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练习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练习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8 11: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熔化后,容器内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台秤的读数是增大还是减小。(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
A.下降、减小 B.上升、减小 C.下降、增大 D.上升、增大
2、北京第24届冬奥会火炬,其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为钢的7至9倍。火炬采用氢作燃料,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 B.硬度小 C.导热性好 D.耐高温
3、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a、b、c三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可知(  )
A.质量相同的a和b两物质中,b物质的体积小
B.体积相同的b和c两物质中,c物质的质量大
C.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三种物质的质量增大时,各自的密度也随之增大
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物质密度为2.7kg/m3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的体积比为3∶1
C.乙物质密度为0.9×103g/cm3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乙的质量比为3∶1
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一只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后、质量为40kg,瓶内氧气密度为,则空氧气瓶质量为__________kg,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质量为20kg,此时,氧气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甲、乙两实心物体的密度之比为4:3,若甲、乙两物体体积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物体截去三分之二,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小红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滴水龙头浪费水”的实验。先将一个质量为14g的空烧杯放在一个滴水龙头下面接水1h。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为______g。
4、如图所示为商店里使用的案秤。其工作原理与实验室中的基本实验仪器______相似。使用前,将案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若发现砝码盘下跌,应将调零螺丝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某次称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被称物体的质量是______kg。
5、体积为50cm3的木块,质量为30g,它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2∶3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已知一块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求:该“全碳气凝胶”的密度是多少?
2、底面积50cm2、高12cm的平底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液面高度为10cm(如图甲)。现将一个质量为1.17kg的金属球投入杯中,小球沉底后,发现有水溢出杯口,待液面稳定后将玻璃杯外壁的水擦干再平稳地放在电子秤上,测其质量如图乙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已知:水的密度,平底玻璃杯的质量和厚度均忽略不计)
(1)甲图中水的质量;
(2)溢出水的体积;
(3)金属球的密度。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每当酒朋诗侣相会,吟诵魏武帝曹操的著名诗篇:《短歌行》,开怀畅饮汝阳杜康酒,就引人联想起中国秫酒的发源地,酒文化的摇篮——汝阳杜康村。如图所示,这款杜康酒的酒瓶质量为300g,最多能装质量为1.0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瓶子的容积;
(2)这个瓶子最多可装密度为1.8×103kg/m3的蜂蜜多少kg;
(3)这个瓶子装满酒时总质量为1.1kg,则这款酒的密度是多少kg/m3?
4、经调查我国有4亿人需要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在中国,青少年总近视率已经高达53.6%,这个比率在全球稳居第一,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足足增加了15%,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技术指标如表所示。求:
(1)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其体积是多少?
(2)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PC镜片(也称宇宙片、太空片),PC镜片是目前光学镜片中最轻的一类镜片,相同体积的PC片比树脂镜片轻了40%,PC镜片的密度为多少?
