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10: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行路难》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感。
2.通过朗读方法和技巧,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境界。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感。
2.通过朗读方法和技巧,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是剑侠谪仙;他,是盛唐气象。他,穿越千年的风霜,饮一樽清酒,邀一杯明月,舞一曲剑歌,留下一个飘逸绝尘的背影……
知背景 明基调
公元742年,41岁的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被权臣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正字音 明节奏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理诗意 悟情感
1.路,难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学生翻译,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忧愁与惆怅,联系作者的经历(通过想象的场景来表达自己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
2.行路?难。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学生翻译。哪些词语体现出价格昂贵?(斗十千,直万钱)夸张。
朗读:重读“斗十千”和“直万钱”,学生试读。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学生翻译。(箸:筷子,投箸:放下筷子)联系作者的心境。讨论鲍照《拟行路难》中的语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哪种表述更好?为什么?朗读:语速放慢,字音拉长,学生试读。
学生朗读前三句诗歌。(学生自由读+女生齐读)
3.行路,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学生翻译。(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4.路难,行?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前两句运用了反复,强调了道路的艰难。
朗读:注意语速要加快。学生试读。
5.路难,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合“会”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1)会合,聚会;(2)一定,必定。这里主要采用第二种。
朗读:注意语调逐渐增高,学生试读。
学生朗读后三句诗歌。(学生自由读+男生齐读)
学生读全首诗歌(学生试读+教师范读+齐读)
寻足迹 懂李白
(742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745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52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53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进了诗歌当中,在困难中百折不挠,在挫折中愈发自信。
学生齐读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经典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