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清明后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读泰国人口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泰国人口分布特征表达正确的是( )
A. 空间差异小 B. 集中在曼谷附近 C. 总体东多西少 D. 内陆多沿海少
2. 影响泰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宗教
3. 和曼谷相比,清迈人口分布的优势条件是( )
A.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C. 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D. 历史悠久,高度文明
广东省潮州市的凤凰山被视为畲族发祥地。历史上畲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随山迁徙”的生活。改革开放后,凤凰山部分的民族出大山,来到广东沿海,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近年来,在凤凰山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多畲民从沿海重返大山种茶,这些回流人口以“钟摆式”流动于当地的城镇与乡村之间,实现人茶两旺的局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历史上畲族先民“随山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 B. 故土难舍 C. 水土流失 D. 政治变革
5. 改革开放后,凤凰山畲民过起“候鸟式”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经济发展快 B. 城乡交通改善
C. 沿海的气候凉爽 D. 沿海平原广阔
6. 凤凰山畲民“钟摆式”流动于城乡之间,主要是为了( )
A. 开发乡村资源,带动乡村工业发展 B. 开发乡村资源,提高畲民生活水平
C 享受政策优势,提高畲民生活水平 D. 享受政策优势,带动乡村工业发展
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完成下面小题。
7. 造成该区域人口承载系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分布 B. 矿产资源 C. 消费水平 D. 经济水平
8. 缩小该区域东西部人口承载系数差异的可行性措施包括( )
①加大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②加快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③调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④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适老化改造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使老年人能够更加独立地生活。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我国豫西某村以打造“传统民居养老村”为目标,对该村“下沉式窑洞”进行适老化改造。下图示意豫西某村“下沉式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因素有( )
①人口年龄结构②城市乡村差距③自然环境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对“下沉式窑洞”进行适老化改造有利于该村( )
A. 自然灾害减少 B. 人口大量回流 C. 产业结构优化 D. 生活成本降低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12 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
A. 市中心 B. 街道两侧
C. 主干道交会处 D. 城市绿地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3. 促使消费要素流动主要推动力是( )
A. 工业卫星城建设 B. 产业园、工业区建设 C.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D. 新区、新城建设
14. 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对中心城市人口的影响有( )
A. 人口素质提高 B. 人口明显减少 C. 缓解了老龄化 D. 人口集聚明显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气候、风俗、信仰各异,民居样式千差万别。《中国民居》邮票是了解我国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窗口。如图示意四幅《中国民居》邮票票样。完成下面小题。
15. 如图中邮票票样展示滇的传统民居邮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能正确反映以上民居所在地的诗句是( )
A 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乙—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 丙—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 D. 丁—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17. 丁民居反映了当地( )
A. 森林广布 B. 地形崎岖 C. 气候湿热 D. 河网密布
冷凉蔬菜又叫喜凉蔬菜,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7℃~25℃。宁夏六盘山地区固原市是中国冷凉蔬菜之乡,拥有“六盘山冷凉蔬菜”等知名品牌,产品远销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固原市成为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充足 B. 海拔较高 C. 光照时间长 D. 纬度较高
19. 六盘山地区利用地形差异发展蔬菜种植主要为了( )
①丰富蔬菜品种 ②拓展上市时间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提高生产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水晶存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在矿石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生态红线约束下,当地已不再开采水晶。目前,东海县从世界各地采购水晶原石,运回当地集中加工和创意研发,发展成为世界水晶重要集散地。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东海县每年水晶电商交易额达260亿元。完成下面小题。
20. 东海县水晶产业初期发展主要依托( )
A. 政府的政策支持 B. 便捷的水陆交通
C. 通畅的销售渠道 D. 丰富的水晶资源
21. 东海县成为世界水晶重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当地( )
A. 水晶质量上乘 B. 产业基础雄厚
C. 加工技艺先进 D. 产品种类多样
22.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东海县水晶产业( )
A. 从业人员精简 B. 销售市场扩大
C. 科技水平提升 D. 线下门店激增
阿扎姆加尔位于印度北方邦,当地池塘塘底富含云母的黏土适合烧制黑陶器,当地黑陶器烧制已有上百年历史。每年夏季,池塘水位较深,此时厌氧环境下的黏土最易分离出烧制黑陶器的关键成分。当地黑陶器工坊在夏季集中大批量采购黏土,存放在仓库以备全年使用。烧制黑陶器的过程中主要雇佣当地原住民用细针在干燥的黏土上雕刻图案。2015年,阿扎姆加尔黑陶加入北方邦政府“一区一品”计划,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阿扎姆加尔黑陶器烧制属于( )
A. 劳动力导向型 B. 原料导向型 C. 技术导向型 D. 市场导向型
24. 黑陶器工坊在夏季集中大批量采购黏土,主要为了( )
①降低生产成本②延长保鲜时间③提升技术水平④保障原料供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 加入“一区一品”计划后,黑陶器工坊明显增加的是( )