材料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镜架) 钛合金(镜架)
透光量 92% 91% — —
密度(kg/m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5、体积为30cm3、质量为89g的铜球,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为空心,在其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求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3)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在密度知识学习后,同学们尝试完成下列实验。
(1)小强用天平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甲,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②将装有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中,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乙所示,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___________g;
③将牛奶倒一部分至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30mL,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2=65.5g,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2)小婷用另一种方法测石块的密度:电子秤、水杯、记号笔等工具进行了如下的测量。
①用电子秤测出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总质量m1,示数如图2甲;
②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杯中,测得杯、水、石块的总质量m2,示数如图2乙所示。石块浸没足够长时间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石块(忽略石块表面带出的水);
③向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处,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m3,示数如图2丙所示。
根据以上测量,可得石块的体积表达式为V石=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在测量完成后,小婷发现石块吸水,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若已知该石块每50cm3最多能吸水的体积2.5 cm3,则未吸水时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g/cm3。(如果不能整除,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个小数)
2、小丽和小明要“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丽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__________;其测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
(2)小明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内____________;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3)按_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以减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按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已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4.1g。将烧杯内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cm3,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__g,则小明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3、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小奇选取的天平配备的砝码规格为100g、50g、20g、10g、5g。
(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台面上,刻度盘指针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调节。
(2)正确调节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估计空烧杯的质量约30g,则依次往右托盘放入20g和10g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则应取下10g砝码,加上_______g砝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最后,测得空烧杯质量为。
(3)如图2所示,为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则杯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
(4)以下操作中,天平的两次平衡,指针均在刻度盘的中央刻线处,则对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
A.放置天平的台面不水平
B.砝码集中在托盘的一侧
C.两个托盘的质量有差异
D.称量中水平台面被推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在冰块熔化过程中,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且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由可知,冰熔化成等质量的水后体积变小,所以容器内液面将下降;将冰块、酒精、杯子视为一个整体,冰熔化前,该整体的重力由台秤和绳子共同承担,冰熔化后,绳子将不再有拉力,该整体的重力完全由台秤承担,由于该整体的重力不变,台秤承担的份额增加,所以台秤的示数变大。
故选C。
2、D
【详解】
A.碳纤维质量约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说明碳纤维具有密度小的特点,故A错误;
B.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为钢的7至9倍,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硬度大,故B错误;
CD.氢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差,耐高温,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当a和b质量都为6g时,a的体积为4mL,b的体积为6mL,所以a的体积小于b的体积,故A不符合题意;
B.当b和c的体积都为6mL时,b的质量为6g,c的质量为3g,所以b的质量大于c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当,,则
当,,则
当,,则
所以,故C符合题意;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为定值,质量变大,密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BC.由图像可知,当甲、乙物质的质量均为2.7kg时,甲的体积
V甲=1dm3=1×10-3m3
乙的体积
V乙=3dm3=3×10-3m3
则甲、乙的体积比为
V甲∶V乙=1dm3∶3dm3=1∶3
甲物质的密度
乙物质的密度
故ABC不符合题意;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均为V时,则甲、乙的质量比为
m甲∶m乙=ρ甲V∶ρ乙V=ρ甲∶ρ乙=2.7×103kg/m3∶0.9×103kg/m3=3∶1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2g),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m甲=2g时,V甲=4cm3,V乙=2cm3,
ρ甲===0.5g/cm3
当乙物质的质量m乙=4g时,V乙=2cm3,
ρ乙= ==2g/cm3
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故C错误;
D.体积为V乙′=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
m乙′=ρ乙V乙′=2g/cm3×5cm3=10g,
D正确。
二、填空题
1、 10
