞开的门外传来青蛙的鸣叫和夜营悠扬的歌声。我们走出屋外,再饮一杯。月光照亮了新种的薰衣草花圃,狗儿在苜蓿田里搜索野鼠的踪迹。
17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细描也叫工笔描绘法,这原是绘画的一种用笔方法,这种方法讲求工整、?细致、纤毫毕露。借用到写作中,细描是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 小结
诗歌的美,学会鉴赏
图画美——白描勾勒出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水墨画。
意境美——恬淡闲适、质朴自然的境界。
语言美——质朴清新,如话家常,娓娓道来;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 孟 山水田园诗派1、从何而归?弃官场
2、为何而归?爱丘山
3、归向何处?归园田
4、归去如何?返自然根据提示,围绕”归”,
背诵《归园田居(其一)》作业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
2、搜集《归园田居》其余四首,更进一步体会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3、学习本诗,描绘自己理想的生活场景, 200字左右。
谢谢指导! 谢 谢 指 导!归园田居(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
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
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
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
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
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