A. 原料来源 B. 劳动力数量 C. 销售渠道 D. 陶器产量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逐步在郊区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临港新城(L城)东临东海,是产城融合的典范,新城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城市硬化地面主要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功能区围绕湖泊形成了城市环带。
材料二:下图示意上海1949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
(1)据图归纳建国后上海郊区城镇化特点。
(2)分析2000年以后三类要素向郊区流动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3)说明临港新城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27.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的昆明、玉溪等所在的滇中地区,拥有世界上最适宜种植鲜花的地理条件。昆明斗南是滇中鲜花的种植和集散中心,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花卉市场。平均每天有近3000万枝鲜花流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斗南鲜花可以在72小时内抵达全国各地,境外鲜花以空运为主。
材料二:荷兰占全球花卉贸易出口总额的70%。鲜花多在电力温室中种植,利用冷冻技术销往世界各地。荷兰鲜花从研究、培育、种植、销售均实现高度专业化。下图分别示意荷兰和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1)与荷兰相比,指出云南滇中地区花卉种植的优势条件。
(2)分析近年来斗南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荷兰花卉产业发展对斗南的借鉴意义。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距离市中心远近,将武汉都市圈划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的区县与市中心交通便利。将汽车产业链中价值较高、技术密集的环节划分为核心环节,把价值较低、技术门槛不高的环节划分为配套环节。修理环节与零部件环节合作关系紧密,且集中于消费市场附近。目前各圈层形成了以区县为中心的汽车产业聚集点,汽车修理环节布局存在向中、外圈层的区县明显扩散的趋势。图(a)示意武汉都市圈汽车企业数量密度,图(b)示意武汉都市圈汽车产业分工结构及各区县的汽车产业聚集状况。
(1)概括武汉都市圈的内圈层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中、外圈层的区县吸引汽车修理环节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配套环节“小集聚、大分散”产业布局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国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清明后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读泰国人口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泰国人口分布特征表达正确的是( )
A. 空间差异小 B. 集中在曼谷附近 C. 总体东多西少 D. 内陆多沿海少
2. 影响泰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宗教
3. 和曼谷相比,清迈人口分布的优势条件是( )
A.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C. 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D. 历史悠久,高度文明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国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曼谷附近,B正确;该国中部和东部人口分布较密集,并没有呈现出总体东多西少的特征;该国人口分布密集区位于曼谷附近的沿海地区,并不是内陆多沿海少,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曼谷位于湄南河三角洲,地形平坦,有利于各种人类活动开展,人口稠密;而北部地势高,起伏大,人口相对于湄南河三角洲来说较为稀少,因此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泰国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该国范围内气候差异相对较小,B错误;虽然该国人口密集区多临河分布,但是由于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较大,故水源不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C错误;泰国佛教信徒较多,但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宗教影响该国人口分布,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曼谷位于湄南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炎热,但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经济发达,交通便利,AB错误;而从图中可以看出,清迈位于河流上游,多山地分布,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凉爽,C正确。两城市都是该国的重要城市,历史都较为悠久,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
广东省潮州市的凤凰山被视为畲族发祥地。历史上畲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随山迁徙”的生活。改革开放后,凤凰山部分的民族出大山,来到广东沿海,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近年来,在凤凰山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多畲民从沿海重返大山种茶,这些回流人口以“钟摆式”流动于当地的城镇与乡村之间,实现人茶两旺的局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历史上畲族先民“随山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 B. 故土难舍 C. 水土流失 D. 政治变革
5. 改革开放后,凤凰山畲民过起“候鸟式”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经济发展快 B. 城乡交通改善
C. 沿海的气候凉爽 D. 沿海平原广阔
6. 凤凰山畲民“钟摆式”流动于城乡之间,主要是为了( )
A. 开发乡村资源,带动乡村工业发展 B. 开发乡村资源,提高畲民生活水平
C. 享受政策优势,提高畲民生活水平 D. 享受政策优势,带动乡村工业发展
【答案】4. C 5. A 6. B
【解析】
【4题详解】
“刀耕火种”大体包括了毁林-旱作-撂荒三个阶段的反复轮回。由材料可知,历史上畲族先民生活在广东潮州山区,“刀耕火种”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的下降,当土壤肥力不足以满足作物生长时,先民就会“随山迁徙”,故畲族先民“随山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C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气候变化及政法变革的信息,AD错误;故土难舍,先民就不会“随山迁徙”,B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经济因素是目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改革开放后,广东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吸引大量的人口流入,A正确;城乡交通改善可以减小人口流动的阻力,沿海气候凉爽有利于人居,沿海平原广阔,都不是影响人口流动(迁移)的根本原因,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大多畲民从沿海重返大山种茶,以“钟摆式”流动于当地的城镇与乡村之间,实现人茶两旺的局面,体现了畲民回乡种茶,开发乡村资源,增加经济收入,以此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带动乡村工业发展的信息,畲民“钟摆式”流动于城乡之间,不是为了带动乡村工业发展,AD错误;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优势不是目的,C错误。故选B。
