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
地理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用钢笔和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请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答题区。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4.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德国慕尼黑大学某教授把中国首先分成东部和西部,再分成南部和北部,形成四大综合区,并命名为“金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B. 各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界线
C.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形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联系
2. 我国四大综合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的是( )
A. 金色中国区应扩大绿洲农业的规模 B. 黄色中国区农作物以水稻和甘蔗为主
C. 银色中国区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 绿色中国区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3. 图中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对应及影响因素错误的是( )
A. “黄色中国”—水资源短缺影响 B. “银色中国”—冰雪覆盖影响
C. “绿色中国”—植被类型影响 D. “黄色中国”—作物熟制影响
数千万年前的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地区变得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这些沙漠的沙尘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形成了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黄土高原。如今的黄土高原虽然沟壑纵横,但已梯田成片,生态得到改善。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 )
A. 流水冲积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堆积作用
5. 黄土高原修筑梯田最应注意( )
A. 防御地震与滑坡等灾害 B. 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
C. 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 D. 始终与等高线保持垂直
读下面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 80% 14.7%
耕地资源 35.2% 59.2%
6.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大约是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5倍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纵横、湖泊众多 B. 雨季长、降水丰富 C. 河流长、流量大 D. 地下水丰富
7.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耕地资源占全国的比重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沃 B. 洪涝灾害少 C. 耕作历史悠久 D. 平原面积大
8. 为缓解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我国实施了(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三峡工程 C. 江都扬水工程 D. 整修大运河工程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组合复杂。图为“某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滇 B. 鄂 C. 秦 D. 新
10. 关于Ⅰ、Ⅱ、Ⅲ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植被覆盖率降低 ②成土过程较慢 ③基岩完全裸露 ④地表千沟万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①③ D. ②①④
11. 该地土壤( )
A. 土质疏松 B. 土体黏重 C. 腐殖质高 D. 土层浅薄
能源强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强度越大的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越强。下图是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区、市)2005—2013年能源强度及下降幅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图示省(区、市)能源强度状况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湖北下降幅度最小,第三产业发达 B. 上海下降幅度大,产业结构优化
C. 重庆能源强度高于浙江,重庆经济总量更大 D. 江苏能源强度低于贵州,江苏能源消耗更少
13. 结合区域发展特征,下列措施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的是( )
①江苏优先开发水能,优化能源结构
②四川发挥能源优势,适当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湖北发展低耗能产业,降低能源强度
④贵州转入重工业,充分发挥能源优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泥炭是不同分解程度的松软有机质堆积体,其有机质含量超过30%。泥炭沼泽则是指地表经常过湿或者有薄层积水,其上生长有喜湿或沼泽植物并有泥炭累积的特殊地域,是陆地上碳积累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吉林省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厚度分布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在此开展了大规模造林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白江河泥炭沼泽形成过程中,其主要环境条件( )
A. 湿润隔气 B. 干燥隔气 C. 湿润通气 D. 干燥通气
15. 人们在白江河泥炭沼泽开展大规模造林活动之前,应当( )
A. 平整土地 B. 造沟排水 C. 活化土壤 D. 增施肥料
美国是江苏制造企业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江苏更多制造企业向越南转移。下图为2011-2022年第一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6. 2018年后,美国进口占比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越南信息化水平提升快 ②江苏对外运输成本上升
③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大 ④江苏对越南投资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7. 江苏制造企业的转移利于越南提高( )
A. 城镇化水平 B. 环境承载力 C. 资源的储量 D. 服务业比重
卢特沙漠是伊朗最著名的沙漠,部分区域存在流动沙丘,沙丘沙粒较细,会威胁经过流沙地的道路。借鉴中国风沙防治经验,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综合治沙体系(如图),在防风固沙带建立前,先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炼油厂的副产品)固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路基两侧防风固沙带宽度差异主要取决于( )
A. 植被类型 B. 沙砾粒径 C. 土壤水分 D. 盛行风向
19. 与我国相比,伊朗采取该固沙措施主要得益于( )
