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第6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芙蓉楼送辛渐》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情深意切的送别诗,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诗中,王昌龄与好友辛渐在芙蓉楼畔分别,情景交融,既展现了离别的愁绪,又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为背景,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体现出诗人与好友即将分别时的心绪。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晶莹透明的玉壶自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纯洁正直的品格。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刻,既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又展示了自己的志向和品质。 全诗构思别致,寓情于景,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又展示了诗人的高尚品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有能力通过自主诵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初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但是,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对于诗歌中深层次的情感和寓意,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诵读比赛、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范读、材料补充等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能够跨越时空,感受到古诗的韵味和魅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难点和疑点,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认识本课“芙、蓉”等3个生字,会写“洛、壶”二字。 ★★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本诗。 ★★★
3.能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本诗。
难点:能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核心问题 能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生答: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答: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答: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答:天下谁人不识君。 教师:同学们,相信大家从小到大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对吗?老师来考考你,出示上句,你来说下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 师:这是李白的《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进一杯酒…… 师:这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 师:这是高适的《别董大》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送别”。本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走进唐代诗人王昌龄别样的送别故事----《芙蓉楼送辛渐》。 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相当巧妙,它通过回顾已学过的送别诗,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古诗积累,还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在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诗句的共同主题——送别后,教师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使学生对新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具有连贯性,使学生在知识上能够形成有效的衔接,而且目标导向明确,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环节,既巩固了旧知,又激发了新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是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二、研读文本 1.生答:送别的地点,人物。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分享。 3.学生交流分享。 (一)1.学生练习朗读古诗。 学生相互反馈。 学生根据节奏齐读古诗。 4.男女生二重诵。 (二)1.生答:诗人和辛渐是在前一天晚上抵达镇江,第二天天刚亮时分别;他们分别那天下着雨;辛渐此行前往洛阳;诗人送别时托友人给洛阳亲友带去了一句话…… (三)1.学生自读诗文,感受“寒雨、孤山”中的孤独落寞。 学生自读诗文,感受“连江、夜入”中的苍茫阴冷。 生答:秋冬时节的雨、冷冷的雨;绵绵不断;连着江面。 学生自由回答。 生答:诗人内心非常孤独。 生读: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生答:怀才不遇,灰心丧气,孤立无援。 (四)生答: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答: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答: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总结(言志):从此,这“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千古佳句,为世人传颂。 生答:一位高洁、正直,矢志不渝的伟大诗人。 1. 板书课题:芙蓉楼送辛渐。 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2.关于王昌龄你都有哪些了解?(指导读好诗人的名字) (强调:用自己的话来说,挑最想介绍给大家的地方来说) 3. 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关键词并小结:边塞诗人、七绝圣手,师补充:所以后人是这样评价王昌龄的──盛唐时期有才华有抱负的时代青年。 读准诗句,把握诗韵 1.由学生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小声练习,读准、读通了逐渐放声吟诵。 2.指名反馈,相机点评指导。 3.转换节奏读,尝试不一样的读,体会不一样的味。 寒雨/连江/夜入吴,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 4.男女生二重诵,在和谐音韵中感受音律之美。 (二)借助注释初解诗意 1.自读古诗,除了送别的地点与人物,你从诗中还知道了什么? 2.插入送别背景:当时王昌龄在江宁任职,好友辛渐前去看望,分别时,王昌龄一路相送六七十公里直到润州,二人在此地芙蓉楼作别。 (三)深入意境,捕捉意象。 1.品“寒雨、孤山”中的孤独落寞。 2.品“连江、夜入”中的苍茫阴冷。 问:你从那几个词语感受到了诗人送别的心情? 解:什么样的雨叫寒雨呢?这场雨还是怎样的? 想:你脑海中的寒雨、孤山、连江、夜入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说:指导学生用比较连贯、准确的词句描绘自己眼前浮现的场景,体会诗境表达的浓浓情绪。 议:你从这一寒一孤,一连一入中品味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 读:把诗人的离情别绪用诵读表达出来。 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迷蒙的秋雨,这孤单的楚山烘托了离别的氛围,映衬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角色体悟:孩子们,此时,你就是王昌龄,看着朋友远去的背影,想到形单影只的自己,万般思绪涌上心头;昨夜下的这冷冷的雨,江边这孤单矗立的山,让这次送别更显凄凉…… 教师:其实,为这次送别,王昌龄写了两首诗,还有一首写了他前一天夜里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出示其二)。 教师:究竟为何这一次的送别会让诗人一连写下两首诗来抒发他内心的感慨,这和他当时的遭遇有关。(出示王昌龄坎坷的仕途)回过头来,再来看看这两句诗,你觉得他还有怎样的心情呢? 