【点睛】早期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上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特点。
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完成下面小题。
7. 造成该区域人口承载系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分布 B. 矿产资源 C. 消费水平 D. 经济水平
8. 缩小该区域东西部人口承载系数差异的可行性措施包括( )
①加大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②加快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③调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④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可知,人口承载数与实际人口密度呈正相关,与理论承载密度呈负相关。由所学可知,理论承载密度与资源总量、经济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读图,图示区域东部人口承载系数小,西部人口承载系数大。图示区域实际人口密度东多西少,故人口承载系数应东大西小,A错误;图示区域矿产资源东部较西部少,因此理论承载密度东小西大,人口承载系数就应该东大西小,B错误;图示区域消费水平东高西低,因此理论承载密度东小西大,故人口承载系数东大西小,C错误;图示区域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因此理论承载密度大,人口承载系数小,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人口承载系数大,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区域西部人口承载系数大,东部相对较小。结合人口承载系数概念,缩小人口承载系数差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西部实际人口或增加东部实际人口,以及提高西部理论承载密度。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加大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升西部地区理论承载密度,①④对,C正确;加快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调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会增加东部地区的理论承载密度,减小东部地区的人口承载系数,扩大东西差距,②③错,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平均消费水平等因素。
适老化改造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使老年人能够更加独立地生活。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我国豫西某村以打造“传统民居养老村”为目标,对该村“下沉式窑洞”进行适老化改造。下图示意豫西某村“下沉式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因素有( )
①人口年龄结构②城市乡村差距③自然环境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对“下沉式窑洞”进行适老化改造有利于该村( )
A. 自然灾害减少 B. 人口大量回流 C. 产业结构优化 D. 生活成本降低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比重逐渐上升,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促使外出旅游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①④正确;与城市乡村差距和自然环境变化无关,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对“下沉式窑洞"进行适老化改造不能减少当地自然灾害,A错误;该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可能只有部分人口回流从事旅游业,但不会是大量,B错误;将吸引更多老年人前往该村旅游,有利于该村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C正确;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面性,可能造成生活成本上升,D错误。故选C。
【点睛】下沉式窑洞是一种特殊的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这种住宅形式是将住宅建在地下或半地下,通常是在地面以下挖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开凿窑洞。窑洞是一种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开挖的居住空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12. 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
A. 市中心 B. 街道两侧
C. 主干道交会处 D. 城市绿地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商业区、住宅区与工业区付租能力可知,图中曲线a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b为住宅用地付租能力,c为工业用地付租能力。在各距离段中,②④段住宅用地付租能力最高,因此②④段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①③⑤段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商业区的可能性最大。⑥工业区付租能力最高,是工业区的可能性最大,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③和⑤为地租次高峰,并且不位于市中心,因此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可能位于主干道交会处。A错误,C正确;街道两侧和城市绿地都不会形成地租次高峰,BD错误,故选C。
【点睛】众多因素造成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个方面。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交通干线、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易形成地租次高峰。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3. 促使消费要素流动的主要推动力是( )
A. 工业卫星城建设 B. 产业园、工业区建设 C.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D. 新区、新城建设
14. 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对中心城市人口的影响有( )
A. 人口素质提高 B. 人口明显减少 C. 缓解了老龄化 D. 人口集聚明显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阶段III随着新区、新城建设,开发区和高新区在远郊的建设,消费要素流动明显增加,故推动消费要素流动的主要推动力是新区、新城建设,D正确;工业卫星城建设在较早阶段开始,对消费要素的流动影响小,A错误;产业园、工业区建设主要在阶段I和阶段II,对消费要素的流动影响不大,B错误;交通基础设施对要素流动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动力,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由于工业卫星城,城市新城、新区在远郊和郊区的建设,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务工人员在远郊居住,城市中心人口素质提高,A正确;中心区人口一般不会明显减少,B错误;迁出的一般是中青年为主,会加重中心城市人口老龄化,C错误;人口外流,中心区不会出现集聚,D错误,故选A。