A. 资源禀赋 B. 灌溉技术 C. 政策扶持 D. 物种丰富
2022年11月30日,通甬(南通-苏州-嘉兴-宁波)高铁正式开工,该高铁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向好。下图为长三角部分区域高铁(含规划建设)线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影响通苏嘉甬高铁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地形平坦 B. 河网稀疏 C. 经济发达 D. 科技先进
21. 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影响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嘉兴的影响力,杭州大于上海 B. 对舟山的影响力,上海小于宁波
C. 对无锡的影响力,常州大于苏州 D. 对绍兴的影响力,杭州小于宁波
“逆袭”:据媒体报道,中国煤炭生产首省山西遭遇尴尬,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同时,煤炭名义进口量(从国外进口转手)是出口量的4倍。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1至8月山西煤炭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数量 煤价综合平均价 吨煤运输成本
出口煤炭74.5万吨 山西煤的秦皇岛到港价780元/吨 从晋北陆路运输煤到秦皇岛港50美元/吨
进口煤炭308.9万吨 美国煤的秦皇岛到港价600元/吨(不含税) 从美国西海岸海运煤秦皇岛港20美元/吨
22. 产生山西煤炭资源开始“逆袭”的原因,主要是( )
A. 煤炭的储量减少 B. 能源市场的萎缩
C. 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D. 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23.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各省中的地位并不领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煤炭资源出现枯竭 B. 国内煤能市场需求量不大
C. 煤炭外运运力不足 D. 煤能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24.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主要是( )
①土地复垦②植被再造③矿坑和塌陷区充填④“三废”污染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200至6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 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
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6. 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趋势,需要( )
A. 增加区域降水 B. 控制人口数量
C 采用草方格沙障 D. 增加植被覆盖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的( )
A. 城市等级变高 B. 城镇人口减少 C. 服务范围增大 D. 职能种类减少
28. 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城市体系的直接影响( )
A 交通 B. 行政 C. 科技 D. 人口
北村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郊,距中心城区约18千米。如图示意其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①②③代表三大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0年以后北村的发展方向是( )
A. 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
B. 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
C. 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
D. 治理污染,发展服务业
30. 第二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劳动力资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士顿中央动脉隧道项目,俗称“大开挖”,是美国历史上耗资最高的城市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修建托马斯·奥尼尔隧道和泰德·威廉姆斯隧道。研究发现,在考虑挖掘废料的堆放场地时,斯佩克特克尔岛居民和工业较少,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近年来,斯佩克特克尔岛积极发展旅游业,致力于改造为巨大的公园,用“自然化”来隐藏“人工化”,人工材料和设施都被包裹在自然外观之中,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下图示意斯佩克特克尔岛的地理位置。
(1)简述选择斯佩克特克尔岛作为挖掘废料堆放场地的原因。
(2)分析要将斯佩克特克尔岛改造为公园,岛上的表层土壤需要满足的要求。
(3)研究表明,斯佩克特克尔岛的道路主要沿着等高线修建,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4)评价斯佩克特克尔岛积极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贵州鲤鱼村早期搞传统的种植业,只能勉强达到温饱,贫困发生率最高达20%,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材料二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鲤鱼村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小龙虾、矿泉水加工、桑蚕等产业一个个出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鲤鱼村探索“旅游+”模式,将旅游发展与村庄美化、民族文化、特色产业、生态治理有机结合。村民在家就近就业或者办农家乐,收入明显增加。过去闭塞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已是旧貌换新颜,一个靓丽、富足的乡村逐渐向世人露出了美丽的容颜。下图为鲤鱼村景观图。
(1)分析贵州鲤鱼村早期的产业结构特点。
(2)说明贵州鲤鱼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表现。
(3)指出目前贵州鲤鱼村发展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
(4)简述贵州鲤鱼村产业结构升级对当地的积极影响。培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
地理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用钢笔和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请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答题区。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4.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德国慕尼黑大学某教授把中国首先分成东部和西部,再分成南部和北部,形成四大综合区,并命名为“金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B. 各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界线
C.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形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 我国四大综合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的是( )
A. 金色中国区应扩大绿洲农业的规模 B. 黄色中国区农作物以水稻和甘蔗为主
