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8课《晏子治东阿》(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8课《晏子治东阿》(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6 13: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晏子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这个使者就是——晏子知多少?作品人物 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世称“晏平仲”。孔子同时代的齐国贤臣,春秋时的政治家、思想家。
晏子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他是一个丑陋的矮个子,却当上相国,且能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影响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和臣民,使得齐国日益兴盛。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物中, 晏婴是很独特的一个。
有关晏子资料见《晏子春秋》,该作品是记述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的散文作品 ,刘向整理 ,共内外8篇 ,215章 。再识作者 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少影响。诵读感知:
东阿( ) 召而数( )之 属( )托
货赂( ) 陂( )池 赋敛( )
仓库少内( ) 便( )事左右
乞骸( )骨 再拜便辟( )
子强( )复治东阿
寡人无复与( )焉
ēshǔzhǔlùbēiliǎ nnàpiánháibìqiǎngyù 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做法和结果有何区别,景公对此是何态度?探讨 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①不行②货赂③不至,陂池④之鱼,以利⑤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⑥臣 。
①属-嘱,走后门,说情
②不行:不去做
③货赂:钱财
④陂池:池塘
⑤利:使动用法,使……受益
⑥罪:名词活用为动词,怪罪

晏子做法和结果:第一次晏子做法和结果:第一次以前臣子我治理东阿,不走后门,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在这个时候,百姓中没有挨饿的人,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 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
景公态度: 景公召而数①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②也,寡人将加大③诛④于子。”
①数:责备
②察:反省
③加大:施加严厉的
④诛:责罚第一次景公态度:第一次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采取严厉处置措施。”
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应对:“臣请改道①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②之。”
①改道:更换行事方法
②死:为……而死,为动用法
第一次“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晏子做法和结果: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①赋敛,仓库少内②,便事③左右④,陂池之鱼,入于权家⑤,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①曾-增:增加
②内-纳,上缴,交纳
③便事:逢迎讨好
④左右:近臣
⑤权家:在朝中掌权的人家
第二次晏子做法和结果: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第二次如今我治理东阿,去走后门说情,送钱财贿赂国君身边的人,并且加重征收赋税,减少给国库纳税,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您身边的近臣。池塘的鱼,送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您却反而迎接我,祝贺我。景公态度: 于是明年①上计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③(句式)”
①明年:第二年
②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
③之:主谓之间,取独;主谓倒装句。第二次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应答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①,避贤者之路。” 再拜②,便辟③。
①乞骸骨:请求退休
②再拜:拜了两拜
③辟:辟-避:退避
第二次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晏子说罢,拜了两拜,就退避一旁。景公最终做法 景公乃下席而谢①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②焉。” ①谢:道歉
②与:干预第二次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第一次第二次晏子
请辞 景公道歉
留用晏子 晏



阿 做法结果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属托行,货赂至
曾赋敛,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民无饥者 君反以罪臣饥者过半 君反迎而贺小结:晏子治东阿三年——召而数之——请改道易行
——迎而贺之——晏子论道——景公席而谢之? 晏子应对:
请改道易行1.晏子为何不直接向景公说出实际情况,而要大费周章。你是否赞同晏子的这种做法,请说明理由?讨论: 用事实说话
直接给皇帝进谏等于“批龙鳞”,易于引来杀身之祸,且空口无凭,会被视为狡辩,只能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晏子牺牲百姓的利益来达到劝谏的目的,导致了百姓“饥者过半”,其方法难以恭维。仅供参考2.齐景公为什么不能对晏子两次治东阿做出正确的评价?你从齐景公那里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
启发后人:
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来判断,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不轻下结论。 仅供参考 刘向写作的用意?

劝君主:评价人要客观公正,不偏听偏信。
晏子劝谏的目的?
用事实说话,明用人之道。
刘向写作的用意?
劝君主:评价人要客观公正,不偏听偏信。文本总结: 晏子因小人告状,三年的业绩没有得到齐景公的认可,反而受到训斥,在其后一年,营私舞弊,欺上瞒下,却受到景公的嘉奖。晏子用这种方式来引起景公的注意、警醒,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文言知识点归纳1.通假字(1)并曾赋敛
(2)仓库少内
(3)再拜便辟
(4)属托不行曾-增:增加
内-纳:上缴,交纳
辟-避:退避
属-嘱:嘱托五、夯实基础2.词类活用(1)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2)而君反以罪臣
(3)以利其民
死:为……而死
罪:名词活用为动词,怪罪
利:使动用法,使……受益六、夯实基础3.古今异义(1)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2)于是明年上计
(3)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4)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5)改道易行古义:施加 严厉的;今义:增加 加强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不去做;今义:没本领;不能够
古义:国库;今义:泛指仓库。
古义:近臣;今义:表方位的名词
古义:更换行事方法;今义:改变行动路线
五、夯实基础夯实基础4.文言句式(1)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状语后置句
(2)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主谓倒装句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3)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判断句五、夯实基础夯实基础道歉
感谢
辞别
告诉、告诫①谢: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挥手谢公卿 (《临江仙》)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5.一词多义②而:
景公召而数之曰
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今子治而乱表承接,
表因果,所以
表转折,却五、夯实基础夯实基础③数:
景公召而数之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逍遥游》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5.一词多义责备,shǔ
急切(的样子)shuò
几(个) ,shù
密,cù
数目,shù
屡次,shuò五、夯实基础夯实基础齐景公痛失晏子 晏子死了。齐景公在游玩时听说了这一消息,就催促赶快驾车回去。景公自认为马跑得太慢,就下车自己跑,但还是没有车子跑得快,就又上了车,先后四次下车急跑。最后是边走边哭,进了晏子家,然后伏在晏子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说:"先生不分白天黑夜地规劝我,细小的过失也不放过,我还是纵欲放荡而不知收敛。灾祸没落在我的头上,却落在先生的身上,齐国危险了,百姓将向谁去诉说啊!"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