【点睛】伴随着城市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转变,城市空间加速向郊区扩张,远郊区域由此得到快速发展,郊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郊区化。后郊区化是郊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多元要素离心分散发展后呈现的新的空间聚落形态。与传统郊区 化相比,后郊区化在空间分布、空间利用、空间关系、空间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表现。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气候、风俗、信仰各异,民居样式千差万别。《中国民居》邮票是了解我国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窗口。如图示意四幅《中国民居》邮票票样。完成下面小题。
15. 如图中邮票票样展示滇的传统民居邮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能正确反映以上民居所在地的诗句是( )
A. 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乙—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 丙—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 D. 丁—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17. 丁民居反映了当地( )
A. 森林广布 B. 地形崎岖 C. 气候湿热 D. 河网密布
【答案】15. D 16. D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窑洞,位于黄土高原;乙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丙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丁邮票票样反映的传统民居是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云南简称为滇,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高原,A错误;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是黄土高原,B错误;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为青藏高原,C错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反映四季如春,为云南,D正确。故选D。
【1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云南地处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由图可知,竹楼两到三层,四面通透,有利于防潮湿和散热通风,C正确;森林广布说明本地建造竹楼的原料丰富,影响的是建筑的用材,A错误;竹楼的结构不是为了适应地形崎岖所设计的,B错误;河网密布是河流中下游平原的特征,不是云南,D错误。故选C。
【点睛】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拦,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冷凉蔬菜又叫喜凉蔬菜,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7℃~25℃。宁夏六盘山地区固原市是中国冷凉蔬菜之乡,拥有“六盘山冷凉蔬菜”等知名品牌,产品远销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固原市成为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充足 B. 海拔较高 C. 光照时间长 D. 纬度较高
19. 六盘山地区利用地形差异发展蔬菜种植主要为了( )
①丰富蔬菜品种 ②拓展上市时间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提高生产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8. B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冷凉蔬菜最适宜的温度是17℃-25℃。而固原市能成为中国冷凉蔬菜之乡是因为其气候适宜。固原地处六盘山地区,由于位于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冷凉蔬菜的生长,B正确;而热量充足、光照时间长和纬度较高则不是当地气候冷凉的最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地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条件,六盘山地区利用地形差异种植蔬菜,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蔬菜种植,可丰富蔬菜品种;由于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具有不同的水热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的成熟时间,从而拓展上市时间,①②正确;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与地形差异无关,③④错误。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固原市被誉为“冷凉蔬菜之乡”,主要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首先,固原市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蔬菜生长缓慢,有利于蔬菜积累更多的养分,从而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口感。同时,固原市的土壤深厚且有机质含量高,为蔬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其次,固原市具有天然的隔离条件,农产品病虫害相对较少。这使得固原市的冷凉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无需大量使用农药,更易于达到绿色、有机、安全的标准。此外,固原市政府和农民们积极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不断提高冷凉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使得固原市的冷凉蔬菜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水晶存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在矿石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生态红线约束下,当地已不再开采水晶。目前,东海县从世界各地采购水晶原石,运回当地集中加工和创意研发,发展成为世界水晶重要集散地。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东海县每年水晶电商交易额达260亿元。完成下面小题。
20. 东海县水晶产业初期发展主要依托( )
A. 政府政策支持 B. 便捷的水陆交通
C. 通畅的销售渠道 D. 丰富的水晶资源
21. 东海县成为世界水晶重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当地( )
A. 水晶质量上乘 B. 产业基础雄厚
C. 加工技艺先进 D. 产品种类多样
22.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东海县水晶产业( )
A. 从业人员精简 B. 销售市场扩大
C. 科技水平提升 D. 线下门店激增
【答案】20. D 21. B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据材料“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水晶存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可知东海县水晶资源丰富,利于产业初期的发展,D正确;通畅的销售渠道、便捷的水陆交通、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东海县水晶产业初期发展,但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据材料“目前,东海县从世界各地采购水晶原石,运回当地集中加工和创意研发,发展成为世界水晶重要集散地。”可知东海县的水晶产业发展的比较早,产业的基础较好,B符合题意;水晶加工技艺不是高端创新技术,因此加工技艺先进不是当地成为世界水晶重要集散地的主要原因,排除C;据材料“当地已不再开采水晶”可知,水晶质量、产品种类与供应地原料种类和质量有密切关系,不是当地成为集散地的主要原因,排除AD。故选B。