C. 银色中国区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 绿色中国区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3. 图中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对应及影响因素错误的是( )
A. “黄色中国”—水资源短缺影响 B. “银色中国”—冰雪覆盖影响
C. “绿色中国”—植被类型影响 D. “黄色中国”—作物熟制影响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区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进行划分的,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形。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戈壁荒漠为主,被称为金色中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区,以黄土和黑土为主,被称为黄色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高原山地气候区,冰川广布,被称为银色中国;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被称为绿色中国,C正确;区域是一个整体,内部也具有差异性,A错误;自然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B错误;区域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性,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金色中国位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容易出现荒漠化问题,不适宜扩大绿洲农业的规模,A错误;黄色区域为北方地区,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水稻和甘蔗多在南方地区,B错误;银色中国的青藏高原应注重环境保护,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错误;绿色中国为南方地区,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区,以黄土和黑土为主,且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农作物成熟时一片金黄,被称为黄色中国,其并不是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影响,A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银色中国”位于青藏高原,其海拔高,气温低,冰雪广布,被称为银色中国,B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四季常绿,被称为绿色中国,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具有一定面积的地区被称为区域,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和开放性。中国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数千万年前的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地区变得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这些沙漠的沙尘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形成了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黄土高原。如今的黄土高原虽然沟壑纵横,但已梯田成片,生态得到改善。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 )
A. 流水冲积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堆积作用
5. 黄土高原修筑梯田最应注意( )
A. 防御地震与滑坡等灾害 B. 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
C. 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 D. 始终与等高线保持垂直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沟壑是受到外力侵蚀而形成的,并不是受到外力堆积而形成的,AD错误;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而形成,但上面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所致,C正确、B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较脆弱,修筑梯田应将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尽量与等高线保持一致,B正确、D错误;梯田的修建主要与坡度有关,没有严格的海拔高低限制,可以适当在高海拔缓坡地区修筑,C错误;防御地震与滑坡灾害不是修筑梯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且黄土高原地区地壳较为稳定,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小,A错误。故选B。
【点睛】黄土“风成说”解释了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读下面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 80% 14.7%
耕地资源 35.2% 59.2%
6.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大约是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5倍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纵横、湖泊众多 B. 雨季长、降水丰富 C. 河流长、流量大 D. 地下水丰富
7.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资源占全国的比重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沃 B. 洪涝灾害少 C. 耕作历史悠久 D. 平原面积大
8. 为缓解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我国实施了(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三峡工程 C. 江都扬水工程 D. 整修大运河工程
【答案】6. B 7. D 8. A
【解析】
【6题详解】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雨季时间长,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大,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季较短,降水较少,所以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是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5倍多。故选B。
【7题详解】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所以耕地资源较少。故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耕地资源占全国的比重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大。故选D。
【8题详解】
为了缓解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北方地区。故选A。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组合复杂。图为“某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滇 B. 鄂 C. 秦 D. 新
10. 关于Ⅰ、Ⅱ、Ⅲ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植被覆盖率降低 ②成土过程较慢 ③基岩完全裸露 ④地表千沟万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①③ D. ②①④
11. 该地土壤( )
A. 土质疏松 B. 土体黏重 C. 腐殖质高 D. 土层浅薄
