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
献给
大堰河和千千万万像大堰河一样的伟大的母亲!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写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艾青的诗有着特有的忧郁美。诗人的这种忧郁,源自民族的苦难,体现着他深刻的忧患意识,博大的历史襟怀和浓烈的爱国真情!
艾青的诗永远昭示我们:对国家、民族深沉强烈的爱和广博的襟怀、火热的心肠,是诗的根本!
艾 青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少爱美术,曾赴法国专攻美术。
1932年回国,加入“左联”,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艾青转而从事诗歌创作。1933年1月一个雨雪纷飞的早晨,他在狱中睹雪思人,因雪神飞,回忆起幼年生活,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并一举以感人肺腑的感情和清新自然的诗风震动诗坛。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主要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古罗马竞技场》等。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3年1月,他23岁,在狱中他满怀深情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关于大堰河: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fàn)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朗读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一、介绍我与大堰河的关系——引起回忆 (1---3)二、大堰河生前 (4—8)三、大堰河死后 (9—11)四、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12—13)研读第1-3节1.这三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是一位_______ 的大堰河身世悲苦介绍大堰河的身份、地位、死后的境况。2.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意象
雪压草盖的坟墓
檐头枯死的瓦菲
被典押了的园地
长了青苔的石椅意境
荒寂衰败
萧索凄凉感情
深情的怀念
低沉的哀思 一组冷落凄清的景物构成一幅令人伤感悲凉的画面,为全诗罩上悲剧的气氛,抒发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研读第4-8节1、诗歌的第二部分概括了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候,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 2、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朗读)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苦难而又温馨的母爱!
伟大而又深沉的母爱!抱
抚摸搭好灶火后拍去炭灰后尝过饭熟后放好酱碗后补好破衣后包扎伤手后掐死虱子后拿起鸡蛋后辛 苦 劳 累深 爱 乳 儿这是一位___ 的大堰河3.阅读第5节思考:
“我”离开保姆,大堰河卸去一身重担,为何她却流泪了? 在这泪水里,包含着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的疼爱。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写我回家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跟“我”在大堰河家的生活形成对比,突出了“我”的亲疏和爱憎。 4、 阅读第6节,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陌生的家,有何作用?含着笑洗衣 洗菜切菜喂猪烧肉晒麦 5、阅读第7节思考:大堰河在地主家劳动要做哪些事?大堰河从事这些劳动时的神情怎样? 这是一位_________ 的大堰河生活负担沉重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的大堰河乐观、不向艰难生活低头 6、第8节: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及其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切糖赞美乳儿做梦贴画深爱这是一位_________ 的大堰河深爱着乳儿这是一位_________ 的大堰河淳朴善良研读第9-11节 1、阅读第9节思考:
①、大堰河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衬托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②、反复强调“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有何用意?
加重了悲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无比的愧疚之情。 2、阅读第10节思考:第10节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殓之薄,这节运用了不少定语来修饰,找出来,说说这些修饰语的作用? 数量词组“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表明大堰河一生凄苦之沉重;
“四块钱的”“几尺见方的”“一手把的”表明安葬之简陋。
其中蕴涵了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也含着对大堰河深深的悼念与歉疚。 3、阅读第11节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大堰河死后家人 的遭遇?
这是旧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4、读第9-11节诗歌,请总结思考:你从中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深切同情大堰河的悲惨命运
愤怒控诉不公道的黑暗社会研读第12-13节1、“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讨论) 2、第12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诗人赞美的仅仅是大堰河吗? 不是。
诗人在本节诗中深情地写道:“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把对大堰河的爱升华为对广大劳动人民深切热爱。升华主题 作者用呼告手法,直抒对大堰河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 3、阅读13节思考:此节内容是写什么,有什么作用? 作用:照应并总结了全诗。这是一位___ 的大堰河听读课文,思考-----
(边听边用笔画下你感受最深的地方) 默读课文,思考-----
(边读者边用笔写下你的理解)形象探讨大堰河:
勤劳 、善良、仁厚、慈爱、乐观“我”:
怀念 、感激、憎恨 、赞美 形象总结一、介绍我与大堰河的关系 ( 追怀 痛悼)
(1---3)二、大堰河生前
(4—8)三、大堰河死后
(9—11)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 赞颂 讴)
(12—13)( 眷恋 感激)( 同情 诅咒)对大堰河的赞美!叙事抒情情感总结 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 、纯朴宽厚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艺术特色
1、对比。如大堰河生前与死后的对比,大堰河的梦与现实的对比。农民生活与地主生活的对比,我在生父母家和在乳母家的感情对比等。这有助于突出作者在诗中所要表明的主旨。
2、反复。如开头第一节,第一行和第四行都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第二节中再作重复。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咏三叹,强化抒情,从而起到以情感人的作用。
3、排比。如诗的第四节写大堰河对“我”的挚爱,第七节写大堰河辛勤的劳作,第十节写大堰河去世的凄凉,第十二节写“我”对大堰河的敬意,举凡诗人感情最为激荡、难以自抑之处,几乎都用排比。排比是情感的喷涌,是强烈的渲染,具有极好的抒情效果。 课堂小结: 诗人与普通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诗人与普通人不同,就在于诗人能把某种感觉变成艺术,变成诗。艾青就是把自己心中的感觉通过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了,谱写了一曲献给大堰河的赞歌。
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以上。课后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