【22题详解】
据材料“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东海县每年水晶电商交易额达260亿元。”可知共建“一带一路”使得销售市场扩大,东海水晶电商的交易额达260亿元,B正确;受到电商的影响线下门店数量不会激增,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水平提升和从业人员精简,AC错误。故选B。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阿扎姆加尔位于印度北方邦,当地池塘塘底富含云母的黏土适合烧制黑陶器,当地黑陶器烧制已有上百年历史。每年夏季,池塘水位较深,此时厌氧环境下的黏土最易分离出烧制黑陶器的关键成分。当地黑陶器工坊在夏季集中大批量采购黏土,存放在仓库以备全年使用。烧制黑陶器的过程中主要雇佣当地原住民用细针在干燥的黏土上雕刻图案。2015年,阿扎姆加尔黑陶加入北方邦政府“一区一品”计划,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阿扎姆加尔黑陶器烧制属于( )
A. 劳动力导向型 B. 原料导向型 C. 技术导向型 D. 市场导向型
24. 黑陶器工坊在夏季集中大批量采购黏土,主要为了( )
①降低生产成本②延长保鲜时间③提升技术水平④保障原料供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 加入“一区一品”计划后,黑陶器工坊明显增加的是( )
A. 原料来源 B. 劳动力数量 C. 销售渠道 D. 陶器产量
【答案】23. B 24. D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当地黑陶器烧制主要依托池塘塘底独特黏土作为原材料,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B正确;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产业,ACD错误。所以选B。
【24题详解】
夏季厌氧环境下的黏土最易分离出烧制黑陶器的关键成分,能降低原料成本,①正确;保鲜时间、烧制技术与采购时间无关,②③错误;集中采购全年原材料并囤积,利于避免原材料波动对生产的影响,④正确。所以选D。
【25题详解】
加入“一区一品”计划后,黑陶器知名度提高,市场范围扩大,工坊的销售渠道变得更加多样,C正确;对于原料来源、劳动力数量、陶器产量影响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影响工业区位因素较多,各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工业区位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成本因素,还要对工业在一定区位集聚的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以及政策、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逐步在郊区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临港新城(L城)东临东海,是产城融合的典范,新城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城市硬化地面主要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功能区围绕湖泊形成了城市环带。
材料二:下图示意上海1949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
(1)据图归纳建国后上海郊区城镇化的特点。
(2)分析2000年以后三类要素向郊区流动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3)说明临港新城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答案】(1)(工业区、开发区、卫星城等)功能区用地数量增多;用地类型增加;用地规模扩大(或占地面积扩大);产城融合发展。
(2)生产要素向郊区流动,规模扩大,增加了居民的就业岗位;居民要素向郊区流动,改善了郊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消费要素流动,便利生活(购物等)。
(3)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保留生态空间;利用海滨、湖泊和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铺设透水路面,增加下渗,减轻内涝;利用再生地砖,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上海郊区城市化为背景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化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自建国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从1949年到2020年,郊区城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加,城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工业区、开发区、卫星城等)功能区用地数量增多;部分城市的等级也得到提升,郊区城镇化比较明显,用地类型增加;人口和生产要素由城区向郊区流动,促进了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郊区城镇化与中心城区的发展相互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小问2详解】
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得郊区的工业得到了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口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迁移;居住要素的流动使得郊区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也促进了人口向郊区迁移;消费要素的流动使得郊区的商业得到了发展,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服务;这些要素的流动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的迁移。
【小问3详解】
合理规划城市,城市功能区有序分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留大片植被等生态空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临港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用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城市硬化地面,增加下渗,减轻城市内涝;利用海滨、湖泊和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城市环境;用了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
27.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的昆明、玉溪等所在的滇中地区,拥有世界上最适宜种植鲜花的地理条件。昆明斗南是滇中鲜花的种植和集散中心,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花卉市场。平均每天有近3000万枝鲜花流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斗南鲜花可以在72小时内抵达全国各地,境外鲜花以空运为主。
材料二:荷兰占全球花卉贸易出口总额的70%。鲜花多在电力温室中种植,利用冷冻技术销往世界各地。荷兰鲜花从研究、培育、种植、销售均实现高度专业化。下图分别示意荷兰和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1)与荷兰相比,指出云南滇中地区花卉种植的优势条件。
(2)分析近年来斗南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荷兰花卉产业发展对斗南的借鉴意义。