【答案】9. A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在阶段Ⅰ,该区域植被主要为乔木,地表植被丰富;其次阶段Ⅱ图中告知该地地质基底不稳定且降水丰富多暴雨;阶段Ⅲ,基岩形状为峰林峰丛结构,属于典型的的喀斯特地貌,选项中全部符合以上几点信息的只有云南,A正确;陕西、湖北、新疆不符合以上特点,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阶段Ⅰ,云南地区多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发育,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成土作用慢。阶段Ⅱ,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作用下,该丘陵区植被覆盖度降低,沟谷切割深度变大,基岩出露。阶段Ⅲ,植被消失,土壤流失,基岩完全裸露,出现石漠化景观。因此,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②①③;地表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④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该区域土壤主要由石灰岩生成,由于流水溶蚀作用,成土速度慢,加上流失侵蚀强烈,地表土层浅薄,D正确;该地土壤为红壤,土质黏重,腐殖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土体稳定性差,并不黏重,ABC错误。故选D。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等。
能源强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强度越大的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越强。下图是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区、市)2005—2013年能源强度及下降幅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图示省(区、市)能源强度状况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湖北下降幅度最小,第三产业发达 B. 上海下降幅度大,产业结构优化
C. 重庆能源强度高于浙江,重庆经济总量更大 D. 江苏能源强度低于贵州,江苏能源消耗更少
13. 结合区域发展特征,下列措施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的是( )
①江苏优先开发水能,优化能源结构
②四川发挥能源优势,适当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湖北发展低耗能产业,降低能源强度
④贵州转入重工业,充分发挥能源优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读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市)2005~2013年能源强度及下降幅度示意图可知,湖北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较小,而第三产业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因此第三产业发达不是湖北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较小的原因,A错误。读图可知,上海下降幅度大,这是因为上海通过产业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使得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下降幅度大,B正确。读图可知,重庆能源强度高于浙江,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同,能源利用率不同导致,而经济总量浙江远大于重庆,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能源强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与总量没有直接关系,江苏经济规模远大于贵州,江苏能源消耗量比贵州大,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江苏以平原为主,水能资源不是优势能源,江苏优先开发水能,不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①不符合题意。四川省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因此四川适宜发挥能源优势,承接资源密集型工业,②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能源强度较大,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较小,因此湖北发展低耗能产业,降低能源强度,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③符合题意。重工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贵州能源资源丰富,应该适当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方向:东北地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绿色、高产、优质农业基地。东部地区: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地区: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建设中国动力基地。
泥炭是不同分解程度的松软有机质堆积体,其有机质含量超过30%。泥炭沼泽则是指地表经常过湿或者有薄层积水,其上生长有喜湿或沼泽植物并有泥炭累积的特殊地域,是陆地上碳积累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吉林省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厚度分布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在此开展了大规模造林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白江河泥炭沼泽形成过程中,其主要环境条件为( )
A. 湿润隔气 B. 干燥隔气 C. 湿润通气 D. 干燥通气
15. 人们在白江河泥炭沼泽开展大规模造林活动之前,应当( )
A. 平整土地 B. 造沟排水 C. 活化土壤 D. 增施肥料
【答案】14. A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泥炭是不同分解程度的松软有机质堆积体,泥炭沼泽则含有大量水分,长期保持厌氧环境,植物残体分解速度缓慢,有机质不断积累,成为陆地上碳积累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环境条件为湿润隔气。综上所述,A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泥炭沼泽含有大量水分,以营林或放牧为目标的泥炭沼泽改造方式主要是通过挖掘排水沟实施排水,降低泥炭沼泽水位,从而降低土壤中水分,促进树木存活,B对;平整土地应该在排水以后,况且沼泽排水以后,本身就相对平整,不需要进行这项操作,A错;活化土壤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也可以在造林以后进行,C错;土地增施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也可以在造林以后进行,对造林前影响不大,D错。故选B。
【点睛】泥炭沼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由泥炭和腐殖质组成。这些有机质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分解缓慢,逐渐积累形成泥炭层。
美国是江苏制造企业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江苏更多制造企业向越南转移。下图为2011-2022年第一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6. 2018年后,美国进口占比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越南信息化水平提升快 ②江苏对外运输成本上升
③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大 ④江苏对越南投资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7. 江苏制造企业的转移利于越南提高( )