【详解】
[1] 氧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直是充满整个氧气瓶的,所以氧气的体积一直没有变化,设氧气的体积为V,当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氧气密度为ρ,则
------①
使用半小时后、质量为40kg,瓶内氧气密度为,则
------②
由①②解得
[2]当氧气瓶质量为20kg,则
则此时氧气密度为
2、 4:3 4:3
【详解】
[1]根据密度公式有,在体积相同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甲、乙两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物体截去三分之二,则两物体密度保持不变,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
3、 右 48
【详解】
[1]根据图甲所示,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归零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根据天平调节平衡的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可知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根据托盘天平的读数方法: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之和,即
根据图乙所示可知,游码左侧所对应的刻度值为2,因此,砝码的总质量为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空烧杯的质量为,烧杯中水的质量,即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的质量为
4、 天平 左 2.2
【详解】
[1]案秤的工作原理应用的是杠杆原理,实验室中的基本实验仪器天平是利用的是等臂杠杆,两者原理相似。
[2]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处,若发现案秤砝码盘下跌,说明左端轻,右端重,调零螺丝应向轻的一方旋动即左旋动,直到横梁平衡为止。
[3]槽码的质量是2k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00g,即
故物体质量为
5、 0.6×103 2∶3 1∶1
【详解】
[1]它的密度为
[2]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无关,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2∶3的两块,它们的密度不变,即密度之比为1∶1。
三、计算题
1、
【详解】
解:该“全碳气凝胶”的密度

答:该“全碳气凝胶”的密度是。
2、 (1)0.5kg;(2)5×10-5m3;(3)7.8×103kg/m3
【详解】
解:(1)图甲中水的体积
V水=Sh=50cm2×10cm=500cm3=5×10-4m3
图甲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5×10-4m3=0.5kg
(2)由图乙可知水和金属球的质量为1.62kg,溢出水的质量为
m水'=m水+m球-m总=0.5kg+1.17kg-1.62kg=0.05kg
溢出水的体积
(3)金属球的体积
金属球的密度
答:(1)甲图中水的质量为0.5kg;
(2)溢出水的体积为5×10-5m3;
(3)金属球的密度7.8×103kg/m3。
3、(1)1×10﹣3m3;(2)1.8kg;(3)0.8×103kg/m3
【详解】
解:(1)瓶子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1kg,由可得,瓶子的容积
(2)瓶子中装满蜂蜜时,蜂蜜的体积
由可得,瓶子最多装入蜂蜜的质量
(3)由题意可知,装满酒时,酒的质量
则酒的密度
答:(1)这个瓶子的容积为1×10﹣3m3;
(2)如果用它来装蜂蜜,最多能装1.8kg的蜂蜜;
(3)酒的密度是0.8×103kg/m3。
4、(1);(2)
【详解】
解:(1)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410-2kg,其体积是
(2)树脂镜片的密度为,相同体积的PC镜片比树脂镜片轻了40%,由可知,PC片的密度是树脂片密度的60%,PC镜片的密度
答:(1)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其体积是;
(2)PC镜片的密度为。
5、空心;109g。
【详解】
解:铜球中铜的体积

V铜<V球=30cm3
所以,该铜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铜=30cm3-10cm3=20cm3
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ρ水V空=1.0g/cm3×20cm3=20g
铜球的总质量
m总=m球+m水=89g+20g=109g
答:此球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装满水后,该球的总质量是109g。
四、实验探究
1、 水平台 左 97 1.05 偏大 2.54
【详解】
(1)[1]使用天平时,应当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2]指针偏右,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天平读数等于砝码质量和加游码读数,为97g。
[4]量筒中牛奶的质量
牛奶的密度
(2)[5]石块的质量
石块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
[6]石块浸没足够长时间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好标记,然后取出石块。由于石块吸水当向杯中加水至标记处时,所加水的体积偏小,根据 则密度偏大。
[7]每立方厘米石块与吸水的体积比为
设未吸水的石块的体积为V,则有
代入数据得
解得,则石块密度
2、 食用油的体积为V1
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4 小明 偏大 20 17.3 0.84×103
【详解】
(1)[1][2]由题意可知,空烧杯的质量为m1,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则油的质量为
m=m2-m1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食用油的体积为V1,则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2)[3]小明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3)[4][5]小明的实验方案中避免了油附在容器的内壁上而倒不尽造成的测量误差,所测油的质量和体积是准确的,因此小明的实验方案误差小;在小丽的实验方案中,油在烧杯壁上有残留,所测油的体积偏小,由可知,所测得的油的密度偏大。
(4)[6][7][8]由图甲可知,量筒内油的体积
V'=20mL=20cm3
由图乙可知,烧杯与剩余油的质量为
m4=10g+5g+2g+0.3g=17.3g
则量筒内油的质量
m'=34.1g-17.3g=16.8g
油的密度
3、 右 5 34 BC
【详解】
(1)[1]如图1所示,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左偏说明左边重,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2)[2]用托盘天平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加取砝码,从大到小,最后还要调节游码。所以在指针偏向右侧时,应取下10g砝码,换上比10g砝码更轻的砝码,如5g的砝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3]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如图2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2g。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则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4)[4] A.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分度盘也是歪的,会影响天平的调节,无法确认是否调平衡,也不能确定结果偏大或偏小,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砝码集中在托盘的一侧对,其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故B符合题意;
C.两个托盘质量有差异,在测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就将天平水平平衡,对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没有影响,故C符合题意;
D.水平台被推动,可能会导致液体洒出,使测量不准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