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54: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感悟诗人寄寓在诗歌中的情感。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了解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遒劲清新。他的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知识链接:飞来峰
飞来峰,有两说:一说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
另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传说此峰从西施的故乡诸暨飞来。
1.学习诵读,理解诗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学会诵读
学会诵读
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感知诗意
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桌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交流积累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记一记
读一读
听说在飞来峰最高的塔上,
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
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小声诵读全诗,思考:
1.诗歌前两句写出了塔的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3.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感知诗歌内容。
整体感知
反复突出塔高,为下文抒情蓄势。
塔高
飞来山上:塔在山上,位置高;
千寻塔:夸张数字,突出高;
鸡鸣见日升:侧面表现其高。
知识链接:浮云
据考证,西汉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诬陷,挑拨君臣关系,让皇帝受到蒙蔽。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唐朝的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也写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
了解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30岁时,皇佑二年(1050年)夏,是作者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所作。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王安石变法,触动了文官阶层及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当时朝中大臣的纷纷阻挠,改革推行屡屡受挫,最后失败,王安石辞官回乡。
2、结合链接材料,体会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1)“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双关),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奸邪小人)。
(2)“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身居高位,政治上的最高层。
情感: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从王安石的诗句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整体感知
哲理:
①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③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处。
3.学习写法,品读语言。
1.诵读体会,诗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的?
学习写法
(1)双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双关),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奸邪小人),还可以理解为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②“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身居高位,政治上的最高层。
1.诵读体会,诗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的?
学习写法
(2)正面侧面(虚实)结合: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①正面实写:“飞来山上”写塔在山上,位置高;“千寻塔”夸张数字,正面虚写突出塔高;
②侧面虚写:“闻说”是虚写传闻;“鸡鸣见日升”侧面表现塔高。
1.诵读体会,诗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的?
学习写法
(3)用典: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引用“浮云蔽日”的典故,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品析诗句
提示:
可以从炼字、情感、手法、画面、意象等角度考虑,选择自己理解最深入的一句诗进行赏析。
注意表达要充分,格式要正确。
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品析诗句
写法角度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运用夸张手法,正面侧面结合,虚实结合,突出了塔的高峻,暗写诗人对前途的憧憬。为下文的抒情蓄势。
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品析诗句
写法角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引用“浮云蔽日”的典故,“浮云”和“最高层”一语双关,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品析诗句
哲理角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引用典故,一语双关,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也给人以哲理的启示:①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②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课堂小结
主旨上: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写法上: 1.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结合;
2.用典、双关、夸张。




内容理解
千寻之塔:极言高塔高。
抒发情感
鸡鸣日升:渲染塔高。
不畏云遮目,身在最高层。
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大无畏精神。
写景
议论
名句赏析
夸张:飞来峰上千寻塔。
双关:浮云(困难阻力,奸佞小人。)
不畏浮云遮浮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修辞角度
哲理角度
1、背诵、默写诗歌,整理笔记;
2、比较三首登高诗在内容、情感、写法等方面的异同。
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