A. 城镇化水平 B. 环境承载力 C. 资源的储量 D. 服务业比重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由图可知,2018年后美国的进口变化特征为:从江苏进口占比下降、从越南进口占比上升。由于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大于江苏,江苏企业向越南投资设厂;江苏在越南的转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越南至美国出口的高速增长,③和④正确;越南信息化水平较低,且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信息化要求不高,①错误。江苏对外运输成本较为稳定,②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江苏制造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对越南的环境承载力、资源的储量及服务业比重的影响不大,B、C、D错误。而产业转移至越南,为越南增加就业岗位,越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至第二、三产业,且产业发展可以扩大城市规模,利于越南提高城镇化水平,A正确。故选A。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区位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 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卢特沙漠是伊朗最著名的沙漠,部分区域存在流动沙丘,沙丘沙粒较细,会威胁经过流沙地的道路。借鉴中国风沙防治经验,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综合治沙体系(如图),在防风固沙带建立前,先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炼油厂的副产品)固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路基两侧防风固沙带宽度差异主要取决于( )
A. 植被类型 B. 沙砾粒径 C. 土壤水分 D. 盛行风向
19. 与我国相比,伊朗采取该固沙措施主要得益于( )
A. 资源禀赋 B. 灌溉技术 C. 政策扶持 D. 物种丰富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风沙活动强的地方需要较宽防风固沙带减轻风沙对路基的危害。图中路基左侧应有沙丘存在,能为强风沙活动提供沙源,风沙较右侧大,所以防风固沙带较宽。左右两侧相距较近,且植被类型相似,沙粒粒径、沙丘含水量相差不大,ABC错误;盛行风上风向风速较大,所以风沙较大,左侧防风固沙带较宽说明左侧位于上风向,风沙大,D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朗石油资源丰富,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固定沙丘需要大量炼油厂的副产品,这正是伊朗的资源优势所在,A正确。灌溉技术、政策扶持和物种丰富,与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固定沙丘无关,排除BCD,故选A。
【点睛】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1)防风固沙:①设置沙障;②在沙面上覆盖致密物。(2)植物治理:①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②在沙漠边缘地带造防风林,以削弱沙漠地区的风力,阻止沙漠扩张。防风林的效果与林带的高度有关,树木越高大防风效果越好。
2022年11月30日,通甬(南通-苏州-嘉兴-宁波)高铁正式开工,该高铁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向好。下图为长三角部分区域高铁(含规划建设)线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影响通苏嘉甬高铁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地形平坦 B. 河网稀疏 C. 经济发达 D. 科技先进
21. 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影响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嘉兴的影响力,杭州大于上海 B. 对舟山的影响力,上海小于宁波
C. 对无锡的影响力,常州大于苏州 D. 对绍兴的影响力,杭州小于宁波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据材料“通甬(南通-苏州-嘉兴-宁波)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可知通苏嘉甬高铁是由于该铁路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经济发达,对于高铁的客运需求量大,C正确;长三角地形平坦、科技发达,是高铁修建的保障性因素,而不是修建高铁的决定性因素,AD错误;该地区河网密集,B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上海的等级虽然比宁波高,但是距离舟山较远,对舟山的影响力小,宁波作为浙江的副省级市且距离舟山近,对舟山影响力大,B正确;嘉兴与杭州、上海距离差别不大,上海等级较高,影响力较大,A错误;因常州与苏州等级相同,常州与苏州对无锡影响力差别不大,C错误;杭州较宁波等级高,杭州对绍兴的影响力大于宁波,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等级越大,城市辐射就越大。 城市辐射力指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的影响能力。辐射力的大小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就越大,与其它城市的交流也越广泛,城市的辐射力也就越强。
“逆袭”:据媒体报道,中国煤炭生产首省山西遭遇尴尬,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同时,煤炭名义进口量(从国外进口转手)是出口量的4倍。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1至8月山西煤炭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数量 煤价综合平均价 吨煤运输成本
出口煤炭74.5万吨 山西煤的秦皇岛到港价780元/吨 从晋北陆路运输煤到秦皇岛港50美元/吨
进口煤炭308.9万吨 美国煤的秦皇岛到港价600元/吨(不含税) 从美国西海岸海运煤秦皇岛港20美元/吨
22. 产生山西煤炭资源开始“逆袭”的原因,主要是( )
A. 煤炭的储量减少 B. 能源市场的萎缩
C. 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D. 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23.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各省中的地位并不领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煤炭资源出现枯竭 B. 国内煤能市场需求量不大
C. 煤炭外运运力不足 D. 煤能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24.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主要是( )
①土地复垦②植被再造③矿坑和塌陷区充填④“三废”污染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22. C 23. D 24. D
【解析】
