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谏逐客书》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斯其人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3.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 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 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导入: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哲理,出自于哪篇文章?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所采纳。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 ①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③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④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司马迁认为,李斯的“老鼠哲学”决定了他一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极度的利己主义、自私主义。 写作背景 在秦王嬴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使秦无暇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终于同意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走。 到秦王政十年,嬴政二十二岁,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丞相吕不韦。秦王把吕不韦免了职。不久又逼他自杀。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不久嬴政下逐客令,非秦者去,李斯也列入了被逐的行列,为了保存自己,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最后做了秦国宰相。李斯终于从厕鼠变成了仓鼠。 客卿,古代官名,是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 秦有客卿之官(爵为左庶长)。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在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等。 章:是用来谢恩;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控告别人; 表:是用来陈情请求; 议:是用来提出异议; 疏: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整体感知第一段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1,请同学们诵读第一段,梳理本段的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表格,并思考。 2,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划出作者在这一段中罗列的人和物,并根据找到的人和物将这一段划分层次。 本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段首至“何也?”)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至“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至“适观而已矣”)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至段尾) 【思考】文章第2段运用大量铺陈,铺张扬厉,运笔气势纵横,论辩酣畅淋漓,历来被认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分析其论述层次并指明论证方法。 这一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段首至“何也?”): 秦用异国物:举例论证,排比论证。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至“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若不用异国物的后果:排比、假设、举例论证。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至“适观而已矣”): 指明秦君取物的原则——快意、适观:举例、对比论证。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至段尾): 说明爱异国物,逐异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对比论证。 铺陈,即展开陈述,就是浓墨重彩地对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展开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 类比论证:重物轻人 由回顾历史转入现实。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事实,进一步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 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一、从属性上区别:
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邹忌和齐王同为统治阶级,他们具有同样的阶级属性。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故美于徐公。推出同为统治者的齐王也具有相似的属性:宫妇左右莫不四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
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譬如:《谏太宗》中,治理国家需要积累德义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身属于不同属性的事物,只是存在相似点。这一点是基于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3段在论证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①比喻论证。 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启发秦王认识到“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进一步表明“纳客”的重要性,进而使秦王反思“逐客”之过。 ②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正是“不却众庶”,正面论证了“纳客”为上策。 反面:今秦国“逐客资敌”是“藉寇兵而盗粮”,指出“逐客”的造成危害是“资敌国” “业诸侯”“裹足不入秦”,与“纳客之利”对比。 综上,本段为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qián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jiè寇兵而赍jī盗粮”者也。 结论: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危亡。 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前文。 ●第一,“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第二,“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第三,“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 ●第四,“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第四段得出什么结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论:驱逐客卿关乎秦国危亡。 作用:总结深化,呼应前文。 第一,“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第二,“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第三,“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 第四,“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课 堂 总 结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