【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热量丰富;鲜花种植能耗低,成本低廉;海拔高,光照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四季如春,全年可种植鲜花;(滇中)地势平缓,土壤肥沃等。
(2)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鲜花需求量大增;冷链物流技术进步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鲜花流转得更快、更远创造了条件;鲜花销售市场扩大;花卉种植技术进步等。
(3)延长产业链,从花卉种植向花卉研究、培育和销售领域拓展;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花卉产业专业化水平;拓展交通,提高冷藏保鲜技术,缩短运输时间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云南和荷兰花卉种植”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区域产业发展差异、产业发展借鉴意义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中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昼夜温差、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等。依据图中的经纬度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云南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这使得花卉种植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云南滇中地区热量丰富,花卉种植无需额外加温,降低了种植成本;云南滇中地区海拔高,光照强,有利于花卉的光合作用,提高花卉品质;云南滇中地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四季如春,适合种植多种花卉品种,且全年可种植鲜花;滇中地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有利于花卉生长。
【小问2详解】
近年来斗南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生活水平、种植及冷链保存技术、销售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鲜花的需求量大增,为斗南花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鲜花流转得更快、更远创造了条件,使得斗南花卉能够迅速占领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鲜花销售市场不断扩大,斗南花卉产业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花卉种植技术的进步,使得斗南花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小问3详解】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对斗南的借鉴意义:荷兰花卉产业发展应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从花卉种植向花卉研究、培育和销售领域拓展。斗南也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发展花卉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荷兰花卉产业专业化水平高,斗南可以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花卉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花卉品质;荷兰花卉产业注重拓展交通网络,提高花卉运输效率。斗南也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花卉运输速度;荷兰花卉产业注重冷藏保鲜技术的研发,斗南可以学习这一经验,提高冷藏保鲜技术,缩短鲜花运输时间,确保鲜花品质等。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距离市中心远近,将武汉都市圈划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的区县与市中心交通便利。将汽车产业链中价值较高、技术密集的环节划分为核心环节,把价值较低、技术门槛不高的环节划分为配套环节。修理环节与零部件环节合作关系紧密,且集中于消费市场附近。目前各圈层形成了以区县为中心的汽车产业聚集点,汽车修理环节布局存在向中、外圈层的区县明显扩散的趋势。图(a)示意武汉都市圈汽车企业数量密度,图(b)示意武汉都市圈汽车产业分工结构及各区县的汽车产业聚集状况。
(1)概括武汉都市圈的内圈层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中、外圈层区县吸引汽车修理环节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配套环节“小集聚、大分散”产业布局对汽车产业发展积极影响。
【答案】(1)企业数量多/密度大;存在两个集聚中心/分布不均;产业类型齐全/多样;以核心环节为主。
(2)区县数量多,市场广阔;武汉都市圈经济较发达,各区县与市中心的交通便利;距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靠近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3)集聚的好处:便于上下游产业的交通联系,降低运输成本;便于企业间开展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树立品牌,提升产业知名度。
分散的好处:向都市圈外围扩散,有利于降低用地成本;向都市圈外围扩散,有利于开拓多地市场。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与武汉都市圈汽车产业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工业集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学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武汉都市圈的内圈层汽车产业的企业数量较多,分布密度较大;在内圈层内部空间分布不均匀,出现了两个集聚中心;产业类型涵盖较多,类型齐全,主要以整车制造、发动机、车身及挂车制造等核心关节为主。
【小问2详解】
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本小题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展开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武汉都市圈的中、外圈层的区县数量较多,人口数量较多,市场广阔;武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各区县与市中心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武汉都市圈的中、外圈层的区县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相对较低,成本较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武汉都市圈汽车产业类型完备,汽车修理企业靠近零部件及配件制企业,产业协作条件较好。
【小问3详解】
小集聚的好处主要从工业集聚的角度展开分析。能够缩短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距离,便于增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交通联系,便于降低运输成本;便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融合,促进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便于共用基础设施,节省建设的费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影响力,提高产业品牌知名度,树立品牌。
大分散的好处可从分散至外部圈层的成本、市场等角度展开分析。产业分散有利于汽车产业向都市圈外围扩散,降低用地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汽车产业向都市圈外围扩散,有利于拓宽辐射范围,拓展经济腹地,开拓多地市场。