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寂静的春天雷切尔·卡森 春 天万物舒展 鸟语花香 欣欣向荣雷切尔·卡森美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环境保护现代环保 普罗米修斯 现代环保之母 《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寂静的春天》作者__________,____国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_________的人,开创了________ 运动,被誉为人类环保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这本书,环保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寂静的春天》,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首次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界为追逐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对美国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杀虫剂而造成生物及人体受害的情况进行了抨击,使人们认识到农药污染的严重性。 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寂静的春天 (这种说明文主要是说明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一类问题事物的起因。)
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 说明对象
——化学药品污染危害——寂静的春天
化学药品污染是怎么造成的? 寂静的春天是一种怎样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朗读,并揣摩作者的情感
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 朗读第2节,筛选并提取信息,概括本段内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令人不安
人类破坏自然的途径-------环境污染的种类:核辐射的污染和化学药品的污染
(化学药品的污染普遍被人们忽视,因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改变世界)
化学药品对环境污染的传播方式
施用农药
家畜 家畜 农作物 土壤 水 空气
受害
人类 鱼、贝等
通过皮肤 ( 急性中毒 ) (水产受害)
(慢性中毒)
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
施用农药
家畜 家畜 农作物 土壤 水 空气
受害
人类 鱼、贝等
通过皮肤 ( 急性中毒 ) (水产受害)
(慢性中毒)
化学农药,主要成分是有机氯、含铅、砷、汞等重金属的试剂和特异性除莠剂。重金属农药对高等动物有剧毒,它的分子稳定,还容易被各种生物富集在体内。有机氯农药的稳定性也很强,不易分解。如大量使用这两类农药,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高,残留期长,如DDT的残留期至少2.5~5年,长的可达10~15年之久,同时还有内吸作用,危害性很大。
DDT污染环境后可通过食物链从上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个营养级,浓度不断增加,以至含量可增到中毒水平。据统计,如果散在大气里DDT的浓度是0.000003ppm,降落海水后被浮游生物吞食,它们体内富集的浓度增到 0.04 ppm,是大气浓度的 1. 3万倍。当小鱼吞食浮游生物后,在鱼体里的浓度增到0.5ppm,是大气的17万倍。大鱼吃小鱼又增到2.0ppm,是大气67万倍。水鸟食大鱼,浓缩到25ppm,是大气830万倍。最后到达人体浓度可高到1000万倍 通读文章,了解作者行文思路,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基本平衡,人对大自然的改变。(恶性循环)。作者否定了愚昧幼稚的控制大 自然的论调,并指出人类应该善用科学(提出警告)。化学药品所带来的危害寂静的春天——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导致春天里的……(寂静)
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生态,人类将会遭到自然的强烈报复,导致终身的灾难。主 旨
是什么使春天变得如此寂静?
表层的原因——化学药品;
深层原因——人类“控制大自然”、“骄傲自大”的心态。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探索延伸 除课文是提到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会使地球上出现“寂静的春天”?
人类需要做些什么?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海洋污染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海洋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水资源污染 1973年莫斯科一工业区严重水资源污染,致使90名像这样的新生儿缺胳膊少腿!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作业 结合春天的相关景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份有关环保的倡议
参考题目——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环保倡议)1、顺手关水龙头
2、一水多用
3、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
4、少用洗洁精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6、用温水煮饭
7、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8 选购绿色食品
9、选无磷洗衣粉
10、买充电电池
11、拒绝过度包装
12、自带菜篮买菜
13、少用一次性餐具
14、少用木杆铅笔,多用自动铅笔。
15、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第二课时说明方法 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方法
来说明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及危害?找出例子并加分析。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引用、对比 对比的运用有效地传达了作者所要强调的信息,突出了人类滥用改变自然力量的可怕,突出了滥用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量。 漫长的历史中生物对
环境的微弱影响
20世纪人类对环境的
巨大改变
滥用化学药品对自然的
污染
众所周知的核污染对比突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类比,突出:化学药品的危害比较手法的巧妙运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缓慢
人类发明制造化学药品的速度惊人对比突出:人类无法适应被污染的环境 一种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基本要求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生动性)科技小品
⑴在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控告化学药品已成为毒害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罪犯。
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类根本没有认识到化学药品——这个恶魔的危害性,还在一味地制造它们。⑵人们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明确指出化学药品是杀害一切生命的凶手。⑶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指出应用昆虫学在使用化学药品杀害害虫的同时也在杀害地球上的一切生命。⑷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着整个地球。 人生启迪
“人类对环境的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
古代中国,人们推崇“天人合一”,人即非自然的主人,又非自然的奴隶,人与自然应是朋友,应溶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们常常留恋于郊外,徜徉在乡间小道,寻找温情脉脉的小溪、清新的风、和煦的阳光、柔软的草地,甚至月光下蟋蟀的吟唱、萤火虫的点点灵光……它们都能让你获得一种久违重逢的欣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不正是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写照吗?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与污染形影相随。人们必须在发展的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一片干净的家园。而最要紧的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环境的保护者。
滥用杀虫剂造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