【22题详解】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吨煤的运输成本进出口相差很大,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最可能的原因是山西煤炭资源进、出口量如此差别的最主要原因,C正确;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而且没有材料显示煤炭的储量减少,A错误;能源市场需求旺盛,B错误;煤炭的出口少,进口多,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对煤炭的需求量还是较大,与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无关,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西能源资源丰富,目前并没有出现枯竭,A错误;山西省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煤炭外运能力不断加强,C错误;国内煤炭市场需求量仍然很大,B错误;目前山西省煤炭开发还是在初级阶段,综合开发利用不高,D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污染加剧,所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有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矿坑和塌陷区充填、“三废”污染治理等。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点睛】资源型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用地紧张,交通拥堵;诱发地质灾害。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200至6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 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
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6. 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趋势,需要( )
A. 增加区域降水 B. 控制人口数量
C 采用草方格沙障 D. 增加植被覆盖
【答案】25. A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结合材料,萨赫勒地区发展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人口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因此,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③错误。草原区,没有过度樵采问题,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6题详解】
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趋势,需要控制人口数量,B正确;增加区域降水需要有合适的条件,条件要求高,A错误;草方格沙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C错误;增加植被覆盖做法正确,但若人口激增,生态环境仍有趋于恶化,因此不是根治的措施,D错误。故选B。
【点睛】产生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等。(2)人为因素既包括来自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又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3)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地作用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和发展。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的( )
A. 城市等级变高 B. 城镇人口减少 C. 服务范围增大 D. 职能种类减少
28. 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城市体系的直接影响( )
A. 交通 B. 行政 C. 科技 D. 人口
【答案】27. C 28. B
【解析】
【分析】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城区仍然是一个区,等级并没有提高,A错误;越城区城镇人口会增加,B错误;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管辖的范围增加,因而服务范围增大,C正确;职能种类可能增加,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C。
【28题详解】
绍兴市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撤县设区,反映了行政因素对城市体系的直接影响。B正确;撤县设区并没有反映出交通、科技、人口对于城市体系的影响,因此A、C、D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城市的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距离越远。
北村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郊,距中心城区约18千米。如图示意其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①②③代表三大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0年以后北村的发展方向是( )
A. 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
B. 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
C. 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
D. 治理污染,发展服务业
30. 第二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劳动力资源
【答案】29. D 30. A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广州市北村产业结构变化为背景,考查地区产业结构及转变等知识内容,对学生图示信息提取能力和人文地理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29题详解】
根据广州市城区北郊产业发展特征可知,①②③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属于发展第二阶段,不属于2010年以后发展方向,故A不符合题意;2010年以后,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应该发展服务业,而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应该属于第二阶段发展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属于工业化阶段,属于第二发展阶段,故C不符合题意;2010年以后应该是发展第三阶段,属于高效发展阶段,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治理污染,发展服务业,故D选项正确。
【3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第二阶段初期,由于北村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郊,离广州较近,和广州相比,地价较低,土地资源丰富,吸引投资者投资,工业化进程加快。所以土地资源是第二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故A选项正确。
【点睛】影响二、三产业发展及变化的主要因素:自然区位条件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规模和种类、政策、交通、劳动力、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基础、产业协作条件、地价、资金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士顿中央动脉隧道项目,俗称“大开挖”,是美国历史上耗资最高的城市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修建托马斯·奥尼尔隧道和泰德·威廉姆斯隧道。研究发现,在考虑挖掘废料的堆放场地时,斯佩克特克尔岛居民和工业较少,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近年来,斯佩克特克尔岛积极发展旅游业,致力于改造为巨大的公园,用“自然化”来隐藏“人工化”,人工材料和设施都被包裹在自然外观之中,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下图示意斯佩克特克尔岛的地理位置。
(1)简述选择斯佩克特克尔岛作为挖掘废料堆放场地的原因。
(2)分析要将斯佩克特克尔岛改造为公园,岛上的表层土壤需要满足的要求。