过渡:他是否因此放弃他的志向、一蹶不振呢? (四)发酵“情感”,赞赏“情志” 1.“三问一答”见率真。 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问:你会因处境艰难而放弃心中的志向吗?他坚定地回答…… 结发的妻子问:你会因一再被贬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吗?他深情地答…… 昔日的好友问他:你会因诋毁和诬陷而改变做人的节操吗?他豪迈地答…… 2.引用典故见真情。 出示玉壶图片,补充“玉壶原指用玉制成的容器,古人多用它来形容人高洁正直的品格。 (1)南朝宋文学家鲍照诗句:“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2)盛唐时期当朝宰相姚崇曾发起“玉壶行动”,号召为官者应像这玉壶一般清正廉洁。 3.深研尾句赞真志。 师:究竟这诗人送别时的这句话有何深意? 4.冰心玉壶赞真人。 师:送别寄语让我们读懂了他的心,而他也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 开元二十七年,王昌龄被贬岭南,他没有动摇,而是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仍以贬官身份赴江宁任职,他并未灰心,仍然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八年后,王昌龄再次被贬,他的官越做越小,然而诗词越写越好,这是因为他始终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如果此时,让你再用一句话介绍王昌龄,你会怎么说? 1.板书课题“芙蓉楼送辛渐”这一环节,不仅直观地呈现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引导学生从诗题入手,去解读和思考诗歌的基本信息和背景。学生通过观察诗题,可以初步了解到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且涉及到了芙蓉楼这一地点以及被送别者辛渐的身份。这种引导式的教学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诗歌的学习中。 2.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同学生对王昌龄的了解可能各不相同,他们的分享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场,让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这位诗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趣,而且有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王昌龄的生平事迹、诗歌风格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王昌龄的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炼出关键词,如“边塞诗人”、“七绝圣手”,进一步概括了王昌龄的诗歌特点和文学地位,帮助学生形成对诗人的全面认识。 (一)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十分巧妙,通过一系列朗读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读技巧,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之美。学生自行读诗,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断句方法,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随后,通过教师的点评指导,学生不断调整朗读节奏,逐渐把握诗歌的韵律。转换节奏读的环节更是让学生体验到了不同的朗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韵味,深化了对诗歌内涵的理解。男女生二重诵的设计,让和谐的音韵在教室里回荡,使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音律之美,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借助注释初解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自读古诗,尝试从诗句中探寻除送别地点与人物之外的其他信息,如诗歌的意象、情感等。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古诗的解读过程中。 (三)这个教学环节设计精妙,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意境,捕捉并理解意象,从而全面把握诗人的情感与心境。通过品析“寒雨、孤山”等词语,学生感受到诗人送别时的孤独落寞;通过想象和描述,学生将诗歌中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进一步体会诗境的浓厚情绪。在讨论、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品味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心境变化。角色体悟和背景知识的引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人生经历。此外,对比阅读王昌龄的另一首诗,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也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独具匠心,通过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情感与志向,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王昌龄的坚韧品格和高尚情操。通过“三问一答”的形式,学生仿佛置身于送别现场,感受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执着。同时,引用典故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玉壶”所代表的清正廉洁的品格。深研尾句和冰心玉壶的赞美,更是让学生深刻领悟了诗人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
三、总结 配乐诵读全诗。 配乐诵读全诗。 配乐诵读全诗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巧且富有艺术感染力。它通过将优美的音乐与诗歌诵读相结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在这个环节中,音乐与诗歌相得益彰,相互衬托,共同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韵味的艺术氛围。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能够更加投入地诵读诗歌,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作业设计 1.背诵并抄写《芙蓉楼送辛渐》;2.同桌互背《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高洁、正直,矢志不渝) 寒雨 楚山孤 话离愁 冰心 玉壶 抒胸志
教学反思 当那首熟悉的《芙蓉楼送辛渐》在耳边响起,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完这首诗后,我的心情如同湖面上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王昌龄的世界,感受了他那份深深的离别之情。我们一起品味了“寒雨连江夜入吴”的苍茫与阴冷,想象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独与落寞。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孩子们的心中奏响了离别的乐章。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孩子们对于某些诗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不断地引导和启发。有时,我也会因为过于追求课堂的完美而忽略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使得一些孩子感到有些吃力。这些不足之处,让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正是这些不足,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的时光。每一次看到他们因为理解了一个难句而露出的喜悦表情,每一次听到他们因为读懂了一首诗而发出的赞叹声,我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反思这次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让每一次的课堂都充满诗意和乐趣。我相信,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无阻,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