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说和做》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14:1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做以下简单分析:
一、通览全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新课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的思路清晰,可以让学生采用速读的方式,了解文章大意,找出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 6 个典型事例,勾画这两方面说和做的特点,明确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过渡段,从而准确地厘清全文的结构思路,便于学生准确、具体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事例典型精当的特点,
二、学习精读品读,让课堂有朗朗的读书声。
《新课标》关于“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读”的方式多样:默读、朗读、齐读、精读、重点读等,因此“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敬重之情,通过精读,教师指导朗读,深刻的感受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
三、《新课标》中还要求: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个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并且学会语言赏析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文中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默默无闻,严谨治学;作为革命家,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敢说敢做,英勇无畏,闻一多先生身上所展现出的这些优秀品质,正是通过品析语言,感悟人物形象的。
教材分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以下简称《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单元说明中第一句“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可知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名人事迹感受人物精神,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这些名人,有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等等,其中《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与文章的主人公是朋友或师生关系,这些文章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革命精神、学习道路等。对学生了解名人事迹,学习名人精神,甚至对学习写身边熟悉的人物有指导作用。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文章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名人单元,学生比较感兴趣。这篇文章篇幅短小,选材典型,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理解起来应该不太困难。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通过学习《邓稼先》已经初步认识到可以通过名人的事迹来学习名人品格。但是由于学生积累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本课的时代背景,人物资料以及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收集。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与分析能力。继续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他们用勾画圈点赏析语言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找出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加以揣摩、分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细节描写、句式、修辞方法等,经过适当点拨学生都能成功地完成。七年级学生上课活泼好动,他们肯动脑,思维活跃,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害怕单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怕被同学取笑,怕出错,所以老师要在课堂上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办法活跃课堂气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赏析语言,体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英勇无畏、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难点:
对文中的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运用恰当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验是什么,去品味作者的话。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掌握词语,收集闻一多相关资料等;教师做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名家评价,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毛泽东曾评价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闻一多
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闻一多。
(学生介绍闻一多)
同学们介绍的很全面。本文作者臧克家与闻一多是师生关系,闻一多曾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可见二人亦师亦友,惺惺相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最好的见证。
二、
1.明确学习目标
2.预习反馈
预习反馈
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qì) 无遐及此(xiá) 地壳(qiào)
B.兀兀穷年(wù) 目不窥园(kuī) 深霄(xiāo)
C. 潜心贯注(qián)慷慨淋漓(kānɡ)弥高(mí)
D.气冲斗牛(dòu)警报迭起(dié) 卓越(zhuō)
三、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1. 快速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围绕闻一多先生“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说”和“做”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勾画相关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学生交流后归纳明确:
学者:
a.写作《唐诗杂论》
b.写作《楚辞校补》
c.写作《古典新义》
革命家:
a.起稿政治传单
b.群众大会演说
c.参加游行示威
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侧重于做)
革命家:说了就做,言行一致(敢说敢做)
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预设:前一个“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后一个“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问:他的卓越、伟大、言行一致,是始终如一的。
第二问:闻一多先生面对强大的敌人英勇无畏,他用行动感染了后人,他用言行一致教育了后人,他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感动着后人,教育着后人
3.师小结:通过抓关键句,我们梳理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六件事,通过抓关键句,我们总结出两方面说和做的不同。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作者从大量材料中选取六件事来表现他的说和做,这就是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过渡)我们要想了解闻先生的精神品质,感受他的人格魅力,还需要深入文本,赏析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四、品味语言,精读识人
1.深入文本,从细节描写、句式、修辞等角度圈点勾画,赏析语言,谈一谈闻一多先生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例如:第 3段中,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我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时执着钻研的精神,运用对称句,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出作者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预设:
a.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这句话连用了几个四字短语,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感,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钻研、废寝忘食的探索精神
b.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几乎忘了吃饭”“睡得很少”这几个生活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因埋头研究学问专注忘我的精神。
c.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里运用比喻,“群蚁排衙”很有画面感,表现出字写得多而工整,突出出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2.学生圈点勾画,同位交流。
3.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指导。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精彩的分享,我感到同学们理解的非常细致深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他是一个勤奋严谨谦虚淡泊的爱国学者形象。而且本文语言富有诗意,多用四字短语和短句,精致凝练,读来朗朗上口;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了人物形象;运用比喻,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4.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预设:16段: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运用短句,富有气势突出闻一多先生说的酣畅淋漓、振奋人心,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5.播放闻一多先生演讲短视频师:怎样读出这种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精神?,师从重音语速语调等方面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精读 16到 18段。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朗读,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不仅是勤奋严谨谦虚淡泊的爱国学者,还是一个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家,他有着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
6. 朗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扬之情。(过渡)我们也用自己的话赞扬一下闻一多。
五. 礼赞闻一多
1.假如我们学校要为闻一多先生立一座雕塑,请你在雕塑上写几句话,包含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和你对他的评价,可以使用课文中的词句。
2.学生思考写作,教师巡视。
3.交流写作内容,教师适时点评。
师小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闻一多先生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英魂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相信同学们也能成为一个热爱祖国、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人!(完成“人”字形板书)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后反思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切合本单元“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为国为民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民主革命精神。文章的内容不是十分难,但事例是以概括性的语言来叙述的,这需要学生认真品读后才能捕捉并进一步概括,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是语言,诗意化的语言含蓄、凝炼是最为值得学生品味的。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我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设置为:速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品味语言,感受闻一多的精神品质;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英勇无畏、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这篇文章,可以说时代离学生较远,背景资料对学生来说较生疏。对此,在设计时,把背景资料的查找及对闻一多对臧克家的了解,放给学生自行查找,主要想锻炼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整理本课的词语,并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培养自学能力。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介入学生的发问和回答,拓展学生的问题内涵,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在赏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赏析能力、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语文课不能缺少朗朗的读书声,不能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不能缺少对优美精彩文段的欣赏和必要的独到的分析见解。应该多朗读、多品味,通过语言走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思和闻先生的思想,让学生用自己的认知触摸文本的情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有些环节显得有点仓促,最明显的就是在:“品味精彩句段”,就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诗人,在搞文化学术这方面的说和做的态度,未能将读与写结合。在分析学者闻一多作《唐诗杂论》时,我让同学们快速默读并分组谈论,然后告诉我“这一过程闻一多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同学们用“严谨治学”“废寝忘食”等词语来形容他,我便浅尝辄止。课后我想: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话去说一说、写一写闻一多治学的具体状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对进一步理解人物品格、提高想象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帮助。再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衔接得不够好。只是让学生从课本出发去理解人物,如果把课文中提倡的精神移入平常生活,可能对学生产生的指导意义会更大一些。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应进一步信任学生,多给学生能动的、合作的、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真正自主建构生成知识、能力。让好的文章会影响学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