(3)研究表明,斯佩克特克尔岛的道路主要沿着等高线修建,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4)评价斯佩克特克尔岛积极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答案】(1)靠近“大开挖"项目施工场地,利用水路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远离城市,减少对城区环境的污染;居住人口与工业较少,有利于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对环境的影响等。
(2)有覆盖和保护垃圾场排水层和密封层;能够抵御海水侵蚀,保证边坡稳定;能够支持植物生长,并能经受强风,强降雨、干旱等气象条件影响。
(3)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建设成本;减少对土壤的侵蚀,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岛上交通的安全性;优化视觉体验,利于游客欣赏风景。
(4)有利影响:游客消费增加,增加当地经济收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利影响: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文化冲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导致环境退化,如海滩侵蚀,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破坏。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斯佩克特克尔岛的地理位置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环境污染治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交通区位因素、服务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挖掘废料来自于“大开挖"项目施工过程中,当地靠近“大开挖"项目施工场地,地理位置临近,交通成本低,且利用水路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地远离城市,减少对城区环境的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可能带来二次环境污染,需要监控,斯佩克特克尔岛居民和工业较少,有利于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对环境的影响。
【小问2详解】
斯佩克特克尔岛曾经作为挖掘废料堆放场地,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地表的固体废弃物应有覆盖和保护垃圾场的排水层和密封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当地为岛屿,四面环海,受海水侵蚀影响较大,岛上的表层土壤应能够抵御海水侵蚀,保证边坡稳定,减少地质灾害发展的可能;公园要求有一定的绿化,要求当地的土壤能够支持植物生长,并能经受强风,强降雨、干旱等气象条件影响。
【小问3详解】
沿着等高线说明地势高低起伏较小,桥隧比较小,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建设成本;建设线路地势高低起伏较小,对地势起伏较大地区的土壤影响较小,可减少对土壤的侵蚀,缓解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沿着等高线说明地势高低起伏较小,交通运输安全性提高;优化视觉体验,利于游客欣赏风景。
【小问4详解】
评价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叙述,其中有利的方面主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首先发展旅游业可直接使游客消费增加,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发展旅游业能推动当地相关其他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利影响主要从自然生态方面分析,旅游业发展会有大量游客进入,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文化冲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旅游业带来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海滩侵蚀,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破坏。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贵州鲤鱼村早期搞传统的种植业,只能勉强达到温饱,贫困发生率最高达20%,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材料二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鲤鱼村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小龙虾、矿泉水加工、桑蚕等产业一个个出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鲤鱼村探索“旅游+”模式,将旅游发展与村庄美化、民族文化、特色产业、生态治理有机结合。村民在家就近就业或者办农家乐,收入明显增加。过去闭塞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已是旧貌换新颜,一个靓丽、富足的乡村逐渐向世人露出了美丽的容颜。下图为鲤鱼村景观图。
(1)分析贵州鲤鱼村早期的产业结构特点。
(2)说明贵州鲤鱼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表现。
(3)指出目前贵州鲤鱼村发展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
(4)简述贵州鲤鱼村产业结构升级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答案】(1)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鲤鱼村的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单一向产业结构多元化转变。
(3)自然风光优美;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4)增加经济效益;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鲤鱼村的脱贫致富为情境材料,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设问产业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突出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详解】(1)由材料“鲤鱼村早期搞传统的种植业”可知,其早期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2)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主要从劳动力、经济重心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描述。鲤鱼村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经济重心从传统种植业向工业和旅游业转移,同时产业结构也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3)目前贵州鲤鱼村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其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是当地旅游资源价值较高。鲤鱼村生态环境较好,自然风光优美;少数民族村寨和文化,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4)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鲤鱼村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和谐发展。经济效益包括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社会效益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生态效益包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